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藝術博物館

金石藝術博物館

金石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金石藝術博物館”)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望桐路梧桐山苗圃總場24號(望桐新路一號),是2015年1月國務院頒布《博物館條例》後,經省文物局核准登記的廣東地區首批非國有博物館。該館以收藏中國古代建築、庭院石雕為主的文物藏品,秉承“個人收藏,社會共享”的理念,達成傳承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主旨。是一家免票開放的非國有社會公益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石藝術博物館
  • 外文名稱:Goldstone Museum of Art
  • 類別:石刻專題類博物館
  • 地點:深圳市羅湖區望桐路梧桐山苗圃總場24號(望桐新路一號)
  •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
  • 開館時間:2016年10月1日
概況:,籌建過程:,展廳:,藏品:,重要展覽:,出版物:,學術研究:,文化募捐:,參觀感言:,

概況:

金石藝術博物館以收藏中國古代建築、庭院石雕著稱於粵港澳地區。展出的這些明清時期代表性石雕、石刻,覆蓋了中國新疆、內蒙、陝西、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西等地區,合計約300餘件。
金石藝術博物館位於深圳市區最大的森林公園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緊鄰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建築面積2860平方米。周邊古木參天,綠草如茵,環境優美。

籌建過程:

2006年6月,金石藝術博物館創始人吳強華先生在深圳市第二屆文博會上第一次展出了他收藏的部分古代建築、庭院石刻,在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表示:“願為中國古代石刻保護盡綿薄之力,希望能在深圳建立一座展陳中國古代石刻文化的專題博物館”。
2009年9月,為永久展出這批古代石刻,在深圳梧桐山苗圃總場原製冰廠舊址,租賃2241.60㎡的舊廠房。
2010年6月,成立深圳金石文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西方古幣收藏家王曉君女士出任執行董事。
2010年9月,由華南理工大學設計的金石藝術博物館開工奠基。
2010年12月,占地4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860平方米的金石藝術博物館主體建築歷時 3個月順利竣工。
2015年4月,成立深圳鮮卑文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籌辦申請成立深圳市金石藝術博物館。
2015年7月,深圳博物館原館長、研究館員楊耀林先生,出任籌辦中的金石古代藝術博物館首任館長。楊耀林先生現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深圳博物館、南山博物館、東莞博物館顧問,對大型博物館的管理及客家文化有資深研究。
2016年5月24日,中華文化促進會全國非國有博物館協作體,聘任吳強華先生為中華文化促進會全國非國有博物館協作體古代石刻專業委員會委員。
2016年8月14日,廣東省文物局粵文物函(2016)246號文批准深圳鮮卑文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申辦深圳市金石藝術博物館。
2016年9月14日,深圳市民政局正式頒發深圳市金石藝術博物館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2016年10月1日,金石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展廳:

功能區布局分為主展廳面積680平方米,精品展區80平方米,公共服務區面積1120平方米,會議室面積130平方米,辦公室面積160平方米,庫房面積100平方米。

藏品:

金石藝術博物館共展出300多件套以明清時期為主的古代建築、庭院石刻。分為民間建築雕刻、欄桿和牌坊石雕、宗教建築石雕、民俗石雕五個方面的內容,以《明清石雕藝術展》作為開館基本陳列。深圳考古研究所組織文物鑑定專家對300多件套文物展品進行鑑定結論認為: “該批文物主要為明清時期石雕、磚雕、陶塑等藝術珍品,總計叄百件套,均為民間徵集,保存狀況良好,具有較高的藝術、歷史、民俗價值和觀賞性,適合辦館需求,可填補我市博物館門類空白”。

重要展覽:

2008年6月14日至2008年7月31日,為配合深圳市中國文化遺產日活動,由深圳博物館主辦、吳強華先生提供全部藏品的《中國古代石刻藝術展》,在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成功舉辦,並獲得廣泛關注和好評。2008年8月4日,深圳博物館並向吳強華先生頒發榮譽證書。
2011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深圳博物館主辦、深圳金石文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協辦的《永遠的北朝-深圳博物館北朝石刻藝術展》再次隆重開展。時任全國政協委員、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主席、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先生出席了開幕式。展覽獲得社會的一致認同和廣泛好評。《羊城晚報》、《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和深圳電視台等媒體大量集中報導。展覽期間許多普通市民揮筆題詞留念,並提議深圳應該興建一座專題石刻博物館,將這批寶貴的文物永久留在深圳。應觀眾的要求,該展覽四次延期。由於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改造工程,展覽於2015年8月13日撤展,歷時四年有餘,期間參觀人次超過100餘萬人次。《永遠的北朝-深圳博物館北朝石刻藝術展》成為深圳博物館歷史上第一家為非國有文物收藏者提供的常設展。
期間深圳博物館先後舉辦了山西博物院的《法相莊嚴-山西博物院藏佛教造像珍品展》、山東青州博物館藏青州龍興寺《清新俊逸--青州龍興寺出土北朝佛教石刻珍品展》、四川博物院藏成都萬佛寺《四川南北朝隋唐佛教石刻文物展》、故宮博物院藏曲陽修德寺《中古佛教石刻藝術精品展》,一系列重量級石刻展的推出,有力的推動了深圳市民中國古代石刻藝術鑑賞氛圍的形成。

出版物:

