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槐峪村隸屬萊城區口鎮,位於萊城北21公里,口鎮東北部10公里,是一個山青水秀的小山村。東臨五色崖,南接桃花村,西臨國營吉山林場,北靠黑山頭。耕地面積163畝,山場面積2537畝。居住著張、李、景、高4姓人家,67戶,188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野槐峪村
- 所屬地區:萊城區口鎮
- 地理位置:萊城北21公里,口鎮東北部10公里
- 人口:188口人
村莊名片,行政區劃,經濟發展,抗日歷史,野槐峪慘案,積極抗日,人文自然,自然,人文,
村莊名片
野槐峪村自清嘉慶年間張姓最早從勺山遷至此處,至今已是7代人。隨之,又有李、景兩姓人家從桃花村遷來,取3戶人家在此墾荒種地共同生活之意,起名為“約合峪”。1947年,共產黨的工作人員來到李家樓村收給養,當收著該村的人問其村名時,回答說:“約合峪”。工作人員誤聽為“野槐峪”,於是就問:“你們那裡有很多野槐樹?”而當時野槐峪村確實如此。從此,改定村名為“野槐峪”村。
萊蕪市萊城區野槐峪村
行政區劃
野槐峪村在1947年以前屬茶葉區;1947年以後,屬口鎮(二區)桃林鄉;1947年設桃林鄉,地址在陳林村;1958年屬龍角鄉;1959年至今屬口鎮。
經濟發展
建國初期,野槐峪村民們為儘快改變一窮二白的面貌,對農作物種植改造做出了積極的探索。村支部書記張業歷盡艱辛,從外地引進了鴨子嘴玉米、三八麥、小白芒麥、勝利百號大地瓜,五愛棉等優良品種,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據口鎮黨史記載:1953年11月,野槐峪村支部書記張業被選為山東省勞動模範。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勤勞的村民們,在1973年首次利用冬閒時間,男女老少齊上陣,頂風雪,冒嚴寒,奮戰一冬,建成了儲水2000多方的老泉水庫。之後,又分別在1983年冬修建了北拐子水庫;2001年冬修建了窯嶺後水庫。三座小型水庫總計儲水8000多方。水利配套齊全,灌溉面積達40多畝。至此,結束了單純靠天吃飯的歷史。
1976年,野槐峪村民“農業學大寨”,開山、圍堰、改河造地10餘畝,擴大了耕作面積。
該村自1984年通電,家家戶戶都安上了電燈,夜晚燈火通明,告別了祖祖輩輩點油燈的時代。此後,村民們又從村西老泉引來了自流水,供全村吃用,此水清涼甘甜,可與礦泉水相媲美。
“要想富,先修路”。1988年建石屋門橋一座;1989年秋又建成村頭大橋。1996年向南修瀝青路1500米,接通李家樓村,經陳林直達口鎮,與萊明公路相連。自此打開了山門,交通便利,暢通無阻。
勤勞質樸的野槐峪村民,合理安排農事,抽出勞力,走出山門進城打工經商,遠至萊城、淄博等地。建築、裝修、運輸、機械製造樣樣在行。其中的佼佼者李篤法已在萊城買了樓房,安了家。
村民們崇尚文化,1957年建起了村辦國小。先後有王加斌、張連君、陳敬軒、張連明等教師在此任教。直至2000年口鎮教委實施合班並校,該村國小併入李家樓國小。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先後有張海波、李愛篤、張勝軍、李保軍4人考取本科大學。村中所有適齡兒童,全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提高了村民的整體文化素質。
夏秋之季,當你步入野槐峪村,遍地林蔭蔽日,到處瓜果飄香,全村已安裝電話26門,客車l輛,汽車l輛,拖拉機2輛,抽水機28台。彩電、機車等現代化設施應有盡有。富裕了的村民們在村委會一班人的帶領下,正朝著科技致富的陽光大道闊步向前。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勤勞的村民們,在1973年首次利用冬閒時間,男女老少齊上陣,頂風雪,冒嚴寒,奮戰一冬,建成了儲水2000多方的老泉水庫。之後,又分別在1983年冬修建了北拐子水庫;2001年冬修建了窯嶺後水庫。三座小型水庫總計儲水8000多方。水利配套齊全,灌溉面積達40多畝。至此,結束了單純靠天吃飯的歷史。
