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博弈中的政治經濟學

金融危機博弈中的政治經濟學

《金融危機博弈中的政治經濟學》是2019年5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小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危機博弈中的政治經濟學
  • 作者:董小君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20811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危機具有坐標意義。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坐標意義在於,世界經濟正在發生“類別”的變化,而不只是“程度”的變化。這場金融危機,對於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來說,機遇與挑戰並存,更是進行全球戰略調整的歷史時刻。發達經濟體通過環環相扣的全球布局重新平衡國際負擔並獲得持久競爭動力;新興經濟體通過政策調整,在防範輸入型金融風險中,不斷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因此,這場危機不只是經濟層面的危機,更是政治層面的危機。本書論述了從危機爆發到危機拯救、危機轉嫁,各國在經濟、政治、科技、生態、國際規則層面展開的全面博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危機後西方國家演變的新特點 1
一、 西方“新常態”下資本主義新的特點 1
二、 西方“三位一體”話語權變化的新特點 4
三、 低碳經濟是西方已開發國家管控世界新的方式 8
四、 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本質及實現路徑 11
五、 認清已開發國家能源革命的國家驅動力戰略意圖 15
六、認識西方已開發國家名義開放與實際開放的差別 18
七、 國際金融監管規則演變新的特點 22
八、 把握國際資本流動的新特點 25
第二章 危機關鍵時間節點的研判與危機救助 30
一、 警惕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 30
二、平衡“通縮”與“通脹”之對策 33
三、政策“漸進退出”的方式與路徑選擇 37
四、避免全球經濟“二次探底”衝擊 43
五、 歐債危機影響和我國巨觀調控的首要目標 48
六、 對“錢荒”的反思及應對之策 51
七、 流動性逆轉的衝擊及化解之策 54
八、 謹防巨觀經濟下行中的系統性風險集聚 55
九、 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防止經濟陷入“通縮”風險 58
第三章 全球金融格局調整中的國家金融戰略 62
一、 從全球金融格局演變中調整國家金融戰略 62
二、 從美元變動規律研判外部性風險 65
三、 讓美國獨自承擔匯率和通脹風險之策 69
四、從德銀危機看美國新一輪金融監管侵略戰的特點 73
五、 從德銀危機看我國金融監管盲區及風險引爆點 77
六、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巨觀審慎監管基本框架 80
七、 開徵“金融交易稅”以遏制國際熱錢的衝擊 82
第四章 在全球價值鏈中調整產能全球布局 87
一、 產能國際轉移的兩種模式及借鑑 87
二、通過產業國際轉移化解我國過剩產能 90
三、 德國工業4.0對中國啟示及中德合作前景 93
四、 我國新能源產業重在“四張網”建設 96
五、軍民融合需要創新投融資體系 98
六、 以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切入點推進”一帶一路”倡議 101
七、 “一帶一路”重大項目要有效管控四類風險 105
第五章 經濟運行中的重點領域風險防控 109
一、 分類推進國有企業結構性去槓桿 109
二、 建立房地產市場發展長效機制 111
三、分區域化解網際網路金融風險 115
四、 銀行資金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對策 118
五、 社會融資規模與貨幣供應量應成為互補關係 122
六、 “農民荒”加重糧食安全堪憂 128
七、 日本對“三農”問題解決的啟迪意義 133
第六章 特朗普“以退為進”的全球戰略與中國制衡策略 137
一、 在全球減稅浪潮中研究我國綜合減稅降費方案 137
二、 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及中國的機遇 140
三、特朗普去金融監管化改革的應對之策 143
四、 儘快研究反制美貿易戰的“非常規性策略” 146
五、 中國可“分票倉”應對美國貿易摩擦 149
六、 美國“毒丸條款”對中國影響及應對策略 153
七、 從美國工商界視角看中美貿易摩擦中的“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