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理論

金融創新理論,金融創新是一種需求誘發的利潤驅動的金融現象的理論。不僅僅是一種新的金融產品或服務的發明與創造,更重要的是它的產生能給人們帶來豐厚的利潤。正因如此,金融創新受到人們普遍的認同、歡迎,是國際界鍥而不捨的追求。然而,迄今為止金融創新在實踐中仍沒有創造出一套獨立完整的理論體系。目前,金融經濟學家多用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個體經濟學理論,來分析新金融工具的誕生和金融企業努力創新的進程。1983年,W.L. 西爾伯就指出,金融創新是為了抵禦抑制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外部因素而產生的。而金融活動各種制約因素,又依據其來源和形式可以劃分為:政府管制和稅收政策的變化; 消費品價格和金融資產價格水平等外部環境的變化;由於供給和需求要素的變化導致整個市場的變化。其中供給要素的變化,多是指技術進步和競爭加劇對金融機構風險和成本的影響; 需求要素的變化,則是指投資者對資金流動性、風險的態度、交易成本及融資渠道的變化等。

在諸多對金融創新產生與發展有所建樹的金融經濟學家中,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注重分析推動金融創新進程的制約因素,而不是研究金融創新的經濟學原理。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論述有: E. J·凱恩1984年對管制與技術的論述、M. H·米勒1986年對稅收與技術的論述以及S. L·格林鮑姆和B·希金斯1983年對提高實際收入與周期利率的論述等。另一學派則側重對金融創新過程決定因素及發展動力的研究。這方面的主要代表論著有: M·貝霍爾曼和西伯爾1977年、A.W·薩姆茲在1986年對創新的產生的原因及結果的分析,西伯爾1983年、克羅斯1986年和J.D·芬納蒂1988年對新金融工具、市場和技術的分類研究及其產生淵源、目的、意義等方面的分析。以上這些分析研究表明,金融管制在金融創新的初始階段是至關重要的,技術進步則是創新的推動器,其重要性貫穿金融創新的全過程。儘管稅收對創新也相當重要,但具有選擇性和暫時性的特點。總之,金融創新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結果。而許多在金融創新初期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對其後期的發展常常並不很重要。
按照上述理論,金融創新在美國的產生與發展,可以按其產生的淵源及主要貢獻劃分為三個階段:①1965~1972年,美國出現金融創新的第一次浪潮。在此期間,美國消費品價格急劇上升,利率的劇烈波動,加之嚴格的利率管制使巨額儲蓄和金融交易的收益銳減,甚至出現虧損。金融機構和證券業都急需用一種易變現的、反映市場利率的債權形式,來抵禦通貨膨脹和利率上漲所帶來的風險。在這種需求的推動下,新的金融產品應運而生了。紐約的花旗銀行率先推出了 “可轉讓存單”(CD),接著美國證券業推出了 “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Money Market MutualFunds),為廣大儲蓄者購買國庫券提供了便利,其收益率還高於可轉讓存單。為了與銀行和證券業展開競爭,美國的保險業也大力開設了新的保險品種,如 “綜合人壽保險” (Universal Life Policy) 和 “可變壽險保單” (Variable Life Policy) 等。與此同時,這一浪潮不久又波及歐洲大陸,倫敦的歐洲貨幣市場和歐洲債券市場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②1973~1982年,是金融創新的第二次浪潮。在70年代,石油危機的衝擊、戰後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和前所未有的高利率及利率波動等,使美國的經濟和股票市場陷入了長達十年之久的停滯狀態。然而,金融創新的步伐並沒有因此而停止,金融市場的劇烈變動反而促進了新金融產品的誕生。金融資產期貨和期權就是這一時期最主要的創新品種。隨著各種國債期貨和股票期權的發展,金融期貨市場就像商品期貨市場一樣迅速發展起來,而個人儲蓄的增加和共同基金的建立,是促進新興市場的發展不可忽略的力量。美國監管當局面對證券市場的資金爭奪,為改變銀行業務下降、利率下降的狀況,於1982年取消了對銀行利率的限制。緊接著各種與存款相匹配的 “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和“浮動利率票據”相繼問世。此外,銀行界還開始涉足證券業,憑藉證券市場來發行次級債券,並對抵押貸款開始證券化的償試。而電子信息技術的普及與套用,更為銀行擴展信用卡業務、現金管理業務、聯通賬戶業務和自動取款業務等,開闢了廣闊的天地。③1982年至今是金融創新的第三次浪。美國自1982年以來,技術革新、通貨膨脹壓力和規避金融管制等,已不再是金融創新的決定因素,新的動力來自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和產業收購兼併的浪潮。1983~1987年,美國股票市場價格暴漲,促使證券業推出了 “股票指數期貨”等新品種,以消除價格波動風險,實現套期保值獲取利潤的目的。伴隨著80年代以收購為主的企業兼併收購浪潮,發行高收益高風險的債券成為收購活動的主要融資渠道,這種運作方式即人們所熟知的槓桿收購 (LBO) 和垃圾債券 (junk bonds)。而這些新金融產品也促進了投資銀行的發展和壯大。
目前,美國一些大的銀行,如摩根銀行已成功地轉向投資銀行業務,而擺脫管制對銀行業務範圍和地域等多種限制。然而,對一些區域性中小銀行來說,存款工具的創新成本過高,抵押貸款證券化雖節省了資本金但收益微薄,因此這類銀行的創新的產品不多。由於美國投資銀行開闢了許多新的金融市場工具,如商業票據、垃圾債券等,與商業銀行在短期和定期資產組合上層開激烈的競爭,迫使商業銀行涉足自己以前不熟悉的非銀行業務,結果導致銀行在整個金融市場的份額和利潤呈下降趨勢。而一些大的國民銀行,則開始憑藉證券化來改善自己的資產組合和資本結構,並走上了兼併改組的道路。較著名的銀行併購活動有: 漢華與製造銀行、漢諾佛與美國太平洋證券、美國國民銀行與美洲銀行兼併等。因此,在第三次浪潮中,金融創新正從金融工具、市場和服務的創新,轉向金融制度和金融調控的創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