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遺址第10號遺蹟是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沙遺址第10號遺蹟
- 館藏地點: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金沙遺址路2號
- 所屬年代:周
- 所屬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 所屬地區:四川成都
金沙遺址第10號遺蹟是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文物
金沙遺址第10號遺蹟是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文物該遺蹟年代為西周早中期,平面形狀大致呈圓形,器物分上下兩層放置。上層平放7根象牙;下層為銅器、玉器和陶器,計有銅器2件、玉器19件、陶器6件等。其中的一件平行四邊形玉器上,...
金沙遺址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蘇坡鄉金沙村,分布範圍約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距今約3200年—2600年)長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國的都邑。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沙遺址再現了古代蜀國輝煌。主體文化遺存的時代約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重要遺蹟有大型建築基址、...
中國文化遺產紀念雕塑位於金沙遺址博物館南大門至陳列館主通道旁,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烏木林位於金沙遺址博物館東南角,由金沙遺址以及成都地區出土的近百根巨型烏木組成組成的景觀。玉石之路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由大型玉石及若干小鵝卵石組成。 [12]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遺蹟館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遺蹟館位於博物館東部...
金沙遺址大樹根遺蹟 金沙遺址大樹根遺蹟原為一棵3000年前巨大的榕樹樹根,發現於摸底河邊,樹根涉及範圍達100餘平方米,直接反映出金沙時代當地樹木參天、植被繁茂的環境狀況。
遺蹟館建於金沙遺址考古挖掘現場之上,建築面積7588平方米,採取大跨度鋼結構,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遺址的完整性,這裡展現了中國迄今發現的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好、祭祀禮器埋藏最為豐富的古代遺存。景點介紹 您將在這裡感受古蜀王國頻繁、宏大的祭祀活動和璀璨而輝煌的古蜀文明,並近距離觀看考古挖掘實況。近距離實地觀看...
金沙遺址第8號遺蹟,是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遺蹟。該遺蹟年代為商晚至西周早期,平面呈圓形,面積約2平方米,坑內填土中拌有大量硃砂,遺物分五層擺放。出土文物共345件,其中金器45件、銅器93件,玉器194件、石器7件、象牙殘器3件、陶器3件。該遺蹟出土的金面具是目前中國發現的同時期保存最完整、體量最大的金...
金沙遺址第2號遺蹟 金沙遺址第2號遺蹟是四川省成都市境內的遺址。該遺蹟年代為春秋早期,平面形狀大致呈長條狀,面積300平方米,是一處宗教祭祀遺蹟。出土文物計有象牙1根、野豬獠牙上千枚、鹿角上千根、美石100餘件、玉器43件、銅器14件以及一些陶器。
金沙遺址第6號遺蹟 金沙遺址第6號遺蹟是四川成都境內遺蹟。該遺蹟年代為西周早中期,平面形狀為不規則長方形,面積達20平方米,器物分三層放置。出土文物共297件,包括金器15件、銅器105件、玉器121件、石器52件、骨器3件等。器物種類十分豐富,出土的雙色大玉璧、陽刻昆蟲紋玉牌等都是難得的文物精品。
金沙遺址第14號遺蹟 該遺蹟年代為西周早中期,面形狀近圓形,出土文物總計355件。計有金器41件、銅器4件、玉器307件、石器3件。該遺蹟出土器物以小玉璋、綠松石珠飾和金箔片等小型器物為主,沒有發現器型較大的器物,組合方式較為特殊。
該遺蹟年代為商代晚期,發現時已遭破壞,原形狀不詳。出土文物總計20件,其中石器18件、象牙器10件、獸骨1件、木條3件、陶器1件。出土文物中以石跪坐人像、石虎、石蛇、石璧等最為重要,尤其是石跪坐石人像與石虎出土時並置一處,虎口正對人的胸膛,其特殊的擺放形式可能具有特殊的宗教涵義。
金沙遺址第18號遺蹟 金沙遺址第18號遺蹟是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文物 該遺蹟年代為西周早中期,平面形狀呈長方形,由邊長為40厘米的9根方柱構成。柱間距南北向約1.9米,東西向約2.9米,面積約22平方米。推測原為一個長方形木結構的祭台。因歷時久遠,木柱已腐爛,現僅餘柱洞。
金沙遺址第1號遺蹟 該遺蹟年代為商晚至西周早期,平面呈長方形,發現時部分遭破壞。坑內器物分層擺放,上層堆積象牙,最長者近160厘米,從斷面觀察,象牙多達8層,放置極有規律。下層放置大量玉器、銅器和金器等。一號坑是金沙遺址祭祀區發現的形狀最規整、埋藏文物最集中的祭祀遺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