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銀行卡的交易費——一個在個人、商戶運用支票、*和其他支付系統進行價值交換過程中被掩蓋的問題。如今,交易費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經濟學家、律師和競爭監管者的極大興趣。
大多數系統一般包括兩種類型的客戶:提供支付者和接受支付者——為雙方價值交換提供便利的機構。有些則是三方系統,除上述兩種類型的客戶外,還有機構——介於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間。美國運通卡將個人*客戶的應收款項償還給接收其所發行*的商戶。其他的系統有四方交易者(更確切地說是五方交易者),發卡方匯集持卡人的款項、收單方匯集運用其服務的商戶、系統負責協調發卡者和收單方之間的款項轉移。
三方系統的協調比較容易實現。一方面,美國運通卡獲取商戶(為其服務付費)款項;另一方面,將持卡人(依據所持卡類型不同付費)款項進行托收。四方系統中的協調問題比較複雜。收單方是將所有付款人款項支付給了發卡方還是保留了一部分?畢竟,發卡方在交易發生時需要收單方,收單方在交易發生時也需要發卡方。那么,應由收單方和發卡方相互協調還是由系統制定交易規則呢?這樣的交易規則又應涵蓋哪些內容呢?
作者簡介
曹紅輝,博士,生於湖南,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秘書長,世界銀行金融諮詢顧問、亞洲開發銀行顧問、APEC資產證券化專家組成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美國經濟學會會員。
目錄
第一章 兩方的探戈——兩方市場的經濟學分析
一、什麼是兩方市場
二、兩方市場的經濟學意義
三、兩方市場的商業模式
四、兩方市場與社會福利
五、結論
第二章 法院和監管當局的交易費
一、商戶折扣、多重性和支付系統競爭
二、維薩卡交易費用的來源和歷史
三、交易費的專業競爭力:NABANCO v維薩卡
四、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的異議
五、結論
第三章 交易費用:文獻回顧
一、BAXTER(1983)
二、CALTON AND FRANKEL(1995);EVANSANDSCHMALENSEE(1995)
三、FRANKEL(1998);CHANGANDEVANS(2000)
四、SCHMALENSEE(2002)
五、ROCHET AND,TIROLE(2002),(2003)
六、WRIGHT(2001),(2003)
七、BALLTO(2000);AHIJBORN,CHANG AND EVANS(2001)
八、結論
第四章 銀行交易檔案的交易費——法律和經濟視角
一、理論觀點
二、四方交易機制的歷史
三、結論
第五章 支付卡系統交易費集中性設定的競爭性效應
一、引言
二、行業背景
三、交易費確定的模型
四、對交易費的批評
五、總結
第六章 交易費問題的分析——無因案例
一、支付卡系統:概述
二、交易費的基本原理
三、交易費競爭的影響
四、現金補貼
五、結論
第七章 支付系統和交易費
一、引言
二、基本假設
三、總需求
四、線性需求
五、影響
附錄
第八章 競爭者之間的合作:支付卡協會的經濟意義
一、導言
二、支付卡行業的運作
三、無附加費規則下支付卡行業的模型
四、社會和私人最優交易費
五、四個因素的商人阻力
六、不可觀察的商戶異質性和商業模式
七、與文獻的比較
八、概要和總結性評論
附錄A 缺乏縱向一體化效益時
附錄B 觀察商戶的異質性
附錄C 命題2的證明
附錄D 命題6的證明
參考文獻
後記
主要介紹銀行卡的交易費——一個在個人、商戶運用支票、*和其他支付系統進行價值交換過程中被掩蓋的問題。如今,交易費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經濟學家、律師和競爭監管者的極大興趣。
大多數系統一般包括兩種類型的客戶:提供支付者和接受支付者——為雙方價值交換提供便利的機構。有些則是三方系統,除上述兩種類型的客戶外,還有機構——介於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間。美國運通卡將個人*客戶的應收款項償還給接收其所發行*的商戶。其他的系統有四方交易者(更確切地說是五方交易者),發卡方匯集持卡人的款項、收單方匯集運用其服務的商戶、系統負責協調發卡者和收單方之間的款項轉移。
三方系統的協調比較容易實現。一方面,美國運通卡獲取商戶(為其服務付費)款項;另一方面,將持卡人(依據所持卡類型不同付費)款項進行托收。四方系統中的協調問題比較複雜。收單方是將所有付款人款項支付給了發卡方還是保留了一部分?畢竟,發卡方在交易發生時需要收單方,收單方在交易發生時也需要發卡方。那么,應由收單方和發卡方相互協調還是由系統制定交易規則呢?這樣的交易規則又應涵蓋哪些內容呢?
顯示全部信息
作者簡介
曹紅輝,博士,生於湖南,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秘書長,世界銀行金融諮詢顧問、亞洲開發銀行顧問、APEC資產證券化專家組成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美國經濟學會會員。
目 錄
第一章 兩方的探戈——兩方市場的經濟學分析
一、什麼是兩方市場
二、兩方市場的經濟學意義
三、兩方市場的商業模式
四、兩方市場與社會福利
五、結論
第二章 法院和監管當局的交易費
一、商戶折扣、多重性和支付系統競爭
二、維薩卡交易費用的來源和歷史
三、交易費的專業競爭力:NABANCO v維薩卡
四、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的異議
五、結論
第三章 交易費用:文獻回顧
一、BAXTER(1983)
二、CALTON AND FRANKEL(1995);EVANSANDSCHMALENSEE(1995)
三、FRANKEL(1998);CHANGANDEVANS(2000)
四、SCHMALENSEE(2002)
五、ROCHET AND,TIROLE(2002),(2003)
六、WRIGHT(2001),(2003)
七、BALLTO(2000);AHIJBORN,CHANG AND EVANS(2001)
八、結論
第四章 銀行交易檔案的交易費——法律和經濟視角
一、理論觀點
二、四方交易機制的歷史
三、結論
第五章 支付卡系統交易費集中性設定的競爭性效應
一、引言
二、行業背景
三、交易費確定的模型
四、對交易費的批評
五、總結
第六章 交易費問題的分析——無因案例
一、支付卡系統:概述
二、交易費的基本原理
三、交易費競爭的影響
四、現金補貼
五、結論
第七章 支付系統和交易費
一、引言
二、基本假設
三、總需求
四、線性需求
五、影響
附錄
第八章 競爭者之間的合作:支付卡協會的經濟意義
一、導言
二、支付卡行業的運作
三、無附加費規則下支付卡行業的模型
四、社會和私人最優交易費
五、四個因素的商人阻力
六、不可觀察的商戶異質性和商業模式
七、與文獻的比較
八、概要和總結性評論
附錄A 缺乏縱向一體化效益時
附錄B 觀察商戶的異質性
附錄C 命題2的證明
附錄D 命題6的證明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