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撈,取自“都撈”諧音,意為撈財、撈福、撈運,討個大口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華豆撈店
- 別名:都撈
- 吃法:類似於我們傳統吃的火鍋
- 原料:清淡湯料、海鮮
- 是否含防腐劑:否
豆撈簡介,豆撈由來,
豆撈簡介
豆撈的吃法類似於我們傳統吃的火鍋,沿襲涮、撈吃法。
豆撈與傳統火鍋的區別在於: 1、豆撈以清淡湯料、海鮮(豆撈特色:鮮蝦滑、鮮魚滑、鮮牛滑等滑類)和豆撈醬油為主,更符合當今我們對養生的追求。火鍋以辛辣刺激和牛羊肉為主; 2、豆撈都是單人單鍋的吃法,更講究衛生。火鍋以大鍋為主,更具有人情味。 一位飲食專家說,用撈(漏勺)來品嘗火鍋即講究衛生又能吃出文化特色。既是女人的“美容院”,又是男人的“加油站”! 如今,豆撈已在全國盛行起來,更多人吃的是一種檔次感,因為一般來說豆撈店裝修豪華,服務周到。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豆撈可謂是“奢侈”消費!
豆撈由來
傳說,明末清初,有位澳門商人金嘉少年時代曾一貧如洗,但他為人厚道,經常傾其所有幫助貧困的人們。商人金嘉的樂善好施捨感動了上天,灶王神仙下凡賜給他一個神奇的銅鼎,銅鼎有取之不盡的山珍海味,商人金嘉就帶著銅鼎讓很多貧困的人們來取食,因為人多都圍著銅鼎向銅鼎里撈食物,凡是撈過食物的人,都得到了好運。後來大家給銅鼎取名“都撈”,後來讓幾個惡霸知道了此事,密謀要搶銅鼎,在搶奪時,銅鼎落地摔碎變成了碎片。商人金嘉慌忙中抓住了銅鼎的一塊碎片,回到家裡卻變成一個金光燦燦的金豆子。豆子放在米缸,米漲滿,放在油壺,油漲滿。後來商人開了一家酒店救濟眾人,讓大家都能撈到好運、好福氣。酒店名曰:“豆撈”。“豆撈”就這樣流傳至今。 “豆撈”源於澳門,由於澳門地處東海暖流區,海產品豐富,澳門人將當地盛產的富饒海產品變換著多種不同的方式加工後置於鍋中涮煮以求口感變化,久而形成了豆撈火鍋的這種獨特吃法。“豆撈”一詞取自“都撈”的諧音,以“撈”字的口彩寄語發財旺運。意思是不僅撈得鍋中的丸、滑、海鮮,更能撈得到財氣、運氣。 專業的豆撈工坊【豆撈坊】(DOLAR SHOP)遴選鮮活海鮮和精品肉料,經手工上千次反覆捶打,漸生粘性,且彈性十足,微鍋涮煮後,口感脆、彈、爽、滑,回味不絕於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