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棕,中藥名。為棕櫚科植物雙籽棕Arenga caudata (Lour.) H. E. Moore的根。分布於廣東南部、海南和雲南。具有涼血止血,收斂固脫之功效。用於月經過多,崩漏,咯血,子宮下垂。
基本介紹
- 別名:山棕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初生目
- 科:棕櫚科
- 屬:桄榔屬
- 種:雙籽棕
- 分布區域:廣東南部、海南和雲南
- 中文學名:野棕
- 採集時間:全年
- 用量:內服:煎湯,30-6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酸、澀,性涼。
歸經
歸肺、脾經。
功效
涼血止血,收斂固脫。
主治
用於月經過多,崩漏,咯血,子宮下垂。
相關配伍
治血崩:野棕配茜草、炒艾葉煎湯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挖,除去皮部,洗淨,切片,曬乾。
形態特性
雙籽棕又名:大幅棕、中項、假棕樹。矮小灌木,高0.5-2米。葉一回羽狀全裂,長40-50厘米,有時更長,羽片少數,近菱形或不等邊四邊形,長10-25厘米,寬2.5-8厘米,基部楔形,不具耳垂,羽片中部以上邊緣具不規則的齧蝕狀小齒,頂端具尾尖或不明顯;葉鞘邊緣具網狀纖維。花序單生於葉腋間,直立,長17-30厘米甚至更長,不分枝或具稀少分枝;佛焰苞數個,包著花序一梗;花單性,雄花花萼3片,圓形,覆瓦狀排列;花瓣3片,長圓狀倒卵形,長6-7毫米,具條紋脈;雄蕊15-30枚;雌花球形,花萼3片,卵圓形;花瓣3片,倒卵圓形,長3.5-4毫米,與花萼一樣具條紋脈;無退化雄蕊;子房球形,鈍三棱。果實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12毫米,熟時紅棕色。種子3顆,鈍三棱,胚乳均勻。花果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於密林中。分布於廣東南部、海南和雲南。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止血清熱,通經收斂。主治月經過多,血崩,子宮下垂,肺結核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