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礦石

銀礦石

銀礦石:出自礦山經過人工或機械開採出來的含有主金屬銀和其它金屬雜質的礦石。

2018年1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對外披露,近期內蒙古探明一處超大型銀礦,銀礦石量超10000萬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礦石
  • 外文名:silver
  • 別稱:銀礦石
  • 類別:硫化物礦物
  • 化學式:SAg
  • 顏色:黑或灰
  • 光澤:無金屬光澤
  • 透明度:不透明
  • 套用:提煉銀或銀化合物
種類,性質,分布,

種類

有200多種,其中銀為主要元素的銀礦物和含銀礦物有60餘種,但具有重要經濟價值,作為白銀生產的主要原料有12種:自然銀(Ag)、銀金礦(AgAu)、輝銀礦(Ag2S)、深紅銀礦(Ag3SbS3)、淡紅銀礦(Ag3AsS3)、角銀礦(AgCl)、脆銀礦(Ag2SbS3)、銻銀礦(Ag3Sb)、硒銀礦(Ag3Se)、碲銀礦(Ag2Te)、鋅銻方輝銀礦(5Ag2Sb2S3)、硫銻銅銀礦(8(AgCu)SSb2S3)。

性質

銀屬銅型離子,親硫,極化能力強。在自然界中常以自然銀、硫化物、硫鹽等形式存在,因其離子半徑較大,又能與巨大的陰離子Se和Te形成硒化物碲化物。但它通常最喜歡潛藏在方鉛礦中,或作機械混入,或作類質同象潛晶。其次是賦存於自然金、黝銅礦黃銅礦閃鋅礦等礦物中。因此在鉛鋅礦、銅礦、金礦開採、冶煉過程中往往也可回收銀。在內生作用中,銀在熱液階段才趨於高度集中,富集成銀(金)
水銀礦
或各種含銀的多金屬硫化物礦床;在表生條件下,銀的硫化物可形成具有一定溶解性、易溶於水的Ag2SO4,在氧化帶下部形成次生富集體;在沉積作用中,銀常與銅、金、、鉛、鋅或釩、磷等一起遷移,沉澱於砂岩、粘土頁岩碳酸鹽岩類岩石中,當其達到一定程度的富集,可形成沉積型或層控型銀礦床;在變質作用過程中,原岩中呈細分散狀態的銀,經變質熱液的萃取與活化遷移,在適當的地質條件下可富集形成具有經濟價值的新礦床,或者使原礦體疊加富化。

分布

2018年1月4日,國土資源部在內蒙古自治區設立的國家整裝勘查區喜獲重大找礦成果,赤峰市巴林左旗雙尖子山銀鉛鋅礦勘查報告通過內蒙古礦產儲量評審中心評審,並經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備案。
截至目前,該礦區共圈定工業礦體280條,其中有39條礦體的單礦體資源量達到大型銀礦規模。專家認為,該礦區銀鉛鋅礦達到超大型。
該礦區位於大興安嶺南麓銅多金屬礦整裝勘查區,礦體主要賦存於中二疊統大石寨組,具有全岩礦化的特徵,含礦熱液沿構造裂隙充填交代成礦,形成似層狀、脈狀及透鏡狀礦體。
目前,已查明主、共生礦產資源儲量礦石量16122.42萬噸;銀礦石量11134.64萬噸,銀金屬量15474.42噸;鉛礦石量3803.30萬噸,鉛金屬量39.22萬噸;鋅礦石量10460.80萬噸,鋅金屬量152.30萬噸。伴生銀金屬量3110.09噸、鉛金屬量46.20萬噸、鋅金屬量38.82萬噸。
專家分析,該礦區銀鉛鋅礦達到超大型,而且礦區深部及外圍仍有巨大找礦潛力,隨著勘查程度的不斷提高,該礦區有望實現更大找礦突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