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思維——探尋生命覺醒之旅》是202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玉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量子思維——探尋生命覺醒之旅
- 作者:王玉星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 ISBN:978730261583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量子思維——探尋生命覺醒之旅》把生命、意識乃至社會進化史當作一個覺醒過程,以東西方結合的特殊視角,採用“從頂向底”、從框架到元素的解題思路,通過集物質、能量和信息三位一體的因應概念,導出生物慣性、自適應等生命原始機制,進而解析出意識具有感覺、注意和比對三個核心組成要素;隨後將記憶、情感等因素從意識的核心組成要素中剝離出去,並將人類智慧活動歸結為“分辨意識”和“工具意識”等。用一些集合級元素的產生機制和集合之間的關係,摸索生命和意識的來龍去脈。
《量子思維——探尋生命覺醒之旅》像是一部關於對生命和智慧溯源的假說,所提出的觀點和問題導向,以及鮮有的解剖方法和令人深刻聯想的亮點,對普及知識、啟迪思維應有意外之驚喜與裨益,可作為廣大讀者了解和探尋生命機制的讀物。
圖書目錄
第1章 道在何方 1
1.1 難在哪裡 2
1.1.1 研究對象特殊,原理錯綜複雜 2
1.1.2 涉及學科眾多,線索殘全不一 2
1.1.3 簡繁矛盾突出,信息熵減困難 3
1.2 錯在何處 4
1.2.1 道路上,有“單行線”之虞 4
1.2.2 方法上,“從底向頂”堆砌 5
1.2.3 誤以為人有一個“囫圇”靈魂 6
1.3 應該的路數 11
1.3.1 對於道路問題 11
1.3.2 對於方法問題 14
第2章 生命或如此萌發 16
2.1 基因還不是生命最原始的動因 17
2.2 最稱職的源頭是因應 18
2.2.1 因應是生命首發之端 18
2.2.2 關於因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問題 19
2.2.3 因應是締造生命之“祖先” 24
2.3 然後是“生物慣性” 26
2.3.1 “生物慣性”及特性 26
2.3.2 生物慣性決定生命總進程 33
2.4 當然少不了“生物阻尼” 34
2.4.1 “生物阻尼”的基本特性 35
2.4.2 生命及周圍事物都是因應、阻尼和慣性的綜合運動 35
第3章 光量子信息將節奏和時間載入生命 37
3.1 生命機器的授時系統——環境光照節奏 38
3.2 先是自然光助推了“生長節奏”的產生 38
3.3 生理時間和生物鐘亦在有規律的光照中發生 39
3.4 心理時間在繼承光照節律中發生 41
3.5 抹掉“地球味”,產生量子級物理時間 42
第4章 量子機制是生命的重要信息機制 46
4.1 邏輯上,只有量子機制方可勝任生命信息的處理 47
4.2 量子有什麼特性 48
4.3 量子級生物信息 50
4.4 生命中存在多種形式的量子信息 54
4.5 多種生命活動中蘊含著產生量子信息的潛力 56
4.6 理論界對生命中量子信息的存在性有著深度認可 59
第5章 “活性”反應的形成有量子機製作用 61
5.1 活性是什麼 61
5.1.1 “相對活性”與“絕對活性” 62
5.1.2 產生“絕對活性”錯覺的根源 62
5.2 生物慣性是形成“活性”現象的動力 64
5.2.1 生物慣性的連續性湧現出“活性”特徵 64
5.2.2 生物慣性的鏈式反應呈現“活性” 65
5.2.3 生物慣性的“造物”過程展示“活性” 66
5.3 包含量子機制的“中值機制”是活性的“靈魂” 67
5.3.1 “中值機制”及作用 67
5.3.2 泛化或擴展了的“中值機制”及作用 76
5.4 生物慣性和量子級“中值機制”助力“活性”升級為自組織和自適應 80
5.4.1 包含量子機制的自組織形成機體 80
5.4.2 包含量子機制的自適應形成功能 83
5.5 “中值”、自適應和自組織形成免疫反應 85
5.5.1 免疫機制在自組織和自適應的鍛造中成熟 85
5.5.2 免疫活性是自組織和自適應等機制的“總成” 86
5.5.3 意識也產自於免疫 87
第6章 三種“覺”的形成依靠量子機制 88
6.1 對於覺的曾經困惑 88
6.2 生物信息機制視野中覺的發展歷程 90
6.3 覺的屬性 90
6.3.1 覺是量子級生物信息的“湧現”過程 90
6.3.2 量子級生物信息的能差和向量運動決定著覺的強度和類型 91
6.3.3 覺是模組化了的量子級因應機制 93
6.3.4 覺的過程消耗負熵 94
6.4 覺的作用 94
6.4.1 用痛苦指數報警威脅 94
6.4.2 用“反相機制”雙向調節 95
6.4.3 為生命運動提供精確數據 95
6.4.4 促進生命進化 96
6.5 覺的種類 97
6.6 縱向傳遞的覺——潛感覺 98
6.6.1 潛感覺(隱語)的存在性 98
6.6.2 潛感覺特點 99
6.6.3 作用及機制 99
6.7 超越性傳遞的覺——直覺 103
6.7.1 直覺的概念和特性 103
6.7.2 機制分析 104
