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鎮綜述
土地
其中水田1413畝,旱地3834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1.27畝。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496畝,總產量1657200千克,人均394.57千克。
農業
糧食作物中水稻1399畝,總產量513900千克;玉米3366畝,總產量524510千克;小麥2726畝,總產量405200千克;豆類作物767畝,總產量14614千克;其中夏收豆類567畝,總產量96830千克,芸豆47畝,總產量4000千克,產值3.5萬元。薯類作物131畝,總產量15000千克。蔬菜種植248畝,產量263500千克,水果713畝,總產量48300千克,總產值14萬元。其中蘋果133畝,總產量11300千克,總產值1.8萬元;柑橘、黃果233畝,總產量29100千克,總產值30萬元;芒果260畝,總產量750000千克,總產值60萬元,其他水果產值5萬元。
森林面積4859.3公頃,森林覆蓋率54.47%。年內義務植樹3.5萬株,退耕還林500畝,植樹10萬株。
畜牧
年末全鄉大牲畜存欄1671頭,出欄302頭,肉產量37.36噸。生豬存欄3874頭,出欄3788頭,肉產量384噸。山(綿)羊存欄7268隻,出欄2989隻,肉產量272噸。家禽存欄8914隻,出欄7435隻,肉產量12噸。蛋禽產量14噸,產值19.6萬元,蜂蜜產量4.5噸,產值4.5萬元,漁業產值7萬元。鄉內有鄉鎮企業總數和個體企業64個,從業人員90人,鄉鎮企業總收入14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00萬元,利稅總額15萬元。
農村收入
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69萬元,農村
經濟純收入5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8元。鄉財政總收入209.4萬元,財政支出178.3萬元。
基礎設施
鄉內有1個貿易集市,每月逢5、10日為街天,年交易額 40萬元。境內有公路163千米,5個村委會通汽車,其中區鄉公路50千米。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5萬元,報刊發行3.2萬份,函件3000件。全鄉擁有電話350台,其中機關事業單位18台,農村家庭322台,有通訊機站4座,輻射5個村委會,地面衛星接收機12座,電視覆蓋率85%。鄉內有一個文化站,圖書室一個,藏書量1500冊,其它娛樂場所2個。農村用電18萬千瓦時。
教育
鄉內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10所,其中完小3所,中國小教職員工83人。義務教育普及率100%,鞏固率97%。年內國中畢業76人,升入高中12人,考入大學14人。
醫療
鄉衛生院年內有病床10張,萬元以上的設備3台,衛生技術人員9人,專(兼)職防疫員6人,保健員6人,衛生員6人,全年門診9484人次,住院26人次,兒童預防接種467人次,預防接種率95%。
黨的建設
結合實施"三級聯創"和"雲嶺先鋒"工程,鄉黨委按照支部建設"五好"的要求,在工作中突出"一個原則、兩個重點、四條措施"。即:一個原則是"多換思想少換人"。按照"三培"原則,把年紀輕、文化高、辦事能力強的致富能手充實到村支部。兩個重點是"提高整體素質,發揮整體功能"。四條措施是:一是抓教育;二是抓優秀幹部的培養;三是抓制度建設;四是抓黨員表率作用的發揮。一方面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注重政治思想素質,注重工作能力,特別是致富能手的培養。另一方面嚴格按十六字方針,嚴把黨員入口關和質量關,注重培養和發展黨員。今年共發展新黨員了29名,新發展的黨員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下,其中致富能手15名,女黨員6名。現在,全鄉每18名農業人口中,就有1名黨員。健全和完善黨員目標管理考核制度,簽訂黨員雙目標管理責任書。2006年被省委組織部表彰為"五好"先進黨委。
圓滿召開鄉第九次黨代會。圓滿完成了鄉黨委、紀委換屆工作。實現了鄉黨委委員、紀委委員,鄉黨委書記、副書記、紀委書記的選舉換屆工作五個百分之百。
結構調整
按照"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農業發展思路,認真抓好"三農"工作,始終把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在抓好傳統產業穩產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其它產業,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種植業方面,立足我鄉乾熱河谷氣候優勢,建成了以金江村、江邊村的黃果、芒果產業和普勤村、羅玄村的核桃產業為典型的沿江水果基地、特色農業產品基地和乾果基地,年內在金江邑馬珍種植芒果300多畝,在江邊席草地種植芒果、黃果、柑橘300多畝,核桃改良嫁接20000頭。在養殖業方面,利用普勤村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山羊養殖。年內普勤村共引進優良山羊2195隻,黑山羊羊種15隻,建成初具規模的養羊基地。同時,在其它村不斷發展養豬、養雞等養殖業。三是加大勞務輸出力度。金江鄉山高坡陡,土地面積少,剩餘勞動力多,鄉黨委政府堅持"走出去,帶回來"的發展思路。2006年向廣東發達地區一次性輸出29人。目前全鄉外出打工人數共有648人,年收入達210萬元。全鄉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民民眾的收入日益增多,實現了該鄉的經濟穩步發展。
