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銅鉞
- 出土地點:賀縣、柳州
- 所屬年代:春秋戰國
- 材質:青銅
銅鉞,這種青銅武器,在武鳴、恭城等地春秋時代墓葬出現,到戰國時代,賀縣、柳州等地也有出土。...
人面銅鉞1966年出土于山東益都蘇埠屯一號大墓,現藏山東省博物館。同出的人面鉞共有兩件,這是其中鑄有銘文的一件。鉞長32.7厘米,刃寬34.5厘米,肩寬23.3...
此鉞的器身呈斧形,刃口為弧形,平肩,肩部有對稱的兩個長方形穿,肩下兩側有小槽六對,鉞身兩面靠肩處均飾虎撲人頭紋,人頭居於兩虎之間,圓臉尖下巴,大鼻小嘴...
【名稱】:商朝銅鉞【類別】:金屬器具【簡介】:長31.7厘米、寬35.8厘米、重4.9千克1965年山東省益都市蘇埠屯出土。這件銅鉞形體巨大,兩面均透雕著張口怒目的人...
牛首紋銅鉞,舌形刃,上部內收成肩,短銎,長方形,正面飾牛首紋,肩部正面飾帶狀圓點紋,背面僅肩部有凸弦紋兩道。...
此展品為商代的金屬器,鉞體和內兩部分組成,鉞體稍偏長,鉞直內近方形。現收藏於鄭州博物館。...
商銅鉞,1980年城固龍頭鎮上街出土。通長16.6、銎深16.3、刃寬13厘米、重978克。...... 商銅鉞,1980年城固龍頭鎮上街出土。通長16.6、銎深16.3、刃寬13...
商人面銅鉞: 1964年城固五郎鄉五郎村出土。通長8.8、刃寬8.4、銎口長5.3、寬1.7、深5.8厘米、重310克。深銎,半圓形寬刃,刃與身分界甚明顯,銎外箍下飾...
猴蛇銅鉞是中國古代儀仗兵器,在滇青銅器中數量較多,刃作扇形或新月形,銎上均有幾何花紋、動物鈕飾等。...
人物紋靴形銅製作規整,紋飾雕刻精美,特別是其中的一組人物圖案,是研究古代南方地區民族習俗的重要資料。也是古越族青銅工藝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靴形銅鉞是一把出土的古代兵器。...... 靴形銅鉞是一把出土的古代兵器。兵器。恭城縣嘉會鄉秧家、武鳴縣馬頭鄉元龍坡的春秋墓均有出土,刃圓弧狀,呈靴形,長...
羽人競渡紋銅鉞,1976年,鄞縣雲龍鎮甲村石禿山出土。器身一面素麵無紋,另一面鑄有一框線,框內上方為龍紋,雙龍昂首相向,前肢彎曲,尾向內卷。下部以弧形框線線...
實物為青銅鉞,現藏上海博物館。系雕於器具上的飾物。龍頭有角,龍身為蛇軀,整個造型與原始社會簡單屈折的龍紋相仿,凝練而有力度感,與器物結合渾然一體,顯示了較...
戰國平肩圓刃銅鉞是國家一級文物。...... 戰國平肩圓刃銅鉞基本信息 編輯 戰國平肩圓刃銅鉞 文物名稱:戰國平肩圓刃銅鉞藏品等級:國家一級文物...
婦好鉞,是1979年在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的大型青銅鉞。共出土兩件青銅鉞,據考古推斷為商代晚期(武丁世),是至今發現的最早的中國青銅鉞。...
隕鐵鉞是文化期文物,現館藏於哈爾濱哈福文化館。...... 1978年,在北京平谷縣劉河村發掘一座商代陵墓,出土許多青銅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古代鐵刃銅鉞,經鑑定鐵...
婦好銅鉞高39.5厘米、刃幅37.3厘米,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了4件青銅鉞。其中一件大鉞長39.5厘米,刃寬37.5厘米,重達9千克。...
商朝獸面鉞是文物,文物原屬民間舊藏,留存至今。...... 在殷墟遺址中出土的銅鉞大約有10餘件,分為大、小兩種。殷墟婦好墓中出土有2件大型鉞,形狀如斧,肩部有...
中山侯鉞,春秋末中山國器物。鑄造於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主政之前。為一大型銅鉞,鉞面銘文為“天子建邦,中山侯作茲庫釺以敬氒眾”,為記中山國君...
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公元前14世紀)遺址中出土了一件鐵刃銅鉞。全鉞殘長11.1厘米,闌寬 8.5厘米,外刃部斷失,殘存刃部包入銅內約 1厘米,已全部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