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

《銀川市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已經銀川市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3年1月11日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川市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
  • 頒布時間:2023年1月11日
  • 發布單位: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種業振興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按照國家《種業振興行動方案》要求,切實打好我市糧食種業翻身仗,促進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種業振興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加快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發展壯大糧食作物種業為目標,強化糧食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快推進品種創新、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人才為根本,區域協同合作、產學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發展的現代種業體系,推進種業發展二次創業,把銀川打造成“黃河金岸優質種子產區”,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範市提供基礎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引導、統籌兼顧。強化政府在規劃引領、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引導作用,統籌推進現代糧食種業品種創新、良繁基地、主體培育和市場監管等關鍵環節建設。
2.堅持市場主導、突出優勢。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著力做優做強小麥、水稻、玉米等優勢特色糧食種業,整體提升種業發展水平。
3.堅持企業主體、創新驅動。以糧食種業龍頭企業為主體延伸種業產業鏈條,扶優扶強扶特色,擺脫同質化競爭,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領軍企業。積極推進科企融合,創新和拓展產學研用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在商業化育種、成果轉化套用等方面的主導作用。
4.堅持多元投入、社會參與。構建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為主體和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種業投入新機制。政府重點支持種質資源普查、收集與保護、基礎性和公益性研究、育種創新平台、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監管體系建設,社會各方重點開展糧食繁種生產基地建設、聯合育種攻關和商業化育種及市場推廣。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市糧食種業發展取得突出成效,種質資源保護能力明顯增強,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新品種。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發展機制,基本建成與現代糧食相適應的良種繁育體系。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或合作選育適宜我市種植的主要糧食優質新品種20個以上,良種繁育基地面積穩定在4.5萬畝以上,建立博士(專家)工作站2個。扶持一個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行銷網路健全、技術服務到位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集團公司,發揮引領作用,促進我市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把銀川打造成“黃河金岸優質種子產區”。
二、重點工作
(一)著力夯實糧食種業發展基礎
1.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認真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糧食安全責任制規定》精神,採取剛性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等“長牙齒”的硬措施,加強耕地保護監督管理,嚴格耕地用途管制,確保完成自治區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目標任務。(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新建高標準農田全部用於糧食生產,奠定種子育繁基礎,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21萬畝、總產量穩定在69.2萬噸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提升良種綜合生產能力。加大投入力度,結合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研究編制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高效節水農業、鹽鹼地改良等專項規劃,到2025年,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達到210萬畝,占到全市總耕地面積的95%以上,高效節水農田達到30萬畝,改良鹽鹼地面積1.19萬畝。(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實施現代種業園區培育行動,依託糧食種業科研院所良種育繁基地和糧食種業企業科技園等種業發展平台,圍繞銀川市農作物產業特色,建立現代糧食種業園區。到2025年,新建糧食作物繁育示範展示園區7個,良種繁育基地4.5萬畝(其中永寧縣1.5萬畝,賀蘭縣2萬畝,靈武市1萬畝),打造集聚種業創新要素,提升基地現代化水平和優質種子種苗繁育生產能力,加快培育種業發展新動能。鼓勵我市企業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支持完善科研配套功能,改善南繁育種科技人員科研條件。(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財政局、科技局、自然資源局、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加快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大力推廣種子新品種栽培技術和農機裝備集成配套作業模式,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98%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6%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科技局)
(二)加快推動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
