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春遊》是宋代詞人秦觀(一說無名氏)所作的一首詞。上闋著重寫景,在寫景中滲透詞人縱情游賞的情致;下闋著重寫人,寫人縱情享樂以及隨之而來的悲哀,其中似有寄託。此詞雖是寫遊春,但充滿了低徊嘆息,詞人借景抒情,抒發了滿腔的憤懣和無奈。此詞採用賦體,語言明麗,感情真摯。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金明池①·春遊
瓊苑金池②,青門③紫陌④,似雪楊花⑤滿路。雲日淡、天低晝永⑥,過三點、兩點細雨。好花枝、半出牆頭,似悵望、芳草王孫何處。更水繞人家,橋當門巷,燕燕鶯鶯飛舞。
怎得東君長為主⑦,把綠鬢朱顏⑧,一時留住?佳人唱、金衣莫惜⑨,才子倒、玉山休訴⑩。況春來、倍覺傷心,念故國⑪情多,新年愁苦。縱寶馬嘶風,紅塵拂面,也則尋芳歸去。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金明池:詞牌明。又名《昆明池》。雙調一百二十字,仄韻。
②瓊苑:即瓊林苑。金池:即金明池。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云:“(金明)池在順天門街北。周圍約九里三十步,池西直徑七呈許。入池門內。南岸西去百餘步,有西北臨水殿,車駕臨幸,觀爭標、賜宴於此。”“瓊林苑在順天門大街,面北,與金明池相對。大門牙道,皆古松怪柏;兩旁有石榴園、櫻桃園之類。各有亭榭,多是酒家所占。”
③青門:漢代長安城門,這裡借指汴京城門。
④紫陌:京城郊野的道路。
⑤似雪楊花:形容柳絮飄飛似雪。
⑥晝永:白天漸長。
⑦“怎得”句:意謂希望春天長駐。東君,春神。
⑧綠鬢朱顏:指青春年華。
⑩“才子”句:形容才子們的醉態。語出《世說新語·容止》:嵇康酒醉,“若玉山之將崩”;李白《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
⑪故國:故園,家鄉。唐杜甫《上白帝城詩》:“取醉他鄉客,相逢故國人。”
白話譯文
從汴京順天門的瓊林苑到城外的金明池,似雪般的柳絮隨風飄卷,鋪滿路面。輕雲淡日,天幕低垂,白天漸長,間雜著三點兩點小雨。盛開的鮮花,一枝枝伸出了牆頭,惆悵地看著遠去的王孫公子。更有綠水繞著人家,小橋對著門庭里巷,燕子、黃鶯飛來飛去。
怎么讓春天長駐,把青春年華留住?美人唱曲助興,才子即使酩酊大醉了,也還不停地勸酒和飲酒。春天到了,卻覺得更加傷心,思念家鄉,雖是新年也愁苦。即使游賞金明池再怎么快樂,我也得回歸故鄉。
創作背景
《類編草堂詩餘》《草堂詩餘》、楊慎批《草堂詩餘》及明清多家選本均謂秦現作。《花草粹編》未著撰者,《全宋詞·淮海詞存目》以為無名氏詞。難以定論,故存疑。
按照北宋的習俗:“三月一日,州西側天門外,開金明池、瓊林苑,每日教習車駕上池儀范,雖禁從士庶許縱賞。”秦觀供職秘書時,曾於元祐七年(1092)三月上巳,與館閣同人游金明池、瓊林苑,賦有《西城宴集》詩二首,詞當作於同時,內容基本上都是寫實。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的特點是採用賦體,充分利用長調篇幅大、容量多的優勢,儘量鋪敘,盡情抒寫,結合風景的描繪寄寓身世之慨,筆觸細膩,委婉動人。
整個上闋好像展開一幅畫卷,從汴京的順天門一直鋪向金明池,上有輕雲淡日,穹窿一般的天宇;中有似雪楊花,隨風飄卷,間雜著三點兩點細雨,灑向京城的大道,灑向大道上的遊人。輕塵被細雨浥過,空氣分外顯得清新。而一枝鮮花伸出牆頭,綠茵似的芳草鋪滿長堤,風景格外優美。到了近郊,又只見水繞人家,橋當門巷。對對黃鶯、雙雙紫燕,在花叢間飛來飛去。詞人在描繪這些景物時並不是純客觀地摹寫,而是用多種手法加以襯托點染。第一是賦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感情,即擬人化。宋人沈義父《樂府指迷》說“作詞與作詩不同,縱是花卉之類,亦須略用情意,或要入閨房之意。”“如只直詠花卉,而不著些艷語,又不似詞家體例。”此詞所寫的“好花枝、半出牆頭,似悵望芳草王孫何處”便帶有“閨房之意”。花枝出牆,竟似美人一般,懷著惆悵之情,望著遠去的王孫公子,是花枝惹人,還是人惹花枝,幾乎難以分辯。第二是以動襯靜。瓊苑金池,青門紫陌,是具體的地點,雲、日、雨,是自然現象;揚花、花枝、芳草、水、橋、人家、門巷,也都是客觀存在的靜景。然而詞人卻說“似雪楊花滿路”、“過三點兩點細雨”、“好花枝、半出牆頭”,於是,這些靜止的景物都動起來了。至上闋結句“燕燕鶯鶯飛舞”,則更以禽鳥烘托花草,整個畫面充滿了生氣。第三是注意色彩的點染。如青、紫、似雪的楊花,已正面寫出三種顏色。至於“好花枝”當為紅色,芳草與水,當為綠色,這是暗寫。加上下半闋的“綠鬢朱顏”、“紅塵拂面”,遂呈現出一撮五彩繽紛的畫面。
