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子鮎是一種為熱帶、亞熱帶小型底棲魚類,經常在南白海南島北至長江中下游,西自雲南東至台灣等地出沒,該動物能觸發“弔頭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鬍子鮎
- 別稱:土虱、角魚、塘虱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幅鰭亞綱(真口亞綱)
- 目:鮎形目
- 科:鬍子鮎科
- 屬:鬍子鮎屬
- 分布區域:泰國,中國長江和長江以南,台灣
識別特徵,生境,地理分布,病原研究,養殖試驗,
識別特徵
背鰭條55—67;臀鰭條i—43——51;胸鰭條I—6—9;腹鰭條i—5。鰓耙15—18。游離脊椎骨53-61。體長為體高的5.3—5.9倍,為頭長的4.3-6.1倍,為前背長的2.8——3.5倍。頭長為吻長的2.3—3.6倍,為眼徑的7.2—11.4倍,為眼間距的1.6—2.1倍。體延長,背鰭起點向前漸平扁,後漸側扁。頭平扁而寬,呈楔形。頭頂部及兩側有骨板,被皮膚覆蓋,上枕骨棘向後遠不及背鰭起點。吻寬而圓鈍。口大,次下位,弧形。上須略突出於下頜,下頜齒帶中央有斷裂。眼很小,側上位,位於頭的前1/4處。眼間隔寬而平。前後鼻孔相隔較遠,前鼻孔呈短管狀;後鼻孔呈圓孔狀,位於眼的前上方。鼻須位於後鼻孔前線,末端後伸略過鰓孔;頜須接近或超過胸紹起點;外側(亥頁)須略長於內側(亥頁)須,均不達胸鰭起點。鰓孔大。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鰓耙細長。背鰭基長,無骨質硬刺,鰭條隱於皮膜內,起點約位胸鰭後端的垂直上方,距吻端小於距尾鰭基。臀鰭基長,短於背鰭基,起點至尾鰭基的距離大於至胸鰭基後端。胸鰭小,側下位,硬刺前緣粗糙,後緣具弱鋸齒,鰭條末端後伸可達背鰭起點的垂直下方。腹鰭小,起點位於背鰭起點垂直下方之後,距胸鰭基後端大於距臀鰭起點,末端達或伸過臀鰭起點。肛門距臀鰭起點較距腹鰭基後端為近。尾鰭不與背鰭、臀鰭相連,圓形。活體一般呈褐黃色,有些個體的背部呈褐黑色,腹部色淺。體側有一些不規則的白色小斑點。
生境
為熱帶、亞熱帶小型底棲魚類。常棲息於水草叢生的江問、池塘、溝渠、沼擇和稻 田的洞穴內或暗處。性群棲,數十尾或更多地聚集一起。因某鰓腔內具輔助呼吸器官, 故適應性很強,離水後存活時間較長。以水生昆蟲及某幼蟲、小蝦、寡毛類、小型軟體 動物和小魚等為食。產卵期5—7月.產卵時雄魚以層掘一個圓形穴,雌魚產卵其中n 產卵70—200粒,魚卵受精後,雄魚離去,雌魚守穴防敵,直至仔魚能自由遊動覓食方 始離去。
地理分布
南寧市區 武鳴 隆安 馬山 上林 賓陽 橫縣 柳江 融安 融水 三江 陽朔 臨桂 靈川 全州 興安 永福 灌陽 資源 龍勝 恭城 岑溪 蒼梧 防城 東興 上思 欽州市區 貴港市區 桂平 平南 百色市區 田林 西林 隆林 賀州市區 鐘山 富川 天峨 羅城 環江 來賓市區 忻城 象州 武宣 崇左市區 憑祥 扶綏 寧明 龍州 大新
病原研究
從患“弔頭病”鬍子鮎( Clarias fuocus) 的肝、腸和腹水分離出病原菌,用浸泡法和投餵法進行感染試驗,兩種方法的死亡率都在80%以上。通過細菌學和套用全自動化微生物鑑定系統( VITEK-120) 鑑定,結果表明,魯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lwoffii) 是鬍子鮎“弔頭病”的病原菌。用25種抗生素進行敏感試驗表明,魯氏不動桿菌對其中大部分藥物敏感,如普樂健、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但對四環素、紅黴素、苯唑青黴素、頭孢他定不敏感。
養殖試驗
池塘條件:池塘位於白龜山水庫北岸的北治漁場 ,面積0.67公頃,水深 1.5 m ,水源為白龜山水庫 ,能自流注水 ,但不能自排 ,池塘無滲漏。
魚種投放:花白鏈為當地魚場自培魚種,鬍子鮎和羅非魚從魯山縣庫區鄉漁場購入 ,魚種體質健壯 ,無病害 ,魚種分期投放,花白鰱:投放時間1994.3.1;規格255g/尾;數量980尾。羅非魚:投放時間 1994.5.3;規格3lg/尾;數量880尾。鬍子鮎:投放日期1994.5.15;規格50g/尾;數量 10000尾。
投餵餌料:完全以投小雜魚為主 ,其它精料不投。
對入池鬍子魷魚種進行馴化一周 ,使其在食台集體上浮搶食。在6月份,每 日投餵2次,投餌率為8%,投餵時間為上午9:00,下午4 :30;7一8月份水溫上升,每日投餌3次,投餌率為10一12%,投餵時間為上午9:00 ,中午1:00,下午5:30;9 月份水溫回落,日投餌恢復2次,投餌率為8%,投餵時間為上午9:00,下午5:00;陰雨天氣,適量少投,天氣晴好,魚吃食旺盛時可適量多投。
水質調控:由於完全以投小雜魚為主,水質易惡化,所以每隔一星期排水一次,同時注入新水,以改良水質。
魚病防治:在魚種下塘時,用3%的食鹽水浸泡5分鐘,5一6月份用15kg/畝生石灰化成水全池潑灑一次,7一9月每半月潑灑一次,基本上無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