3.提升種質資源保護能力。搭建種質資源信息共享平台(庫),鼓勵轄區科研院所、種業龍頭企業參與,不斷完善全市糧食種質資源目錄(名錄)和保護名錄,為種業研發打好基礎。依託糧食種業科研院所和種業龍頭企業,開展糧食種質資源收集和保護,並給予一定資金支持。(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加強種質資源挖掘利用。以種業龍頭企業為主體,依託區內外糧食種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圍繞種業科技前沿,開展種質資源鑑定評價,建立種質資源鑑定評價、創新利用的技術和標準體系,開展種質資源表型與基因型精準鑑定評價和創新利用,發掘具有重要套用價值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功能基因,提取優異種質、優異基因,夯實育種原始創新基礎,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市縣職能部門牽頭建立完善種質資源信息公開和共享交流機制,鼓勵企業在資源鑑定挖掘、開發利用中發揮主體作用,加快優質特色地方品種產業化開發。(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科技局、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5.打造種業科技創新平台。實施育種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強化科研組織創新,爭取國家、自治區創新平台建設補貼資金,推動以種業龍頭企業為主體,聯合區內外糧食種業科研院所和高校,成立銀川市糧食種業創新中心。(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科技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為骨幹、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協同、“育繁推一體化”的育種創新體系,健全要素跟著市場走的“首席專家+研發團隊+企業+創新平台+資金支持”協同創新機制,支持科研院校、推廣單位和企業共建包括院士專家工作站、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作物加速育種工程技術創新研究中心、高通量分子育種實驗室、基因組學和表型組學、育種創新聯合體等種業創新平台,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在種子創新研發、育繁、儲備、推廣、經營、農機裝備等方面全力以赴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構建優勢互補、節約資源、互利共贏的新發展格局。到2023年,自治區級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家以上。到2025年,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家以上,自治區級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家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科技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套用。集中種業科研力量,特別是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優良品種,加快組學、基因編輯等生物技術以及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在育種中的套用,建立現代精準育種技術體系。到2023年,完成科技成果登記5項。到2025年,完成科技成果登記20項。(責任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爭取科技成果轉化補貼,支持種業企業轉化科研成果,調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推廣“政府後補助品種、企業集中繁育、項目配套轉化”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方式。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按照種子研究周期,突出地域糧食生物學特性,培育特色優勢品種。在小麥上,著力培育生育期短、高產優質的中強筋新品種3—5個;在水稻上,培育整精米率高、適宜精量直播、滿足優質食味稻等多樣化需求的優質高產新品種5—7個;在玉米上,培育適應性廣、高抗(耐)性、優質高產的糧飼通用型品種8—10個。(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強化對本地優勢特色糧食主導品種開展保源、提純、保質、推廣。緊緊扭住當家優質種子的生物學特性,本著把優勢鞏固強化,把短板補強、補齊,圍繞本地優質種子更具競爭力目標,著力開展小麥寧春4號、水稻寧粳43號提純復壯,系統挖掘種源,提升品質,擴大種植面積,促進小麥、水稻、玉米全產業鏈豐產增收。小麥上,加大早熟品種寧春61號、寧春58號、寧春55號以及國審優質新品種寧3015的推廣繁育能力,選育“一年兩熟”“一糧一飼”的小麥早熟品種,解決市場需求不足問題;水稻上,加大寧粳50號、寧粳57號適應直播稻種植的優新品種擴繁力度,選育適應直播栽培的水稻品種;玉米上,加大緊湊型耐密植品種的推廣。(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加大優良品種引進。利用銀川市水土光熱自然資源和全國最佳粳稻生產區、西北春小麥優勢區和西北“黃金玉米帶”優勢,根據市場需要,農民需求,科學論證糧食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優良品種銷售前景、生產效益,綜合新品種的種植特點,利用高效栽培技術,對新型品種進行科學分析,篩選出適宜當地栽培的品種,並進行科學論證,制定出符合實際要求的引種計畫。到2025年,引進優新水稻品種10個,糧飼兩用玉米新品種15個,適合我市玉豆間作的大豆品種5個。(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技局)
9.提升種業企業核心競爭力。堅持扶優扶強扶特色,培育並認定一批具有產業主導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扶持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成長型中小企業等專而精的特色優勢種業創新企業10家,在政策、項目、服務和品牌打造上予以重點支持。引導企業集群化發展,鼓勵種業企業建立種業聯盟,推動糧食種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等組建銀川市糧食種業集團公司,實現資源互補、優勢互補、以強帶弱、抱團發展。推進質量興種、品牌強種,引導並支持種業企業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提升良種選育、生產加工水平和質量,大力培育“寧”字號或“銀”字號種業品牌。(責任單位: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委編辦,市財政局、科技局)
10.壯大產業人才隊伍。深入貫徹落實“銀川人才興市30條”,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種業科研人才。實施種業人才培養計畫,鼓勵種業科研人才和基層一線人才通過雙向掛職、赴區內外研修學習等方式,每人每年最高分別給予2萬元、5萬元補助,培養儲備一批優秀種業科研人才。引導企業共同建立種業人才聯合培養基地、聯合實驗室等,完善種業人才培訓機制,制定培養目標和方案,探索“企業+政府部門+村集體+種業園區”等人才培育模式,開展制種技術培訓、現場指導、質量管控等技術服務,分類培養育制種專業技術人員,發揮農技主力軍的作用,帶動田間農技人才發展。暢通社會種業工作人員人才評價渠道,鼓勵相關從業人員申報職稱,開展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由自治區對取得高、中級人員一次性分別給予6000元、3000元獎補,由銀川市對取得初級人員一次性給予2000元獎補,不斷打造和壯大專業化種業人才隊伍。到2025年,培育高級農藝師2名,農藝師10名,助理農藝師30名。(責任單位:市人社局、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委編辦、人才工作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推進我市種業人才精準引進工作,拓寬柔性引才渠道,加強與區內外高校及農業科研院所交流合作,鼓勵企業組建院士工作站、專家服務基地、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吸引一批區外種業人才。(責任單位:市人社局、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委編辦、人才工作局,市科技局)
(三)建立健全種業發展保障機制