基礎設施
全鄉基本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視、通訊、通氣的基礎上,一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順利完成了長4800米的八厘母三面光水溝後續建設工程;完成了席草地移民區14條農田配套水渠建設工程,並且完成了270畝農田的撿石壘埂工程;完成了普勤村2500米的雲南恆三面光水溝、蓄水量為5100立方米的大水塘建設,新修了11個小水窖,維修了長5200米的人畜飲水管道,解決了人畜飲水困難,全鄉三面光水溝改造率達95%。二是公路建設。通過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完成了長25公里的拉美公路和長3.5公里的雲南恆公路,並對區鄉路、羅馬路、中江路進行了維修,實現了全鄉組組通路。三是到年底全鄉累計完成998口沼氣池,進一步解決農村能源短缺的問題,全鄉沼氣使用率達95%。四是實施陣地建設和通訊信息工程。完成了普勤村98戶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完善了普勤國小和村委會的辦公條件,投資20餘萬元實施完成了產構、江邊兩個村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
扶貧民政
年內全鄉在扶貧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重點實施完成了普勤村整村推進項目。實施了水利、公路、能源、通訊信息等基礎設施工程,以及培育了山羊養殖產業,投入資金達107萬元。小額信貸工作運轉正常,按時回收了2005年發放的200萬元的小額信貸扶貧資金,回收率達95%。2006年繼續投放了200萬元的小額信貸資金,覆蓋全鄉5個村委會,32個村民小組。完成了產構一組、江邊一組、羅玄二組的扶貧項目規劃編制和申報工作,目前正在組織實施。進一步落實扶貧結對掛鈎制度。繼續實行了鄉科級領導掛鈎一戶、兩名職工掛鈎一戶和村"兩委"班子掛鈎一戶的個人結隊幫扶制度,按照扶貧先扶智的原則,力所能及地為在校高中、大學生給予扶助。通過全鄉各級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金江鄉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十五"扶貧突出貢獻先進集體。
民政工作:進一步妥善安排受災民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年內共發放救災救濟款145900元;共安排救災大米70000斤,發放救災衣物3000袋。切實做好優撫對象的生活保障,在"八·一",春節期間組織慰問和召開座談會,及時足額兌現扶恤補助資金,把涉及優撫對象切身利益的規定落到實處,共發放6248元。做好低保、五保和農村特困戶救助工作,全鄉參加農村低保38戶,年內共發放14980元,補助醫療救助款6150元。認真組織好睏難黨員慰問活動,春節期間重點對全鄉困難戶進行走訪。認真開展殘疾人工作,在四月份成立了殘疾人協調工作委員會,並在九月份開展了殘疾人實用技能培訓,培訓人數達65人次。並結合"春雨行動"、"愛心輪助"等一系列活動,切實將殘疾人的權益維護好、保障好、扶助好。
生態建設
為了留住金江的青山綠水,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抓林政資源管理。鄉人民政府成立了林政管理領導小組,認真落實林政管理目標責任制,嚴格控制生活用柴的採伐,嚴厲打擊偷砍盜伐的行為,切實保住了森林資源。抓護林防火工作。大力宣傳《森林防火條例》、《森林法》,發放防火責任通知書1100份,不斷提高民眾防火意識,嚴格控制火源,全面落實護林防火責任制,實現連續11年無森林火災的佳績。退耕還林方面。到目前為止,全鄉共實施了退耕還林2048畝,為了鞏固好原有退耕還林項目,嚴保質量關,加強跟蹤管理,督促補植補種。
社會事業
大力開展科普活動,年內組織開展了4期500人次的科技培訓,重點是宣傳種植、養殖技術、病蟲害防治等農牧業和種植業技能方面的農村實用科技知識,農民民眾的科技意識明顯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不斷增強。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學質量。修建了金江中學的足球場,更換了部分桌椅;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函授學習,加強師資隊伍自身建設。