下半闋轉入抒情。過片以問句形式,緊扣上半闋所寫之春景,轉折之中,意脈不斷。“怎得東君長為主,把綠鬢朱顏,一時留住?”一方面是表示對大好春光的一片留戀之情,一方面是抒發人生無常、青春難久的感慨。至此,整個詞情便由歡樂轉入縱酒聽歌,由縱酒聽歌再轉入悲傷愁苦,結句則宕開一筆,逗“歸歟”之嘆。起伏跌宕,宛轉曲折,把詞人一腔難言之隱表達得相當深刻。
春日郊遊,笨為賞心樂事。然而詞人逞足遊興之後,一股淡淡的哀愁卻不禁襲上心頭,流於筆底。詞人抒寫哀愁時有三點值得注意:一是在上半闋已設下伏筆。“似悵望、芳草王孫何處”,語出《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意本感愴,詞人融之入詞,且著以“悵望”二字,一股悲涼之氣已隱現於花草之間。至結尾“也則尋芳歸去”,便遙相呼應,構成一個藝術整體。二是以樂景襯衷情。清人王夫之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此詞上半闋著重寫樂景,下半闋著重寫哀情,“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訴”,寫美人唱情歌,才子飲美酒,樂則樂矣,然其中已有及時行樂的頹放思想,此以表面之樂襯內心之悲,所以下面“況春來”三句把“傷心”、“愁苦”傾泄出來。三是活用故實,滅盡痕跡。所謂故實,就是歷史故事或古人詩句。如“佳人唱、金衣莫惜”,是指唐人杜秋娘《金縷衣》,“才子倒、玉山休訴”,語出《世說新語·容止》和李白《襄陽歌》。詞人用這些故事來抒發感情表達思想,容易引起讀者的聯想,比用一般的語辭更有深度。
名家點評
明·李攀龍《草堂詩餘雋》卷一眉批:悵望何處,只在燕飛鶯舞中。評語:點綴春光,如雨花錯落。至佳人才子,共慶回春,猶令人神遊十二峰,為之玩不釋手。
明·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六:(好花枝二句)花神現身時分。(佳人二句)人生有幾韶光美,倒盡金尊拼醉眠。(怎得東君三句)朱淑真云:“願教青帝長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秦作曼聲,琳琅振耳。(《古今詞統》卷十六同此)
清·萬樹《詞律》卷二十:余渭詞中,有以上聲作平聲用者,人多不信。如此詞“兩點”二字,鑿然以上作平也。“雲日淡”以下,與“佳人唱”以下同。“過三點”句,即後“才子倒”句,比對自明。仲殊“天闊雲高”一首,前段云:“朱門掩,鶯聲猶軟。”後段云:“厭厭意,終羞人間。”“鶯聲”二字,即“兩點”二字,套用平也。人不知此義,見此句連甩五個仄聲,便以為難,而自以知者,又亂將去聲字填入,則拗而不葉律矣。歐公亦用“三點兩點雨霽”,注見《越溪春》。“為主”“為”字,讀作去聲,言為人作主也,若作平則拗,觀仲殊用“斗“字可見。“似悵望”九字,與“念故國”九字一氣,分豆不拘。按《辭彙》失收《夏雲峰》本調,而以仲殊《金明池》詞題曰《夏雲峰》,大誤。若不校正,不幾令學者名實相乖乎?
清·黃蘇《蓼園詞選》:前闋寫韶光婉媚,奕奕動人。次闋起處,“願朱顏留住”,意已感慨。至結句猶峻切,語意含蓄得妙。
近代·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金明池在長安東門外(按:此說誤),為春日裙屐踏青之地,煙波浩渺,弋人每於此獲鳧雁。上闋紀水邊風物,“花枝”二句景中帶情。下閿“寶馬”、“紅塵”,仍承上春遊之意,人樂而我悲,所思不見,惟惆悵獨歸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