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沿革
2020年6月12日,重慶1949大劇院開工奠基儀式在磁器口金碧正街舉行;同年12月7日,重慶1949大劇院順利封頂。
2021年6月3日,重慶1949大劇院竣工,進行調試等收尾工作;同年6月16日,重慶1949大劇院首次亮燈;同年6月28日,大型紅色舞台劇《重慶·1949》迎來首場預演,標誌著重慶1949大劇院正式投入使用。
建築格局
重慶1949大劇院是一座現代化的超大型鋼結構建築,鋼構主梁跨度超過78米,穹頂重量超1000噸。劇院主體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高度28.6米,觀演主體空間長81米,寬73米,高31.6米,可容納1500名觀眾,是一個觀演合一的大廳空間。劇場內與觀演相關的所有空間和設備,如旋轉看台、活動舞台、威亞平台、大型活動布景等,都與劇情的發展緊密相關。
建築特色
建築設計
重慶1949大劇院屋面設計造型來源於時鐘,劇院從空中俯視下去,就是一個巨大的時鐘鐘盤的造型,盤面上刻著四個年份:1921、1949、1978、2021,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從民國十年(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歷史進程。建築整體向人們展示出“時光引擎,歷史舞台”的立意。劇場運用大台階和坡道,將建築地景化處理,既是重慶山城地貌的縮影,也是磁器口坡坡坎坎的意向延續。同時利用台階與坡道,打破地面,牆面,屋面界限,使建築的屋面自然轉化為可以使用的地面,與廣場融為一體,削弱建築的體量,並增加建築的使用率和趣味性,表演廳屋面設計為日星式紀年,記錄著新中國成立後的歷史進程。
舞台設計
重慶1949大劇院舞台採用獨創的多維立體式內旋轉舞台,整個舞台由5個可360度旋轉的圓環組成。1、2、3環為核心表演及布景區域,布景包含磁器口碼頭、吊腳樓建築群、監獄哨所等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實景。4、5環既是表演區也是觀眾席,演繹空間和觀演空間交相穿插、渾然一體。通過智慧型控制,1—5環可旋轉組合出不同的視覺場景,給予觀眾360度沉浸式觀演體驗。
風格元素
重慶1949大劇院在建築設計手法上不僅吸納了巴渝傳統建築特色元素,還將傳統與現代巧妙融合,富有大型城市文化地標建築的創新力及昭示感。室內精裝修方案的主題是“山河故人,築影留痕”。風格以沉重的灰色為主,點綴象徵紅岩文化的紅色構築物,營造出莊嚴肅穆、內斂深沉的空間基調,體現對革命烈士的緬懷之情。並從山水之城中提取設計元素,如吊腳樓、老磚牆等,運用現代藝術的設計手法進行全新的演繹,展示出了待色巴渝文化。舞美布景同樣震懾人心,吊腳樓建築群,石階與牌坊,巨輪揚帆,實景再現磁器口碼頭,監獄崗哨和鐵牢等構成了一幅幅真實生動的場景。
重要演出
2021年6月28日,大型紅色舞台劇《重慶·1949》在重慶1949大劇院迎來首場預演。
2021年7月1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而創作的大型紅色歷史舞台劇《重慶·1949》在重慶1949大劇院首演。
2021年9月3日,大型紅色舞台劇《重慶·1949》在重慶1949大劇院重啟公演。
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9日,重慶1949大劇院被重慶市沙坪壩區教育委員會列入第三批中國小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2022年5月,重慶1949大劇院榮獲
艾蒂亞獎“最佳科技進步獎”。
2022年7月,重慶1949大劇院獲得繆斯設計獎MUSE Design Awards金獎。
2023年7月4日,《重慶·1949》被評為全國“沉浸式文旅新業態示範案例”。
2024年3月,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八批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
作用價值
重慶1949大劇院作為磁器口金碧正街文化旅遊項目重要一環,是沙坪壩區著力打造承載巴渝歷史文脈的“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撐點,對重慶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重慶1949大劇院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街道金碧正街999號。
交通線路
可乘坐重慶公交202路、209路、215路、237路、501路、503路、504路、553路、805路、843路,在“金碧正街站”下車。
乘坐重慶軌道交通1號線(磁器口站1號出口步行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