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地區志農業志

《銅仁地區志農業志》是貴州省銅仁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銅仁地區志農業志
  • 作者:貴州省銅仁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2010年1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銅仁地區志·農業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實事求是地記述銅仁地區農業各方面的歷史與現狀,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的統一。 二、本志時間斷限,上溯不限,自有文字、實物可考為止;下迄2008年底止。

作品目錄

封面
銅仁地區志 農業志
《銅仁地區志·農業志》編纂委員會
《銅仁地區志·農業志》編輯部
題詞
1958年7月,周恩來總理為石阡縣地印公社新華大隊茶場的題詞。
2002年11月,溫家寶總理在思南縣進行扶貧工作調研時的題詞。
圖片
銅仁地區地圖
2008年4月18日,銅仁地區遭遇罕見雪凝災害後,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樹森(前中)到印江縣調研茶樹受災及生產恢復情況。
2008年3月,貴州省委副書記王富玉(右一)在銅仁地委書記楊玉學(左一)、副書記龍德文(左二)陪同下到松桃自治縣大興鎮星光村調研農業機械推廣套用情況。
2008年9月,貴州省委副書記王富玉(右二)在銅仁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李再勇(右一)陪同下到石阡縣調研生態茶產業發展情況
2004年1月2日,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龔賢(右七)在省人大銅仁地工委主任戴振華(右五)、銅仁行署副專員彭翔(右六)陪同下到印江銀輝茶場調研
2008年3月,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唐世禮(前右二)、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祿智明(左二)在銅仁市貴州華力農化工程有限公司聽取董事長鬍秋雲(左一)介紹銅仁紅薯生產及系列產品加工情況。
2003年9月,貴州省農業廳廳長陶性潛(右二)在銅仁地區農業局局長安正直(右一)、石阡縣委書記楊德華(左一)陪同下到石阡縣和記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調研豇豆、黃花菜等蔬菜加工情況。
2008年3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福成(左一)、省農業廳廳長黃家培(中)、省人大銅仁地工委主任戴振華(右一)在銅仁市川硐鎮檢查糧食增產工程示範點興辦情況。
2008年9月,銅仁地委書記廖國勛(中)在銅仁地區農業局副局長、地區茶辦副主任羅興體(右一)陪同下到德江縣茶樹無性系良種育苗點查看茶苗生長情況。
2007年9月,銅仁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龍長春(左二)和參加全區農業產業化經營暨生態茶產業發展現場會的代表參觀石阡縣茶葉現場。
2008年7月,銅仁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陳達新(右三)與參加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現場會的代表參觀思南縣華豐果蔬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建立的大蔥生產基地。
上圖為解放初期銅仁市農村農民的住房,下圖為2008年銅仁市農村農民的住房。彰顯了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銅仁地區農村面貌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農民民眾生活水平得到了飛躍提高。
銅仁地區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2006年4月18日,在沿河縣塘壩鄉榨子村發現了集中連片人工栽培的古茶樹群。
銅仁地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中,產生了多個各具特點的地方歷史名茶。圖為歷史上曾作為“貢茶”的中國名茶——貴州十大名茶——石阡苔茶。
銅仁地區優勢農作物——“雙低”優質油菜
銅仁地區優質菜籽油和優質茶油
銅仁地區特色農產品——天麻
天麻有性繁殖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德江天麻
沿河縣沙子空心李掛果樹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沿河沙子空心李
玉屏無核糯柿
玉屏無核糯柿柿餅
萬山蜜棗掛果樹
萬山蜜棗果實
銅仁珍珠花生
梵淨山野生牛肝菌
梵淨山黃花菜
梵淨山野生薇菜
梵淨山野生竹筍
梵淨山野生蕨菜
梵淨山野生苦丁茶
梵淨山葛根精粉
柑橘掛果樹(印江)
玉屏清水塘楊梅
