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高速公路(金湖支線)

金馬高速公路

金湖支線一般指本詞條

金馬高速,即江蘇省淮安市金湖至馬壩高速公路。金馬高速公路起於331省道與332省道黎銅線的交叉附近處,順沿331、332省道金寶南線金湖城區南環線向西延伸,跨越寧淮一級公路後,與寧淮高速公路相銜接。全長23.347公里,寬28米,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20千米/小時。2010年8月,金馬高速開工建設,2013年12月28日正式建成通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馬高速公路
  • 主線全長:23.347公里
  • 工程概算:11.39億元
  • 設計時速:120km/h
基本概況,建設背景,建設過程,地位作用,相關事件,

基本概況

金馬高速工程起於金湖縣黎城鎮徐良村,向西南延伸,在盱眙馬壩鎮與寧淮高速公路銜接,途經金湖縣黎城鎮、戴樓鎮、盱眙縣馬壩鎮、黃花塘鎮。主線全長23.347公里(盱眙境內全長14.997公里),路基寬28米,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20km/h,工程概算11.39億元。 全線共設定互通立交2座,收費站2處(金湖西主線收費站,東陽立交匝道收費站),主線橋樑17座(其中4座為大橋,其餘為中、小橋),支線跨線橋7座,通道24道。

建設背景

金湖社會各界對高速公路的渴盼之情有其歷史原因。由於被白馬湖、高郵湖和寶應湖三面環繞,處於水網地區,建設公路的成本大、技術難度大,多年來,金湖的公路建設步伐較慢。而最讓金湖人引以為憾的是,在規劃、建設寧淮高速公路時的那次失之交臂。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張義貴回憶說:“本來是可以將寧淮高速路線位向東移,經過金湖縣。但當時省里考慮到如此一來穿過安徽天長縣的里程太長,協調難度比較大,因此選取了安徽天長縣在江蘇境內最窄的僅14公里的地方穿過。於是線位只能採取目前寧淮高速的形式,金湖縣因此失去了通高速公路的機會。”
此後,金湖成為淮安唯一和江蘇僅有的兩三個不通高速公路的縣。
2010年,省交通運輸廳決定開工建設省道331,這使得金湖縣城可以直接連線到寧連一級公路和寧淮高速。淮安市委市政府和金湖縣委縣政府緊抓機遇,積極向上爭取,最終將這條公路的建設標準從一級公路提升為高速公路,並定名“金馬高速”。金湖境內的第一條高速公路由此誕生。
這條精心打造3年多的高品質高速公路,雖然僅23.347公里長,卻是37萬金湖人期盼多年的一個“夢”。它實現了金湖境內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建設過程

2010年8月27日上午10時,金馬高速公路在金湖至馬壩高速公路與淮金公路交匯處舉行盛大開工典禮。金馬高速的開工建設,標誌著淮安市從此開啟“縣縣通高速”的新時代。至此,淮安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3.77公里,相當於德國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國領先水平。
金馬高速公路
2011年4月15日,金湖段項目部已完成路基和橋樑總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2011年5月10日,該工程總體完成累計產值4200萬元,累計完成占契約總造價的42%。全線路基工程施工均已進入96區第二層,路基總土方量74萬方,已完成約45萬方,完成量占總量的61%;橋樑工程基礎施工已全部完成,下部構造施工完成70%左右,上部預製箱梁等施工也陸續開展。
2011年11月7日上午,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梅正榮一行來淮安,視察在建的金(湖)馬(壩)高速公路工程,實地了解項目進展情況。據介紹,自2010年8月27日開工建設以來,建設、施工單位積極克服資金緊、拆遷難、桿線遷移滯後等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全力推進工程建設。截至11月7日,全線共完成投資3.8億元,三個路基標完成建安產值近1.2億元,占路基標契約工程總價的32.6%。
2011年11月21日下午,市長高雪坤帶領副市長蔡敦成、市政府秘書長竇立夫、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殷強、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姜筱卉及市相關機關單位負責人視察金馬高速公路進展情況。金湖縣委書記陶光輝、縣長肖進方,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張義貴、市交通建設處處長張睿等陪同調研。
2012年5月11日下午,省交通廳廳長游慶仲一行來金視察金馬高速公路建設進展情況,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史國君、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徐效文、金湖縣委書記肖進方、縣長龔曉琴等陪同調研。全線共完成投資50926萬元,完成實物工作量26500萬元,完成64%的路基土方、75%的鑽孔灌注樁、37%的箱梁、48%的立柱、79%的涵洞和88%的通道施工。
2012年8月6日,金馬高速金湖段工程即將進入路面施工階段。
2013年4月7日,金馬高速金湖段順利完成了瀝青下面層800米試驗段攤鋪。本次試驗段的鋪築是嚴格按照預先制定的首項工程施工方案要求,在省交通科學研究院、金馬高速總監辦和監理單位的全程指導下開展的。經檢測,施工質量、人員機械組合均滿足要求。該段瀝青下面層試驗段的順利鋪築,標誌著金馬高速金湖段路面工程瀝青面層施工進入實施階段,為該工程年底建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3年8月6日上午,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永安來淮調研金馬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情況,淮安市副市長唐道倫、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徐效文以及盱眙、金湖分管交通副縣長、交通運輸局長等陪同調研。金馬高速公路工程鑽孔樁、承台、系梁、立柱、墩台、蓋梁、現澆箱梁、橋面鋪裝均全部完成;防撞護欄完成94.3%;路面底基層完成98%;路面基層完成93.4%;瀝青封層完成88.3%;瀝青下面層完成88.2%;瀝青中面層開展試驗段試鋪。
2013年11月27日上午,市長曲福田來我縣視察金馬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情況。縣委書記肖進方,縣長龔曉琴等陪同視察。金馬高速工程已完成路基、瀝青下層和中面層施工,正在進行瀝青上面層施工,綠化、安保、收費系統調試等工程也進入掃尾階段,預計年底前建成通車。
金馬高速公路(金湖支線)
在金馬高速金湖收費站,曲福田說,儘管淮安的高速公路在全省密度很高,但有很多節點沒有接通,尤其是金湖還沒有接通高速。這次金湖的高速馬上要修通了,不僅是金湖,也是全市人民的喜事,是全市人民的願望。曲福田稱讚金馬高速公路建設者能夠攻堅克難、高效推進,在淮安交通建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3年12月28日,金馬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