1976年,野槐峪村民“農業學大寨”,開山、圍堰、改河造地10餘畝,擴大了耕作面積。
該村自1984年通電,家家戶戶都安上了電燈,夜晚燈火通明,告別了祖祖輩輩點油燈的時代。此後,村民們又從村西老泉引來了自流水,供全村吃用,此水清涼甘甜,可與礦泉水相媲美。
“要想富,先修路”。1988年建石屋門橋一座;1989年秋又建成村頭大橋。1996年向南修瀝青路1500米,接通李家樓村,經陳林直達口鎮,與萊明公路相連。自此打開了山門,交通便利,暢通無阻。
勤勞質樸的野槐峪村民,合理安排農事,抽出勞力,走出山門進城打工經商,遠至萊城、淄博等地。建築、裝修、運輸、機械製造樣樣在行。其中的佼佼者李篤法已在萊城買了樓房,安了家。
村民們崇尚文化,1957年建起了村辦國小。先後有王加斌、張連君、陳敬軒、張連明等教師在此任教。直至2000年口鎮教委實施合班並校,該村國小併入李家樓國小。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先後有張海波、李愛篤、張勝軍、李保軍4人考取本科大學。村中所有適齡兒童,全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提高了村民的整體文化素質。
夏秋之季,當你步入野槐峪村,遍地林蔭蔽日,到處瓜果飄香,全村已安裝電話26門,客車l輛,汽車l輛,拖拉機2輛,抽水機28台。彩電、機車等現代化設施應有盡有。富裕了的村民們在村委會一班人的帶領下,正朝著科技致富的陽光大道闊步向前。
抗日歷史
野槐峪慘案
口鎮黨史資料中《野槐峪慘案》記載:“1940年10月,萊城、口鎮日軍300餘人連續三次去北山區掃蕩,放火燒毀野槐峪村全部民房百餘間,趕走牲畜300餘只,村民財物化為灰燼,並殺害村幹部李守信。”
積極抗日
勇敢的野槐峪人不畏強暴,積極踴躍參軍支前,烈士李桂忠為國捐軀;張欽玉屢立戰功升為營長;李玉璽1945年參加革命,參加過萊蕪戰役和抗美援朝。野槐峪的村民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人文自然
自然
野槐峪村建在小山前坡,四面重巒疊障,林木茂密且具規模。西南以松樹、槐樹居多,而東、北則以山楂樹為主,一條小河經村前蜿蜒向東南流淌。野槐峪村的主要農作物多分布在小河西岸。
人文
一、烈士英名錄
李桂忠
二、歷任村支書
1938年-1940年 李文德
1941年-1943年 李玉璽
1944年-1953年 張 業
1954年-1955年 高來新
1956年-1959年 李玉春
1960年-1961年 張德祿
1961年-1964年 李玉春
1965年-1976年 李玉乾
1977年-1985年 張連君
1986年-1987年 李燦美
1988年-1994年 張連君
1994年- 李篤永
三、歷任村主任
1939年-1945年 李守信
1946年-1948年 李守營
1949年-1966年 高來新
1967年-1976年 李玉乾
1976年-1984年 李燦廣
1985年-1986年 李燦美
1987年-1994年 李篤永
1995年-1999年 李桂文
2000年-2001年 李燦玉
2001年- 李篤永
李桂忠
二、歷任村支書
1938年-1940年 李文德
1941年-1943年 李玉璽
1944年-1953年 張 業
1954年-1955年 高來新
1956年-1959年 李玉春
1960年-1961年 張德祿
1961年-1964年 李玉春
1965年-1976年 李玉乾
1977年-1985年 張連君
1986年-1987年 李燦美
1988年-1994年 張連君
1994年- 李篤永
三、歷任村主任
1939年-1945年 李守信
1946年-1948年 李守營
1949年-1966年 高來新
1967年-1976年 李玉乾
1976年-1984年 李燦廣
1985年-1986年 李燦美
1987年-1994年 李篤永
1995年-1999年 李桂文
2000年-2001年 李燦玉
2001年- 李篤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