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城牆護城河,亦稱為濠,是古時由人工挖鑿的,環繞整座城、皇宮、寺院等主要建築的壕溝,然後引水注入形成人工河,作為城牆的屏障,具有防禦作用,一方面維護城內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或動物的進入,這是古人在防禦手段上對水的妙用。金壇護城河歷史與城牆的發展是緊密聯繫的。明嘉靖年間,時任知縣趙圭對原來的土城牆進行了改建,以磚石砌城牆,以抵禦戰禍。並且在城河南北兩端設定水關,南為會龍關,位於宏化門與興元門之間;北為會潮關,位於拱辰門與揚武門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壇城牆護城河
- 所屬年代:唐-清
文物特徵
明中葉,金壇城內還沒有河道。萬曆年間,張翰沖任知縣時引運河(即現在的丹金溧漕河)至城內。丹金漕河流經北水關,穿城3里,從南水關繞向城南郊老鴉塘(今愚池公園旁),流向溧陽縣。縣城通向縣境各鄉鎮要道處設6門。城河南北兩端辟水關。水關上設4間架兩間房,正面敞開,內架絞盤以鐵索牽引木柵欄,開閉關閘,設崗守衛。至此,金壇城形成六城門、兩水關、兩座橋(南新橋、北新橋)的格局。明萬曆九年(1581年)北水關稱“會潮關”,南水關稱“會龍關”。現護城河已不完全存在,與城牆相伴的僅存華羅庚公園內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