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含笑

野含笑

野含笑(學名:Michelia skinneriana Dunn )是木蘭科,含笑屬喬木,高可達15米,樹皮灰白色,葉革質,狹倒卵狀橢圓形、倒披針形或狹橢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被稀疏褐色長毛,托葉痕達葉柄頂端。花梗細長,花淡黃色,芳香;花被片倒卵形,聚合果具細長的總梗;蓇葖黑色,球形或長圓體形,5-6月開花,8-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生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山坡、溪邊密林中。

野含笑花淡黃色,有清香,可作庭園綠化樹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可達15米,樹皮灰白色,平滑;芽、嫩枝、葉柄、葉背中脈及花梗均密被褐色長柔毛。葉革質,狹倒卵狀橢圓形、倒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5-11(14)厘米,寬1.5-3.5(4)厘米,先端長尾狀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被稀疏褐色長毛,側脈每邊10-13條,網脈稀疏,乾時兩面凸起;葉柄長2-4毫米,托葉痕達葉柄頂端。
花梗細長,花淡黃色,芳香;花被片6片,倒卵形,長16-20毫米,外輪3片基部被褐色毛;雄蕊長6-10毫米,花葯長4-5毫米,側向開裂,藥隔伸出長約0.5毫米的短尖;雌蕊群長約6毫米,心皮密被褐色毛,雌蕊群柄長4-7毫米,密被褐色毛。聚合果長4-7厘米,常因部分心皮不育而彎曲或較短,具細長的總梗;蓇葖黑色,球形或長圓體形,長1-1.5厘米,具短尖的喙。花期5-6月,果期8-9月。

近種區別

野含笑與含笑相近似,但後者為廣泛栽培觀賞灌木,葉較短小而上半部寬圓,先端短鈍尖,花被片質厚;常紫紅色,雌蕊群無毛等特徵而不同。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
  
氣候:該種分布於北亞熱帶南端與中亞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0-20℃,絕對最低氣溫-13-2℃;年降雨量1600-2000毫米,相對濕度78%-82%,下雪較多地區年平均14d。
地形與土壤:生長於山坡中部以下的溝谷地帶,溪旁較多。林地上壤大多為1山地紅壤和山地黃壤,呈酸性反應,水肥條件較好。
伴生樹種:該種一般是常綠闊葉林中第二、三層樹種。上層喬木以殼斗科的甜儲、米櫧、鹿角拷、栲樹、黧蒴栲、硬斗石櫟、菸斗石櫟等樹種為優勢,伴有少量觀光木、福建含笑、擬單性木蘭、黃杞、楓香等樹種;同層伴生樹種以紅楠、天竺桂、刺揪、野漆樹、多種冬青等為常見。

繁殖方法

種苗:種子千粒重75-90克。在富陽2月中旬播種,4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土。一年生苗高0.14-0.22米,地徑0.28-0.46厘米,二年生苗高0.54-0.74米,地徑1.2厘米,長勢很好。
幼樹生長:在山坡中部、林地比較乾燥處,生長緩慢。7年生,平均樹高1.8米,胸徑1.2厘米。主幹不明顯,分枝很多,尚未始花。幼樹經過絕對最低氣溫-11.9℃的嚴冬,未受凍害。

栽培技術

野含笑營林利用僅限在生產綠化苗木上,小苗出圃時需帶土球或僅帶少量宿土而剪去大部分葉片。生長速度中庸,可套種於其它速生的綠化大苗內。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圃地,整畦作床,每畝種植110株藍果樹、楓香、珊瑚朴等綠化樹種,套種330株野含笑小苗,加強水肥管理。在3年後移出套種苗木,留下野含笑集中培育,長至高2-2.5米,地徑4-5厘米,可出圃利用,需帶地徑8-10倍左右的大土球。栽培忌乾燥或積水地段。
枝葉恢復能力強,野生苗木如資源量大的林區可適量利用。挖取胸徑3-5厘米的中苗,修剪過長根系,剔除大部分枝葉,僅留主幹和保存樹形的大枝丫,用蠟塗抹傷口,且用稻草包紮樹幹,根部用混施少量鈣鎂磷肥的新鮮黃泥土培植。兩年可恢復大樹形出圃。但野含笑屬珍稀植物,切忌大量採購野生苗木,破壞天然資源。
野含笑生長較慢且耐陰,不宜營造純林,營造生態公益林時,可選擇山地下坡或溝谷空氣濕潤和土壤肥沃的地段,在林地疏伐後間種,也可先栽培光皮樺、鵝掌楸等落葉樹種,等幼林接近鬱閉,套種野含笑小苗,林下生長良好。

主要價值

野含笑花淡黃色,有清香,可作庭園綠化樹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