沿河蕎麥
石阡紅桶
2005年3月,銅仁地區在印江召開全區春耕生產現場會。
2005年12月,銅仁地區農業局召開全區糧食增產工程總結會議。
2005年3月,銅仁地區農業局組織開展了中央、省委一號檔案宣講活動。
2008年7月,銅仁地區農業局召開罕見雪凝災後恢復重建工作表彰大會,對災後重建工作中的先進集體進行表彰。
2006年11月,銅仁地區農業局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梵淨山稻香節暨農產品促銷會》在銅仁市舉行。
2007年7月15日,銅仁地區農業局主辦的《銅仁地區沼氣服務進萬家》活動啟動儀式在銅仁市舉行。
2002年,銅仁地區農業局組織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圖為沿河縣農業局開展活動的現場。
2005年3月13日,銅仁地區農業局執法人員在銅仁市錦江廣場進行種子、農藥、肥料相關知識的諮詢。
2003年3月,銅仁地區農業局在銅仁市舉辦全區農業信息體系建設項目培訓班。
銅仁地區農機中心利用陽光工程培訓資金,大力開展農機技術培訓。
2007年3月,銅仁地區農業局在德江縣舉辦全區縣鄉農技站長現代農業知識培訓班。
2008年4月,印江縣農業局組織開展全縣果樹種植大戶技術現場培訓。
茶樹無性系良種育苗基地(沿河)
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松桃)
幼齡茶園間作綠肥(德江)
無公害茶園(石阡)
工人在加工“梵淨山翠峰茶”(印江)
印江“梵淨山翠峰”名優茶獲得貴州省“十大名茶”、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和有機產品認證證書。
脫毒甘薯原原種擴繁基地(銅仁)
銅仁白水大米原料生產基地
2008年,銅仁地區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思南縣塘頭鎮華豐果蔬專業合作社成立。圖為當年合作社興辦的蔬菜生產基地。
印江梵淨山綠色食品開發公司的薇菜獲得2003年首屆貴州名特優農產品展銷會名牌農產品稱號,蔬菜生產基地2005年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認定。
銅仁梵淨山大米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
銅仁獼猴桃果汁飲料獲得中國綠色食品認證證書
銅仁地區自主選育的第一個雜交水稻新品種金優T36
銅仁地區自主選育的第一個優質雜交水稻新品種中優169
水稻旱育秧(德江)
水稻機插塑膠軟碟育秧(思南)
水稻田間機械化收割(石阡)
玉米肥球育苗(萬山)
旱地寬廂寬頻玉米間作花生(印江)
油菜稻田免耕栽培(松桃)
大棚假植蔬菜苗(沿河)
銅仁市六龍山鄉高山冷涼蔬菜
江口縣閔孝鎮漁良溪村大棚西瓜
植保機防隊在對水稻病蟲進行集中連片防治(玉屏)
寬廂寬頻地膜覆蓋栽培菜用馬鈴薯(銅仁)
玉米“3414”肥料試驗田(松桃)
農業科技人員在田間進行水稻病蟲診斷(銅仁)。
貴州省水稻首席科學家、省管專家、省農科院副院長黃宗洪研究員(左三)在銅仁市指導水稻高產創建的臨田測產工作。
農業科技人員在對玉米新品種進行田間性狀調查(沿河)。
銅仁地區農業局獲得的部分獎牌
銅仁地區土壤普查辦公室獲貴州省土壤普查試點研究一等獎
銅仁地區農業局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銅仁地區農技站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銅仁地區農技站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銅仁地區農技站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
銅仁地區農技站獲貴州省農業豐收獎一等獎
項目實施前
民眾投工投勞
修建沼氣池
安裝管道
檢查質量
硬化後的道路
路邊的垃圾桶
庭院的垃圾桶
漂亮的庭院
埋設的污水處理系統
懸掛的頻振式殺蟲燈
新建的圾收回收房
2008年12月,銅仁地區農業局領導班子合影。
銅仁地區農業局農業技術培訓中心及業務大樓
2008年3月4日,《銅仁地區志·農業志》評審會在銅仁召開。
《銅仁地區志·農業志》評審會參加人員合影。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農業自然環境與農業區劃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一節 地質地貌
第二節 地貌分區
第二章 氣候
第一節 主要氣候特點
第二節 熱量
第三節 降水
第四節 光照
第五節 主要氣候災害
第六節 農業氣候分區
第三章 水文
第一節 水文條件
第二節 水資源
第四章 土地
第一節 土壤形成特點
第二節 土壤類型及分布
第三節 土壤改良利用分區
第四節 農用土地
第五章 野生動植物
第一節 自然植被
第二節 野生植物
第三節 野生動物
第六章 農業區劃
第一節 區劃方案
第二節 綜合農業區劃
第三節 種植業區劃
第四節 農業區劃機構
第二篇 農村社會經濟
第一章 農業生產條件
第一節 農業人口與農村勞動力
第二節 物質技術條件
第三節 農業市場信息
第四節 農業補貼
第二章 農村經濟體制
第一節 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
第二節 農村互助合作
第三節 農村人民公社
