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8年,設金花公社。
1959年,劃歸溫江地區。
1962年,劃歸雙流縣。
1983年,公社改鄉。
1992年,設金花橋街道。
1999年1月,劃歸武侯區。
2004年8月,撤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金花橋街道轄1個社區;金花、江安河、陸壩、永康、川西營、花龍門、九架車、馬家河、新苗、涼水井、文昌、金花橋11個行政村,下設3個居民小組,7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金花橋街道轄8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金花街28號。
地理環境
金花橋街道地處成都市武侯區西南部,三環路與外環路之間,東與
機投橋街道接壤,東南與
簇錦街道為鄰,南連
簇橋街道,西濱江安河,北接
青羊區蘇坡橋街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3千米,總面積15.8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金花橋街道轄區總人口6.26萬人。另有流動人口43738人。總人口中,男性30035人,女性32550人;14歲以下5808人,15~64歲54737人,65歲以上2040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
2011年,金花橋街道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長率3.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96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金花橋街道財政總收入4.4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億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0.9億元,增值稅1.6億元,企業所得稅0.7億元,個人所得稅0.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8%、1.3%、0.9%、1.7%。
工業
金花橋街道以鞋業、建築業為主。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職工3063人;工業總產值20.5億元,比上年增長32.2%。
商業
2011年末,金花橋街道有規模以上的商業網點9個,職工2萬人。
2011年,金花橋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4.5億元,比上年增長18.3%。
金融
2011年末,金花橋街道有5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金花橋街道有幼稚園21所,在園幼兒3928人,專任教師403人;其中公立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140人,專任教師8人;私立幼稚園20所,在園幼兒3788人,專任教師395人;國小8所,在校生9606人,專任教師443人(其中公立國小4所,在校生6405人,專任教師289人;私立民辦國小4所,在校生3201人,專任教師15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學校2所,在校生4543人,專任教師266人;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在校生6937人,專任教師341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
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成人中等專業學校2所;大專院校分校1所。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金花橋街道有公共圖書館(室)12個,藏書3.6萬餘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金花橋街道有各級各類
醫療衛生機構2個;病床17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7張。專業衛生人員338人,其中執業醫師151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註冊護士10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8.8萬人次,住院手術0.1萬台次,出院病人0.7萬人次。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金花橋街道100%的村和社區安裝了
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
社會保障
2011年,金花橋街道城鎮
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7戶,人數357人,支出99萬元,比上年減少2%,月人均231元,比上年增長15%;
城市醫療救助462人次,支出18.3萬元,比上年減少28%。
2011年,金花橋街道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1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5人。社會服務單位3個,床位407張。其中收養機構3個,床位407張。社區服務設施1個,其中社區服務站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2870元。
2011年,金花橋街道新增就業人員868人,有425名
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26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14人。
交通
金華橋街道有G4201過境。
歷史文化
金花橋街道因明朝在境內江安河上所建金花橋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