11.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爭取中央、自治區種業發展扶持政策、資金,推動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綠色高效重大品種培育、良種繁育技術研發、供種保障、良種收購和儲備、種業園區及種業集群建設、商業化育種、質量安全、南繁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展。(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強化市縣兩級政府糧食種業投入責任,加大糧食種業財政資金投入,對在銀川市轄區建立集中連片糧食繁種基地的種業企業給予一定獎補資金,1000畝到3000畝之間的給予20萬元獎補資金(含1000畝),3000畝以上的給予30萬元獎補資金(含3000畝),每個企業獎補資金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銀川市糧食種業企業建立南繁基地給予10萬元獎補資金。支持農業類應屆畢業生到轄區種業研究所實習,並給予一定工資、社保補貼,引導行業大學生從事種業育繁工作。(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財政局、科技局)探索小麥、玉米、水稻主要糧食制種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等農業保險試點,實現糧食制種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全覆蓋,切實增強企業及農戶抗風險能力。(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金融工作局、財政局)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種子生產信貸業務,滿足制種主體多元化信貸需求,對制種大戶、家庭農場及經紀人,給予小額貸款擔保及惠農信貸政策扶持。(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
12.完善種業產業鏈體系。加快構建“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產業體系,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種業企業發展格局。鼓勵種業龍頭企業向上下游延伸,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打造一流“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集團企業。探索緊密有效的種子組織鏈,打破單一的“企業+農戶”產業鏈模式,建立“企業+村鎮組織+產業聯合體+種糧大戶+農戶”等新型合作組織,尋求多種有效組織模式,積極推進制種業組織化進程。(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發改委、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依託銀川綜保區、公鐵物流園建立現代種業物流體系,提升物流運行效率,實現銀川種子服務西北,保障種子應時到位。打通種子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物流等組織機構間的壁壘,逐步形成有機整體,增強種子組織鏈運行。(責任單位:銀川綜保區、公鐵物流服務中心,配合單位:市商務局、農業農村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加大種業產後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優質糧食工程”建立的產後服務中心,支持企業配齊種子烘乾、精選、包裝、儲存設施設備,不斷健全制種產後服務平台。(責任單位: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3.加強種業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落實屬地責任,構建“屬地為主、部門協同、區域聯動、社會參與”的保護格局。加強行政許可全過程管理,嚴格準入條件和標準,依法核發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嚴厲打擊未審先推、無證生產、搶購套購、套牌侵權和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責任單位:市綜合執法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強化種子新品種權行政和司法協同保護機制,推動建立侵權糾紛案件辦理機制,建立侵權案件協查聯辦平台和結果通報制度,加大侵權案件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責任單位:市綜合執法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規範制種秩序,加大制種企業的資質審查,嚴禁企業搶挖他人已落實的制種基地,切實避免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做好穩擴面積、規範基地、土地流轉、糾紛調處等制種產業相關工作,確保制種基地長期穩定。(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綜合執法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建立種子生產供需監測預警體系,對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種子生產面積、品種結構、價格波動、自然災害等情況進行監測與預警,提高供種保障能力。深化品種管理制度改革,增加品種試驗類型,充分利用先進生物技術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探索品種身份識別管理模式,實現品種身份快捷化、智慧型化查詢。(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綜合執法局、市場監管局)
三、組織領導
為統籌推進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工作落實,成立銀川市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
組  長:趙旭輝  銀川市政府市長
副組長:李全才  銀川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技局、綜合執法局、市場監管局、自然資源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金融工作局、商務局、行政審批服務局、綜保區、公鐵物流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市委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人才工作局及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分別設在銀川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局。統籌推進全市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工作,負責相關決策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撰寫工作報告、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糧食種業發展對保障我市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各縣(市)區、各部門要密切配合,結合本地實際,加強對種業工作的領導,建立現代種業發展推進工作機制,研究解決糧食種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科學部署、統一思想、明確任務、真抓實幹,引導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企業及社會力量等多方參與,統籌推進我市現代糧食種業發展。
(二)強化責任,加大獎懲。各縣(市)區、各部門切實扛起主體責任,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為種業發展鋪路掃障,為企業壯大搭台出力。將種業高質量發展納入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監督,落實黨政同責要求,按規定申報表彰一批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先進集體、個人和企事業單位,對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工作成效顯著的縣(市)區予以通報表揚,加強統籌協調,定期調度工作進展,開展評估檢查和考核評價。
(三)加大宣傳,擴大影響。各縣(市)區、各部門要加大糧食種業政策宣傳,探索組建種業創新聯盟,聯合開展育種、制(繁)種和良種良法配套新技術、新方法、新設施裝備技術等種業關鍵技術攻關,鼓勵企業“育繁推儲加”一體化發展,加強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工作,引導農民開展訂單種植,形成全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企業壯大、農民增收、種業發展的多贏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