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丁丁腔,徐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戲曲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山丁丁腔
- 類別:傳統戲劇
銅山丁丁腔,徐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戲曲類項目。
銅山丁丁腔,徐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戲曲類項目。 歷史淵源在清代,由於黃河及大運河從徐州改道,徐州北的利國驛成為大運河流入微山湖的停靠碼頭,所以微山湖一段的厲灣、寄堡一帶,經常停泊著南方運糧的船...
寄籍徐州銅山。丁丁腔名藝人。清光緒十二年(1886)從河北來銅山利國西里村。因對丁丁腔感興趣,故留村定居.並拜藝人孫廣珍祖父為師。一年後,不但學會了丁丁腔的全部曲調,還能演唱《鬧書館》《站花牆》等曲目。除演唱外,還能彈月琴伴奏。清末,曾帶班人徐州城內黃河灘一帶演出,是已知丁丁腔白形成以來的首次人城...
利國鎮境內丁丁腔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風景名勝 銅山島位於微山湖東南部,利國鎮西北角,全島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73.6米,現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利國鎮,因為此島地下生產銅礦,故而稱為銅山,徐州市銅山區也因此島而得名。榮譽稱號 利國鎮是徐州市工業重鎮,先後被評為全國重點鎮、全國發展...
程福仁(1871—1967) 原籍河北。寄籍徐州銅山。丁丁腔名藝人。清光緒十二年(1886)從河北來銅山利國西里村。因對丁丁腔感興趣,故留村定居.並拜藝人孫廣珍祖父為師。一年後,不但學會了丁丁腔的全部曲調,還能演唱《鬧書館》、《站花牆》等曲目。除演唱外,還能彈月琴伴奏。清末,曾帶班人徐州城內黃河灘一帶演出,是...
丁丁腔 丁丁腔原名“太平歌”,是徐州特有的戲曲種類。1680年前後興起於徐州北部微山湖畔的厲灣、季堡、西李一帶,以後在徐州廣泛流行。唱腔纏綿抒情,清新明快,頗具水鄉特色。太平歌原是村民自娛自樂的歌謠,後在發展中不斷完善,由獨唱而對唱、合唱,發展為戲劇形式。主要伴奏樂器為月琴,以其聲“丁丁冬冬”清脆...
作家》福雷中期藝術歌曲研究——以中期代表作Clair de lune(月光)OP.46,NO.2為中心 發表在《北方音樂》,論音樂劇演唱風格的形成與歌曲演唱的區別發表在《北方音樂》,關於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叮叮腔”的保護 發表在《大舞台》(核心),九曲十八調 清婉太平歌——銅山“丁丁腔”記述 發表在《音樂之聲》。
丁丁腔 肘鼓子 花船 荷葉落子 弦子歌 漁鼓墜 山東快書 曲(書)目 一個震撼人心的午夜 二泉映月 十二月罵東洋 十九路軍殺東洋 十九路軍是好漢 十九路軍蔡廷鍇 十個郎 十不全招親 十嘆空 十房好媳婦與十房醜媳婦 十粒金丹 七俠五義 七枝梅 八·一三 八年抗戰 八美圖 “八部《春秋》”八竅珠 九龍口 九貞...
基本腔是柳琴戲唱腔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柳琴戲唱腔的主體。它是由種種上句腔和下句腔在傳統習慣和基本規律制約的前提下,再加上在下句腔後的“拉腔”較為自由地組合而成。在傳統的柳琴戲唱腔中,雖然是同一種板式,同一段唱詞,而不同的演員則有不同的唱法,甚至是同一演員、同一唱段,每次演唱的也不完全相同...
豐縣墜子屬板腔體,說唱兼備,以說唱長篇大書為主。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三根弦)、簡板,也有用竹板、小堂鼓的。板式有大慢板、垛子板、蓮花板、飛板等。彭祖傳說 彭祖,名籛鏗,黃帝八世孫,顓頊帝六世孫,仕於堯帝,為十大信臣之一。因功,於公元前二十三世紀中葉被堯帝分封於東夷之地的彭城一帶,建大彭氏國...
2016年,學校從中國礦業大學文昌校區遷入銅山區大學路,後學校高中部更名為徐州市礦大實驗學校,按照民辦體制運行;國中部仍使用中國礦業大學附屬中學校名,按公辦體制運行。2021年3月,經研究決定,自2021年開始學校國中只招收中國礦業大學教職工子女,不再面向社會公開招生。2023年6月,學校被江蘇省中國小教研室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