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往事》一書講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在政治與軍事較量之外,中日兩國之間發生的金融爭奪戰。
本書以小說這一文學形式,回溯日軍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前夕,中國金融界的仁人志士為保衛民族資本、祖國經濟所做的英勇抗爭。深度透視了當時政治局勢背後的經濟線索,展示真實世界和金融現象的互動反應,運用文學手法剖析金融殿堂之神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城往事
- 作者:斯培森
- 作品出處: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5月1日
- 開本:16 開
- 定價:48 元
- 頁數:396 頁
- 類別:小說,歷史,文學
- ISBN:9787214153463
內容梗概,角色介紹,創作過程,點評鑑賞,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1931年,上海作為全球第五大都市,是中國經濟命脈和中央財稅收入的核心所在。金融天才李傑華從美歸國,與勸漏多上海金融大鱷約戰棉花期貨,一舉成名,並結識了一幫亦敵亦友的金融界人士。李傑華的才幹引起了中日雙方高層的注意。為了民族大義,李傑華被委以 “上海金融專員”之職,中方高層與他都希望能用專業金融技術扭轉中國瀕臨破敗的經濟局勢。同時,日本派出另一位頂尖高手與之對戰,歷經期貨、股票、地產、貴金屬、外匯、國債六場大戰。兩人既棋逢對手,惺惺相惜;又勢若水火,不共戴天。
李傑華,金融天才,堅信正義的手段才能最終獲得成功。與敵人幾番鬥智鬥勇,不按常理出牌的他幾乎次次險中求勝,但也曾遭遇錐心之痛。最終為了民族大義,捨棄小我的堅持,肩負重任,同仇敵愾。
上杉英敏,生於日本顯赫家庭,日方對華經濟戰的主力。帶著上杉家族的光環與期望,英敏不允許自己失敗,也不能忍受庸碌者的嘲笑。最終,這個尚智不尚武的精英,卻選擇了向暴力、詭計妥協。
劉名棟,傑華摯友,英武之士。堅守一位朋友的職責,永遠支虹舉愚持、幫助傑華,甚至無懼失去生命的危險。
小島清芳,又或是蕭清芳,一個既可憐又可恨的女人。她玩弄男人於鼓掌間,卻得不到真愛;她被日本人欺凌、教育,卻最終痛恨中國人、幫助日本人。她的 軟肋是親情,卻最終親手扼殺掉血緣關聯。
2007年動筆,2012年完成初稿,約50萬字,取名《非攻》。
2012年,開始在《深圳特區報》上連載,反響熱烈。
2015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改名為《金城往事》,文字修改、刪節至30萬字,突出了中日金融戰這一主線,強化人物塑造。
作者祖父斯繼唐關於三十年代中日金融戰的評論。
斯培森告訴記者,在書中,數場金融大戰都體現了經濟爭雄阿奪的波譎雲詭,而“風險”與“時局”促成了小說里難以預料卻又情理之中的智力爭奪。“這些故事多是源於真人真事,一部分取自祖父對我的傳教,一部分取自從業經驗,還有一些則來自中外金融大事件。”
祖父斯繼唐曾分析了多國經濟情報,給自己的小說創作提供了源泉, 斯培森說,《金城往事》書中的5幅檔案影印稿,便是斯繼唐對戰時中日經濟的研究分析,“祖父的言傳身教和他當初留下來的珍貴史料為我的創作提供了極大幫助,比如他帶回來的日本上世紀30年代平凡社出版的《大百科全書》,成為還原當時日本社會生活的必備工具書。”
“在中國,與武力戰同時進行著的中日貨幣戰,是劃時代的大事件,是值得我們在貨幣史上大書特書的。”這句由斯繼唐寫於1939年,談及“中日貨幣戰”的評論被印在了《金城往事》的封面上。“我的祖父斯繼唐是上世紀30年代留日研究生,在斷企歸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前夕回國,任職上海金城銀行總行調查室主任,主要收集和分析日本及東亞各國經濟情報。”作者斯培森在與嘉賓的對話中分享道,“所以‘金城’指的是上海,‘往事’中有家事、國事、天霉達淚下事。”斯培森說,《金城往事》是以中日關係為時代背景,以其從小耳濡目染的人物、事件為創造原型,同時加入了歷史、商戰等文學元素。
斯培森,70後。生於浙江諸暨名望之族,成長在深圳的經濟浪潮中。
他曾在“金城”之中,歷任銀行、證券公司中高層,親身體味改革開放激盪年代。而立之年,一切歸零,以全新視角體驗人生。
作者祖父斯繼唐,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生,學習金融和考古。1937年回國,任上海金城銀行總行頸奔恥乎調查室主任,主要收集和分析日本及東亞各國經濟情報。和店殼套本書以中日關係為時代背景,以作者祖父斯繼唐和耳濡目染的人物和事件為原型,再現了民國時期對日金融戰爭的歷歷往事。
作者簡介
斯培森,70後。生於浙江諸暨名望之族,成長在深圳的經濟浪潮中。
他曾在“金城”之中,歷任銀行、證券公司中高層,親身體味改革開放激盪年代。而立之年,一切歸零,以全新視角體驗人生。
作者祖父斯繼唐,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生,學習金融和考古。1937年回國,任上海金城銀行總行調查室主任,主要收集和分析日本及東亞各國經濟情報。本書以中日關係為時代背景,以作者祖父斯繼唐和耳濡目染的人物和事件為原型,再現了民國時期對日金融戰爭的歷歷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