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間化合物超塑性激活能微觀機制及m-k-δ關係的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孫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屬間化合物超塑性激活能微觀機制及m-k-δ關係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孫堅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 批准號:59671006
- 申請代碼:E0104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1997-01-01 至 1999-12-31
- 支持經費:11(萬元)
項目摘要
研究了Ti-Al、Ti3Al、Ni3Al和Ni3Si等金屬間化合物的超塑性行為和微觀機制;包括起始組織、變形溫度、應變速率對合金延伸率、流變應力和應變速率敏感指數的影響以及變形後顯微組織變化和表觀激活能的測定,結果表 明金屬間化合物超塑性變形的機制為:在較低溫度和較高應變速率下是以動態再結品為主主;而在較高溫度和較低應變速率下則是以晶界滑動為主,同時晶界的滑動受晶格擴散決定的晶內位錯運動所控制,因此熱變形態和冷軋態的起始組織有利於金屬間化合物超塑性的獲得以及超塑性變形溫度的降低,熱變形態TiAl合金在1050℃取得了570%超塑性指標,在800℃取得了533%低溫超塑性指標,冷軋態Ni3AL和Ni3Si在相對低的溫度下獲得較高的超塑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