經過五年的精心編撰,由趙超先生、吳強華先生主編的《永遠的北朝 : 深圳博物館北朝石刻藝術展》在2016年8月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書中收錄了四篇論文,分別是: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超先生的《北朝石床與石屏風——由深圳博物館“‘永遠的北朝’石刻藝術展”談起》;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裕群先生的《深圳博物館展陳的佛教石造像》;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美術史系教授鄭岩先生的《北朝葬具孝子圖的形式與意義》;
日本佛教大學黑田彰教授《關於深圳博物館展陳北魏石床的孝子傳圖——陽明本孝子傳的引用》。
本書還收錄了2011年5月18日至2015年8月13日“永遠的北朝—深圳博物館北朝石刻藝術展”展品及少量尚未公開展陳的100件藏品的圖錄,以公元4至公元6世紀的北朝時期遺物為主,也包括一些隋唐時期的遺物。
其中石刻遺物80件,主要包括圍屏石床等墓葬遺物、佛造像等佛教遺物以及零星的道教遺物。其中佛教遺物種類豐富,包括佛像、菩薩像和供養人像,佛頭、菩薩頭、力士頭和供養人頭,造像底座,造像碑,飛天,護法獅,佛塔段,舍利函及器物等。此部分內容編排首先按照上述分類進行,並在分類的基礎上分成北朝、隋唐兩段,各段內以時代早晚為序。
金銅佛像20件,直接分成北朝、隋唐兩段,各段內按照內容分類排序。
2017年8月24日,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2017版)”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正式發布。
《永遠的北朝》獲2017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排行榜第四名。
“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自2012年始已連續發布了六屆。該研究報告以海外圖書館系統收藏中文圖書的書目數據為基礎,追蹤以漢語言為載體、包含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內容的中文出版物在全球的流通軌跡,勾勒出中華文化在當今世界的傳播範圍。以中文圖書——這一中華文化標誌物——在全世界的文化地理分布情況來看,即當一個國家、地區的圖書館系統擁有中文圖書的數量越多,就意味著中華文化在這個國家、地區的影響力越大。同時,這種影響力的構成也包含思想價值、學術水平、作者知名度、出版機構品牌等各種因素的綜合考量。
《永遠的北朝-深圳博物館北朝石刻藝術展》
主 編:趙超 吳強華
出版發行:文物出版社
經 銷:新華書店
開 本:889mmx1194mm 1/16
印 張:18.375
版 次:2016年8月第一版
印 次:2016年8月第一次印刷
書 號:ISBN 978-7-5010-4653-9
定 價:380.00元
“每一位購書者,都是金石藝術博物館的資助人。”

學術研究:

2016年8月26日,由深圳博物館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主辦,金石藝術博物館、深圳金石文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協辦的《孝治天下:古代孝道文化與圖像藝術》學術報告會,在位於市民中心的深圳博物館二樓會議室舉行。報告會由深圳博物館館長、研究員葉楊先生親自主持,參加主題演講的三位嘉賓分別是來自日本佛教大學的著名漢學家黑田彰教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教授、深圳考古鑑定所所長任志錄先生,三位重量級專家分別就各自研究領域中有關孝文化與文物圖像之間的關係發表了精彩的觀點。
四年中六次專程來訪深圳的黑田彰先生髮言的主題是《董黯圖考》,主要觀點是:在《永遠的北朝-深圳博物館北朝石刻藝術展》中展出的孝子董黯(王寄)傳圖,是首次發現並僅存於中國大陸的董黯(王寄)傳圖,在此之前所知三個董黯(王寄)傳圖分別在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美國堪薩斯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美國維吉尼亞博物館,因此彌足珍貴。榜題與日本所傳陽明本《孝子傳》有精確的文獻對應關係,是前所未見的珍貴的資料,將為我們研究北朝孝子傳圖帶來全新的視角,具有不可估量的深遠意義。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許曉東女士、深圳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先生、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先生、深圳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楊傳耕先生、深圳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劉東先生、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炎先生、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副教授鄒清泉先生等深港兩地的相關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文化募捐:

2015年12月,深圳金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捐贈現金人民幣100萬元發起的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佛教文物專項基金成立。該基金會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佛教文物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的開展。

參觀感言:

石雕文化展示中國五千年的風采,讓人驕傲。
民族文化精髓,石刻藝術魁寶。
弘揚中國文化,振興民族精神。
光大中華文化,功德無量。
石刻精藝,氣象沉雄。
傳承歷史,功在千秋。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在時間與空間的交融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鮮活的生命力及精髓。
華夏五千年文化歷史悠久,意義重大值得世人觀賞。
古老的文化財富,應大力發掘並保護,以享大眾。
博大精深,嘆為觀止。功在當代,造福千秋。
為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驚嘆,應該好好保存。
中國藝術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更多像金石文化這樣的集體,為子孫後代留下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時間與空間的交融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鮮活的生命力及精髓。
民族文化之精粹,石刻藝術之瑰寶。------深圳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楊傳耕
北朝藝術文化的極其精彩之作,石床收藏為國內及世界之首,深表敬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超
此書質量之高令人驚嘆!先生此舉開藏界之先河,其意義多年後必充分顯現出來,值得銘記!------雅昌論壇雕刻造像版主楊衛民
展卷暢讀,無暇釋卷,一氣讀完,大受教益。------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池
非常感謝您為中國高古石刻造像藝術所做的努力和貢獻。《永遠的北朝》是一本高水準的學術專著,她將影響深遠!將永遠撼動著每一顆心!衷心祝福永遠璀璨的北朝藝術!------著名當代藝術家張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