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斌(礦山安全專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元斌(1926~1998),河南固始人,畢業於中國礦業學院,礦山安全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元斌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6年
  • 職業:礦山安全專家
個人簡介,生平軼事,

個人簡介

1951年畢業於中國礦業學院採煤系。1952年調任陽泉礦務局四礦通風區技術員,同年又調局從事瓦斯研究和治理工作。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我國研究和治理煤礦瓦斯的著名專家之一,為陽泉礦區的瓦斯治理做出突出貢獻。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獎。1984年,出任陽泉礦務局煤炭科學研究所所長。期間,於1984年和1986年分獲山西省和煤炭工業部“特等勞模”稱號,1985年4月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9年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系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優秀專家。
五十年代在我國首先進行了鄰近層瓦斯抽放獲得成功。提出了陽泉七尺煤層煤與瓦斯突出的預測模式攻防治措施。1985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撰有《陽泉煤礦K3石灰岩層的沼氣形成和儲氣構造》等論文,合編有《煤礦抽放瓦斯》。(《太行明珠·陽泉》有傳)

生平軼事

他,始終盯著明天
——記礦務局煤炭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金元斌
1983年5月,我國無煙煤故鄉———山城陽泉,微風輕拂,楊柳依依。
市賓館大樓,連日來賓客紛至,燈火輝煌。這裡,牽動著北京和大西洋彼岸事業的神經。來自英、法、聯邦德國三國從事煤礦瓦斯治理研究的專家們,正在興致勃勃地聽陽泉礦務局煤炭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金元斌介紹陽泉礦區煤層、K3石灰岩層的沼氣形勢、儲氣構造、湧出規律及抽放的辦法。
這些外國朋友是根據我國和“西歐經濟共同體”所簽訂的技術交流協定,遠涉重洋特地趕到陽泉的。五天的實地考察,他們對於我們在治理瓦斯方面所達到的水平感到吃驚,聽完金元斌的介紹,他們都是由衷地敬佩。一位專家霍地站起來,對金元斌說:“金先生,你是什麼時候獲得博士學位的?”金元斌回答:“朋友,我不是博士。”
是的,金元斌同志頭上沒有“博士”的桂冠。但是,他有一顆中國知識分子對黨、對社會主義祖國的赤子之心,懷著開發祖國煤炭事業的滿腔熾熱之情。憑著這些,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刻苦鑽研,勇於探索,不計較個人榮辱與得失,長年累月地下礦井,搞調查,做試驗。失敗了不氣餒,成功了不滿足,始終把目光盯著明天,把全部心血傾注到煤炭科研工作中,為治理陽泉礦區的瓦斯,為祖國煤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不愧是我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在“瓦斯”爆炸聲中受命
瓦斯”,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當它達到一定濃度時,遇明火就發生爆炸。一立方的瓦斯爆炸,體積將膨脹十幾倍,爆炸火焰燃燒溫度高度高達1850-2650度。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對煤礦工人的生命和國家的財產的危害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人們常常把“瓦斯”爆炸和破壞、死亡聯繫在一起。陽泉煤礦是全國有名的超級瓦斯礦(即高沼氣礦)。1952年1月8日,四礦東北大巷發生瓦斯爆炸。死傷慘重,經濟損失達48000多元。使當時原煤產量占全局一半左右的四礦,完全陷於停產狀態。
為了治理瓦斯,1953年5月,燃料部煤炭管理總局領導和陽泉礦務局黨政領導一起開會,進行專題研究,商討治理的辦法,最後決定成立陽泉礦務局瓦斯研究委員會,下設研究小組,任命金元斌擔任組長,負責治理瓦斯的科研工作。
當時,金元斌年僅27歲,參加工作不到兩年。人們議論紛紛,懷疑這個氣質文弱,滿臉書生氣的年輕人,能治服了陽泉煤礦的“氣老虎”?
血與火的考驗
1956年春節,燃料部部長陳郁同志來到陽泉煤礦。他隨同陳郁同志走訪職工家庭,查看生產情況。在四礦井下陳郁部長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陽泉的瓦斯一定要解決,用什麼辦法你來想,要錢,要設備我解決。”
聽著老部長的話,金元斌的心理好像燃起了一團火,產生了一股強大的推動力。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老話,要理解它的真諦,卻需要恆心和毅力。
金元斌和瓦斯小組的同志一起重新分析驗證了以前的結論和幾次失敗的教訓。利用邊開採邊抽放的方法,先後在上部四尺煤層未開採和已開採的兩個丈八煤層進行試驗,發現前者噸煤瓦斯湧出量在四十立方米以上,後者只有八點四立方米。因而肯定丈八煤層的瓦斯主要是來自四尺煤層。