紮實深入地開展了中小學生安全管理專項整治活動,實施了扶智助學工程,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全鄉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達100%,國中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98%,國中升學率達28%, 12名學生考入高中,14名學生考入大學。產構中心完小被區委、區政府授予"2006年度教育教學先進集體"光榮稱號。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工作。不斷加強醫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醫療水平。認真組織開展好每年兩次的兒童體檢、疫苗種植、婦檢,年內組織婦女體檢達365人次。繼續實施農戶自願參加、全區統籌、分級管理、多方籌資、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78%。年內共報銷47419.21元,為百姓解決了許多困難。嚴格執行計畫生育政策。全鄉計畫生育率達9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3‰,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有9戶。圓滿完成了區人民政府下達的各項指標,被評為全區計生工作一等獎。工、青、婦工作進展順利。每逢節日,以共青團、婦聯為牽頭,組織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文體活動,為豐富該鄉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活力。團委被團區委評為"五·四紅旗團委",江邊、羅玄"婦女之家"分別被評為區級、市級"優秀婦女之家"。
精神文明
一是開展了以"八榮八恥"為主題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並組織開展了專題演講比賽。倡導全鄉幹部民眾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熱愛家園。努力提高全鄉幹部民眾的道德水平。二是結合國家"2131"工程,成立了5支放映隊,以文化站牽頭定期到各村為老百姓放映各種題材的電影。並積極開展健康向上、催人奮進的文體活動,豐富了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鞏固"兩基"教育的成果,實施科技服務"三下鄉"活動,不斷提高全鄉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技文化水平。四是開展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堅持開展每年一次的"十星級文明戶"、"優秀黨員"、"致富能手"、"五好家庭"、"婦女之家"的評選活動。營造以愛國主義、團隊精神、明禮誠信、尊老愛幼等社會公德為標準的社會良好風氣。五是認真落實普法的各項工作。提高全鄉各級幹部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增強全鄉人民的法律意識。六是深入開展安全文明小區創建活動。進一步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加大公共場所綠化投入,進一步美化、淨化生活環境。七是提倡婚、喪事簡辦,倡導文明新風、移風易俗,使精神文明建設上了一個新台階。2006年我鄉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歷史人文
金江因地處金沙江畔而得名。1988年以前是七河區的金江公社,隨著行政區劃的改變,1988年成立白族自治鄉。這裡以白族居多,與其他民族聚居。金江鄉除漢、白族外,有納西、僳僳、普米等民族,納西文化、僳僳族風情文化、白族文化、普米文化、彝族摩梭文化等多種文化相互滲透與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由於金江地處邊遠,信息閉塞,豐富的民族歷史文化遺存有待開發。一是對鄉內歷史、交通要道、戰爭等遺址和古蹟進行調查;二是收集白族民間傳說,造冊成文學小傳;三是收集當地人們節日、生活方式、嫁娶、葬禮等民風民俗;四是對各歷史時期民歌、民謠、婚調、對歌、喪歌等民歌民謠收集整理成冊;五是對金江比較有代表性的白族小調-《唱曲子》進行收集、整理、編輯、錄製,邀請專家對其可行性考證,待時機成熟後逐級申報國家口傳和非物質遺產。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4236 |
男 | 2227 |
女 | 2009 |
家庭戶戶數 | 99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4098 |
家庭戶男 | 2115 |
家庭戶女 | 1983 |
0-14歲(總) | 1021 |
0-14歲男 | 510 |
0-14歲女 | 511 |
15-64歲(總) | 2916 |
15-64歲男 | 1575 |
15-64歲女 | 1341 |
65歲及以上(總) | 299 |
65歲及以上男 | 142 |
65歲及以上女 | 157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41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