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花(苦苣苔科金紅岩桐屬植物)

金紅花(苦苣苔科金紅岩桐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紅花(學名:Chrysothemis pulchella (Donn ex Sims) Decne.)是苦苣苔科、金紅岩桐屬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全株高可達40厘米,莖黃綠色。略透明、四棱。葉對生,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質柔軟,略有光澤,;葉緣呈鋸齒狀。葉脈網狀,黃綠色。莖葉多汁。脆嫩易折。傘形花序,腋生。有花。萼片五枚,合生成五棱狀杯形,胭脂紅色。花長筒狀,花瓣五裂,半圓形。花瓣內側有數條放射狀的紅色條紋。花瓣背後著生有細長的絨毛,6-9個月開花。

金紅花原產美洲熱帶的特里尼選至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中國作為室內盆栽花卉已引種多年。喜高溫多濕,宜半陰,忌強光直射。喜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

金紅花株高矮適中,金花、紅警、紅葉,且花開不絕。觀賞期可長,為陽台、窗台和室內案頭擺設的理想盆花。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扦插,組培,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金紅花為多年生球根(肉質)草本植物。全株高約35-40厘米,莖黃綠色。略透明、呈四棱。葉對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5-23厘米,寬8-10厘米;葉質柔軟,略有光澤;葉緣呈鋸齒狀;葉面有短的糙毛。深棕綠色;葉背紫紅色。葉脈網狀,主脈分明、突出,黃綠色。莖葉多汁。脆嫩易折。
傘形花序,腋生。長8-10厘米,有花10餘朵。萼片5枚,合生成五棱狀杯形,頂端急尖,三齒狀,胭脂紅色。花長筒狀,花瓣五裂,半圓形。長2.5-3厘米。

生長環境

性喜高溫多濕且半蔭的環境,空氣濕度高則生長佳,乾燥空氣易導致葉片乾枯。忌強烈直射光,以置蔭蔽處接受50-60%的光照最佳。生育適溫白天為25-28℃,晚上15-18℃;冬季溫度8℃以下則易受凍,需保溫防護,尤其是寒潮襲擊。

分布範圍

金紅花原產美洲熱帶的特里尼選至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中國福建、台灣、廣東、香港、廣西和雲南等地作為室內盆栽花卉已引種多年。

生長習性

該種有休眠性。12月底至翌年3月上旬(在中國海南)為休眠期。3月初由地下扁球根萌芽,大球一次可發4-5棵苗。少則一棵。當生長至第2-4對葉時,就開始開花。直至休眠前結束。

繁殖方法

扦插

在溫室栽培中通常用扦插法繁殖。剪取長8-10厘米的帶頂尖的枝條,去掉下部2-3枚葉片,將其扦插在以粗沙為基質的插床上。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底溫20-25℃,粗沙中微潮,約3-4周可以生根。盆栽後經過2-3次摘心,促進分枝,並及時換盆,在春末至夏初可以生長成較豐滿的植株,開花後經人工授粉可以收到種子。

組培

取金紅花的頂芽和側芽,用洗衣粉溶液洗滌,自來水沖洗乾淨,在無菌條件下,用5酒精溶液浸漬-秒鐘,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4-8分鐘,無菌水沖洗4-5次,吸乾水份,然後將頂芽和側芽切成約1厘米的小段,葉片切成0.8平方厘米的小塊進行接種。分化培養基以MS為基本培養基,附加BA0.1-2.0毫克/升+NAA0.2毫克/升;生根培養基用MS附加NAA0.01-0.1毫克/升,白糖濃度為2-3%,粉狀瓊脂為0.2-0.5%,pH值5.8,以1千克/厘米高壓蒸氣滅菌20分鐘,接種後置於自然光照培養室培養。
頂芽和側芽作外植體,在MS+BA2.0+NAA0.2的培養基上,頂芽和側芽能誘導出穿。頂芽經20天培養誘導形成芽達100%,側芽誘導形成芽為75%,培養60天后側芽誘導形成芽提高到85%。

栽培技術

金紅花可用泥炭土或腐葉土加1/4的河沙或珍珠岩和少量農家肥配成的配養盆栽,花盆的直徑10-15厘米。旺盛生長的春夏秋三季,每2-3周施一次液體完全肥料。冬季氣溫低,可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這是應停止施肥。在中國華北地區,可全年在溫室你栽培。也可在夏季移除溫室,放在蔭棚下種植。中國華南地區可全年在蔭棚下或樹蔭下種植。
金紅花(苦苣苔科金紅岩桐屬植物)
金紅花 一帆/攝
金紅花喜半陰的環境,溫室栽培春夏要遮蔭50%左右,冬季不遮蔭。家庭可以放在室內靠前窗的明亮地方,或夏季放在陽台上其他高大植物的下部。越冬溫度應在13-16℃。

主要價值

金紅花葉大而肥厚,花色艷麗,是花期長的蔭生花卉,可套用在進行綠化、美化辦公室、會議室和居室等處。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