金元斌想,要解放丈八煤層的瓦斯問題,上部的四尺煤必須超前開採。於是,他大膽提出了改變以往開採程式,超前開採四尺煤的建議。這一試驗取得了成功,使陽泉四尺煤因瓦斯過大而停產近兩年的兩個工作面恢復了生產。
隨著開採程式的改變,丈八煤層的瓦斯解決了,四尺煤層的瓦斯又成了難題。新的矛盾出現必須用新方法去解決。
為了從地表探測瓦斯,金元斌數九寒天登上海拔一千多米以上的高山,和鑽探隊的同志進行打鑽試驗,凜烈的寒風吹得人手伸不直,眼睜不開,可他照樣盯班測量,一連幾天不下山。
為了掌握頂板尾巷工作面采空後,岩層移動和塌落情況,他冒著岩石不斷塌落的危險,深入采空的尾巷,觀測岩石裂隙的寬度和岩石移傾角度,碎石砸在頭頂安全帽上乒桌球乓,他全然不顧。
在坑口利用瓦斯進行加溫試驗,點火是一項很危險的工作,他總是把別人推到後面,自己親自點燃瓦斯噴頭。
科學的果實,成熟於心血的澆灌。金元斌同志辛勤的汗水,迎來了收穫的季節。從1956年到1958年,他不僅首先摸清了四尺煤層的瓦斯主要來源於岩石和鄰近煤層,還連續進行了四尺煤層頂板鑽孔、地面鑽孔和頂板岩石尾巷抽放鄰近層瓦斯的三項重大試驗,都獲得了成功。
1959年,煤炭部在陽泉礦務局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對於超前開採四尺煤的方法給予了高度評價,而後在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煤炭瓦斯的抽放》和國家科委的《科學技術研究報告》中,都進行了充分的肯定。
還有頂板鑽孔抽放鄰近層瓦斯,不僅在我國是首例,而且在世界上也只有蘇聯做過這種試驗。這種抽放方法,立刻在陽泉煤礦普遍推行,在全國同類煤礦中也迅速推廣開來。還曾作為我國對外技術交流項目作了介紹,受到許多外國專家們的重視。當時在世界煤炭生產影響較大的雜誌--蘇聯的《煤》和蘇聯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工業》一書中都作了專題介紹,並選入蘇聯1959年的《礦業百科全書》。
沒有功夫嘆息
科學的道路是崎嶇的。人沿著陡峭的山路登攀,就會遇到坎坷。
正當他專心研究瓦斯突出原因的時候,一場“浩劫”像瓦斯突出一樣降臨到社會,“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金元斌很快成為“眾矢之的”,從大字報到批判會,他被打成“反動技術權威”。科技處撤銷,一道命令把他從一礦調回,莫名其妙地宣布他成了“中統特務”。從此,他被關進了牛棚。
挨批、挨斗、逼供信、交代材料,還有侮辱人格和肉體的謾罵、毒打,接踵而來。他的眼睛曾患急性青光炎做過一次手術,這時,又轉化成白內障。更使他傷心的是本來兩眼什麼也看不見了,不但不讓治療,女兒送來衣物,還要嚴格檢查,一件件,一點點的翻騰。身體被摧殘,人格被侮辱,金元斌難以忍受了……
1972年,牛棚撤除,金元斌要被釋放。有人向他當面宣布:你雖然可以出去了,但你還有問題。出去後,要進一步檢查認識,好好改造。金元斌想了想說:“行,行,只要允許我治瓦斯怎么都行。”
是的,金元斌沒有埋怨命運的不公平,決心要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就在他拿著放大鏡工作的3個月中,一天也歇不住,組織人員,對全局發生瓦斯突出的礦井一一進行勘察,察看煤層結構,測定煤的硬度,檢驗瓦斯放散初速度。經過對24個採區和回採工作面的調查研究,在搞清瓦斯突出的機理的基礎上,金元斌和同志們總結出陽泉七尺煤層與瓦斯突出的經驗公式:△P-0.45f3>1,即瓦斯放散初速度,減零點四五乘以軟煤硬度的三次方大於一時,煤與瓦斯可能突出。經過驗證,準確率達到70%至81%。隨後,他又對瓦斯突出的區域進行煤層鑽孔卸壓排放瓦斯試驗,取得成功,終於制服了瓦斯突出。
1976年6月,煤炭部在河南召開瓦斯研究會議。當時,金元斌的愛人高廣民病得很厲害,但他還是參加了會議。會議期間,女兒突然打電報催他回家。可是當他趕到家,愛人已閉上了眼睛。他難過極了,悲痛的淚水勾起了他一樁樁往事。
他,出生在河南省大別山區的固始縣。1951年,他從中國天津礦業學院畢業後,就來了陽泉,隔了兩年全家也來了陽泉,母親和父親於1960年和1968年相繼離開了他。他都是當天料理後事,第二天就上班工作。妻子長期患高血壓,1973年得了腦血栓,引起半身不遂,成了半癱,他沒能拿出一天的時間照顧她。三位親人辭去了,他第一次感到自己沒有盡到做兒子的孝道,做丈夫的義務。沉痛之際,他喃喃自問:“人都去了,悲痛還頂什麼用。”事隔三天,同志們見他又在辦公室忙開了。
隨著綜采機械的採用,產量提高,瓦斯湧出量也猛增。鑽孔抽發鄰近是瓦斯,遠遠不能適應綜采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金元斌同志組織技術人員進行頂板岩巷抽放鄰上層瓦斯和抽放煤層自向瓦斯的研究。1982年10月,這項研究取得了成功,僅以1104工作面八個月的生產為例,採用頂板岩巷抽放後,解除了瓦斯對綜采生產的束縛,為國家淨增效益達71萬元。經有關部門鑑定,此項研究具有國內先進水平。
1979年,金元斌徹底平反了:1982年,“四喜臨門”:山西省政府授予他高級工程師,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分到了寬敞的新住宅,並當選為陽泉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1983年,他榮獲陽泉市、礦務局“勞模標兵”和煤炭部“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有人對他說:“事業、名利雙豐收,該激流勇退了。”也有人說:“年近花甲的人,奔波了大半輩子,該歇腳了。”功成身退,這是古往今來許多“賢明”人士明智的做法,金元斌同志卻不這樣想。
他說:“人不應當盯著昨天的足跡,而應當永遠朝著明天。” (本報記者 鄭暉 李文生)(刊於1984年6月9日《陽泉報》,節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