第四節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三章 農村經濟發展
第一節 農村經濟結構
第二節 農業生產
第三節 農村勞動力非農轉移
第四節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第五節 農民生活水平
第六節 農業經營管理機構
第四章 農業產業化經營
第一節 農業會展和招商引資
第二節 農產品加工及品牌
第三節 農產品市場體系
第四節 農業龍頭企業
第五節 管理機構
第五章 農村能源與農業環境監測
第一節 農村能源資源
第二節 農村能源消費
第三節 農村能源建設
第四節 鄉村清潔工程
第五節 農業環境污染
第六節 農業環境監測
第七節 農業環境保護
第八節 農村能源與環境監測機構
第六章 WFP5181項目
第一節 申報立項
第二節 實施成效
第三節 管理機構
第三篇 種植業
第一章 種植業生產
第一節 生產演變
第二節 種植結構
第三節 耕作制度
第四節 農業技術推廣
第二章 糧油作物
第一節 水稻
第二節 玉米
第三節 馬鈴薯
第四節 小麥
第五節 甘薯
第六節 大豆
第七節 油菜
第八節 花生
第九節 其他糧油作物
第三章 經濟作物
第一節 菸草
第二節 茶葉
第三節 蔬菜
第四節 水果
第五節 中藥材
第六節 蠶桑
第七節 其他經濟作物
第四章 農作物種子
第一節 品種審(認)定
第二節 良種繁育
第三節 種子經營管理
第五章 植物保護
第一節 農作物病蟲害
第二節 農作物病蟲測報
第三節 農作物病蟲防治
第四節 植物檢疫
第五節 農田鼠害
第六節 農田草害
第六章 土壤肥料
第一節 土壤
第二節 肥料
第七章 農業技術服務體系
第一節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第二節 種子體系
第三節 植保植檢體系
第四節 土肥技術體系
第四篇 農業法制
第一章 宣傳與執法
第一節 法制宣傳與綜合執法
第二節 種子市場監管執法
第三節 肥料市場監管執法
第四節 農藥市場監管執法
第五節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第六節 農民負擔監督管理
第七節 農用船舶管理
第二章 執法機構
第一節 綜合法制執法機構
第二節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機構
第三節 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機構
第四節 農用船舶管理機構
第五篇 農業科研、教育與科技隊伍
第一章 農業科研
第一節 銅仁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第二節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思南)
第三節 縣級農業科學研究所
第二章 農業教育
第一節 銅仁地區農業學校
第二節 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銅仁中心分校
第三節 農業科技教育
第三章 農業科技隊伍
第一節 農業學術團體
第二節 農業科技人員
第三節 農業科技成果
第六篇 農業機械
第一章 農機具套用
第一節 傳統農具
第二節 農具改良
第三節 新農具與新技術推廣
第四節 農機具供應
第五節 農機具修理
第二章 農機具研究與生產
第一節 農機具研究
第二節 農機具生產
第三章 農機管理
第一節 農機安全監理
第二節 農用柴油管理
第三節 農機購置補貼管理
第四節 農機培訓
第四章 農機管理與服務機構
第一節 農機事業管理機構
第二節 農業機械研究機構
第三節 農機技術推廣機構
第四節 農機安全監理機構
第五節 農機銷售機構
第六節 鄉鎮農機管理服務體系
第七篇 農業管理機構、農場
第一章 農業管理機構
笫一節 地級農業管理機構
第二節 縣級農業管理機構
第三節 農業表彰
第二章 農場
第一節 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農墾企事業場
第三節 國營良種場
第四節 農場管理機構
附錄
種橡養蠶示文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農村生產政策的布告
貴州省銅仁專員公署關於開展民眾性土壤普查鑑定工作,以便進一步深入細緻對人民公社土地利用進行全面規劃的意見
貴州省銅仁專員公署對1959年土地利用工作意見
中共貴州省委關於放寬農業政策的指示
中共貴州省委關於發展農村多種經營的指示
貴州省長吳亦俠對楊再權先進事跡的批示
楊再權先進事跡簡介
貴州省長吳亦俠對趙天衡先進事跡的批示
趙天衡先進事跡簡介
銅仁地區行政公署關於加快水果生產工作的通知
銅仁地區行政公署辦公室轉發地區農機局關於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意見
銅仁地區行政公署關於發展2004年糧食生產的意見
中共銅仁地委、銅仁地區行署關於加快生態茶產業發展的意見
中共銅仁地委、銅仁地區行署關於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
銅仁地區行署專員廖國勛對地區農業局獲得2007年全省農業系統目標考核一等獎第一名後的批示
貴州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銅仁地區志·農業志》審驗綜評意見
編纂始末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