6.7.3 特性及作用歸集 106
6.8 “橫向”傳遞的覺——顯感覺(感覺) 107
6.8.1 顯感覺是“橫向”傳遞的覺 107
6.8.2 顯感覺形成於量子機制,靠量子機制工作 108
6.8.3 顯感覺的特性和作用歸集 109
6.9 僅有覺是不夠的,還需要選擇和比對 111
第7章 意識的核心班底在量子機制的助力中搭建 112
7.1 對智慧要素的猜測和假定 112
7.1.1 曾經的猜測 112
7.1.2 對“智慧要素”的假定 113
7.2 量子化的注意 114
7.2.1 注意的原始屬性——聚焦 114
7.2.2 注意在哪裡“辦公” 115
7.2.3 注意的類型 117
7.2.4 主觀注意的“單通道”特性及其來源 119
7.2.5 注意的作用機制 121
7.3 量子化的比對 123
7.3.1 生命為什麼會進化出比對功能 124
7.3.2 比對(對撞)提取信息的原理和過程 124
7.3.3 抽象在疊代比對中產生 127
7.4 對假定的測試和套用 130
第8章 用量子機制協作的意識“三成員” 133
8.1 為什麼意識只有三個核心成員 133
8.2 意識的內在運行機制 134
8.2.1 意識是其三個分機制的不同時序上演 134
8.2.2 意識三個分機制之間的關係 135
8.3 高級意識的作用特點 136
第9章 不“夠格”於意識量子機制的“偽意識現象” 138
9.1 意識能量的“劫匪”——情緒 139
9.1.1 情緒的信息形成機制 139
9.1.2 情緒的信息和能量特質 143
9.1.3 情緒具有“盜取”意識能量的作用 144
9.1.4 情緒包含量子級信息活動,但不是意識級的信息活動 145
9.2 意識活動的“親子”——記憶 146
9.2.1 記憶不應是編碼模式,而應是“沉積和泛起”模式 146
9.2.2 “沉積—泛起”記憶模式的條件和可能過程 150
9.2.3 沉積記憶模式無需編碼定址和“額外智力”,卻更吻合記憶現象本身 152
9.2.4 記憶伴隨意識量子級信息活動而產生,卻不是意識本身 153
9.3 意識交流的“幫辦”——語言 153
9.3.1 語言只是打開“真意倉庫”的“鑰匙” 154
9.3.2 “真意倉庫”的建立 155
9.3.3 “通用鑰匙”——語言的產生 156
9.3.4 語言具有開啟意識量子級信息活動的作用,卻不具有直接的意識性 157
9.4 意識活動的餘溫——夢 157
9.4.1 夢故事的編劇過程 157
9.4.2 夢是歷史信息與現實信息的疊加 159
9.4.3 夢的信息和能量運動特點 159
9.4.4 夢雖是量子級信息活動,卻不屬於主觀意識活動 160
第10章 知識增加和智慧增強中有量子機製作用 161
10.1 “分辨意識”積累知識,“工具意識”產生創造性 162
10.1.1 量子級“分辨意識”產生知識 162
10.1.2 量子級“工具意識”產生創造性 163
10.2 眾多高級智慧活動藉助了量子級“工具意識”活動 166
10.2.1 數學的邏輯和抽象過程始終使用著“工具意識” 167
10.2.2 其他理論思維和創造性活動也大量使用量子級“工具意識” 169
第11章 量子機制影響和介入了生命的遺傳 171
11.1 從遺傳學的發展軌跡看,將會有量子“版本” 171
11.2 多種量子機制介入了遺傳 172
11.3 量子機制拒絕文化類信息進入生殖遺傳 178
第12章 生命在量子機制助力下獲取秩序 180
12.1 生命靠秩序支撐,秩序與負熵有關係 180
12.2 發散性和收斂性分別對應著熵與負熵的積累 183
12.3 關於引力可能具有降熵作用的猜想 186
12.4 負熵對生命的有益性作用 187
12.5 生命利用負熵的渠道 189
12.5.1 生命的身體進化出了利用負熵的多種機制 189
12.5.2 生命用智慧尋求和利用負熵的渠道 194
第13章 對“生命是什麼”的描述 195
13.1 破除“唯可見”方見生命本質 196
13.2 集成生命的機制和方面 197
13.3 對“生命是什麼”的回答 199
第14章 量子生物信息機制將引燃智慧二次爆發 201
14.1 Q&T對理論和技術的影響 202
14.1.1 理論上的可能變化 202
14.1.2 技術上的可能變化 203
14.2 Q&T的利弊最終由道德準則所把控 204
14.2.1 利與? 204
14.2.2 存在火候問題,需要科學與道德倫理協同把控 205
作者簡介
王玉星,筆名黑子,山東東營市人,曾任教於某軍事學院。主要從事合成指揮理論和軍事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期間參與弱人工智慧課題研究;長期關注和研究心理機制與智力開發、生命和意識活動與量子機制的關係等領域的探索。曾在“銀河機”初創專家之一孫毅君領銜的師團級作戰計算機輔助決策模型建設課題組中擔負任務。
發表和套用於教學的文章主要有《戰術定量分析與自動化指揮系統》《計算機知識問答》《決策過程中的幾個信息整合要點》《戰時博弈應激心理問題初探》《集團行動中兵員意志穩定性問題》;翻譯文章《簡氏防務周刊: 蘇在線上械化空降部隊》(Jane’s Defence Weekly :SovietMechanized airborne troop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