地位作用

金馬高速的建成通車,結束了金湖境內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宣告金湖正式進入高速時代。金馬高速讓金湖真正融入南京一小時都市圈。
“荷花之都”是金湖的特色地域名片,生態環境美、湖鮮美食香是金湖特色旅遊資源,享有“滬寧後花園”之美譽,每年前來金湖賞荷品湖鮮的遊客人次以15%以上的速度遞增,2013年前來賞荷品湖鮮的遊客多達122.6萬人次。金馬高速的建成,讓金湖的生態休閒旅遊搭上了高速通道,大大方便長三角都市居民的假日游、自駕游,將有力推動金湖的生態旅遊產業化,早日把金湖建設成為綜合實力強、百姓滿意度高、生態環境美的“中國荷花之都”。尤為難得的是,金馬高速在設計上就充分考慮到金湖的地域色彩,根據“中國荷花之都”的地域名片,在金湖段設計了一個上跨的荷花造型的“荷花橋”,並在沿線規劃了一處萬畝荷花盪,做了一個可供停車的觀景平台,以方便沿途的客人經過荷花盪時停車觀賞。
金湖縣委書記肖進方把金馬高速形象地讚譽為開啟縣域發展高速時代的“三條路”:一是民生路,不僅僅是改善了金湖老百姓出行難的民生,而且是改善了淮安南三縣往長三角地區,特別是長三角最發達地區-上海的連線,使得金湖與上海的路徑更接近;二是強縣路,使金湖與南京、上海的距離更接近了,真正融入了南京的一小時都市圈,讓長三角都市圈的人能夠更為便捷的享受金湖的優質生態、優質農副產品;三是跨越發展的道路,使金湖在時間、空間上更能夠主動地融入到長三角發展,幫助金湖更好更快地實現淮安市委下達的“發展領先蘇北,水平比肩蘇中”目標。
金馬高速建成通車,圓了金湖人的高速公路夢,也打通了金湖充分發展的跨越之路,讓當地幹部民眾對未來發展有了新的期盼。

相關事件

高速為東陽城遺址讓路
最初規劃,金馬高速,要橫穿盱眙“秦漢東陽城遺址”的北部。為了保護古城,在考古專家們的建議下,高速往北挪了150米。誰知道開古城後,又發現了大量的古墓葬。這次要再“讓路”已無可能,於是,南京博物院和盱眙縣博物館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金馬高速(東陽段)沿線的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一共發掘了196座古墓。前不久,通過“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讓道東陽城遺址,金馬高速北挪150米
下了高速,眼前一片農田,路也變得坑窪起來。“這就是正在建的金馬高速。現在還在取土,做路基。”
沿路可以看到土夯實的牆,不經意,會以為是農民用來圍田的。“那是古東陽城的土城牆,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這個遺址,1982年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則斌說,最初,金馬高速規劃的路線,是在城牆內穿過,會把東陽城遺址攔腰砍斷。“不僅這樣,建設過程中,還會對城址產生破壞。”
如何才能做到,既保護了古城,又最小程度擾動地下文物呢?李則斌他們建議,把金馬高速,東陽段往北挪。最終,專家們的意見被採納,金馬高速東陽段,往北挪了150米,全線拉長,增加了一座橋樑,多了15萬方的石方,投資增加了2000多萬元,這才避開了古東陽城遺址區域。
又遇古墓群
共發掘196座古墓
不過,金馬高速開工後,就遭遇了墓葬群。“金馬高速已經沒法再改線路了,不然,就跑到安徽天長去了。”李則斌說。
之後,考古專家對這些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這次,我們一共發掘了196座古墓,除了20座是六朝、唐宋的外,其餘的都是漢代的。”李則斌說。據介紹,這些墓大多比較完好,沒有被盜過,出土了包括銅器、鐵器、漆器、玉器、石器、琉璃器、陶器等各類遺物2000餘件。
李則斌說,這次考古發掘,基本上可以還原當時古東陽城內居民們的生活。考古專家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時不論貧窮富貴,隨葬品有兩樣是不可少的,那就是銅鏡和鐵劍。
此次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一座長6.8米、寬3.9米、深3.2米的漢代夫妻合葬墓。在棺材蓋上,考古專家們發現了木刻星象圖,據介紹,它是江蘇省內迄今所見第二套完整的木刻星象圖。星象圖向內,這樣夫妻倆躺著的時候,正好可以看到。儘管已經2000多年過去,但這些星象圖依然清晰。仔細辨認,星象圖大致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兩隻鳳鳥穿梭迴環,而另一部分則是北斗七星等星象。木板上的圖,還略帶幾分抽象,其中的一塊木板上刻著一隻鳥,鳥的肚子裡有一個星球,似乎是太陽的形象。還有一幅則呈菱形,每個角上都有一個星球。這星象圖是乾什麼用的?有什麼寓意?李則斌說,這是一個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