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合川陶行知紀念館距合川城區約20公里。占地面積近9000平方米,為新建仿古庭院式建築,由六個陳列展廳和一個綜合辦公區構成,整體建築物高低錯落,井然有序,與古聖寺相輔相成,交相輝映。是南方局在抗戰時期對教育界、文化界進行統戰工作的重要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陶行知先生紀念館
- 占地面積:近9000平方米
- 站廳設定:六個陳列展廳
- 地址:重慶市合川區古聖村
簡介,生 平,貢獻,
簡介
館前廣場邊為荷花池塘,當年陶先生曾把這個荷塘命名為“周子池”。意在紀念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濂溪先生)。陶先生還為此寫下了一首《荷葉歌舞》,以“但開君子花,留芳千萬年”和“出生污泥,污泥不能染”的歌詞來教育學生。後來也經常演出,成為育才的保留節目。
莊嚴的紀念館門匾上,前國務院總理李鵬親筆題寫的“陶行知先生館”;紀念館門前的右邊木拄上鐫刻著“為一大事來”,左邊木柱上鐫刻著“做一大事去”。紀念館的大門兩邊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陶行知先生手跡“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駐足紀念館前,當年的育才學子激動萬分,熱淚盈眶,向陶先生三鞠躬後紛紛合影留念。
館內設展廳六個,第一展廳為序廳,陳列展示陶行知先生雕塑及經典語錄;第二、三展廳為陶行知先生生平事跡簡介;第四展廳為育才學校校史及陶行知先生在育才時期的教育實踐;第五展廳為合川生活教育(創業教育)整體試驗簡介;第六展廳為國際各界人士對陶行知先生的評價。整個陳列展覽圖文並茂,反映當年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歷史照片張張經典。
生 平
陶行知(1891—1946)本名陶文濬,因欣賞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改名為知行。1934年,因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為行知。陶為徽州歙縣人,幼時進入教會學校崇一學堂,師承傳教士唐進賢。後經唐介紹,入讀金陵大學。1917年,陶行知留美,先後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歸國後,陶行知結合中國國情,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論。陶行知相信,教育改造是中國社會改造最為有效之道。1927年至1930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外的曉莊師範踐行這一理論,取得極大成功。
貢獻
1939年7月20日,陶行知創辦的育才學校。他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幫助下,在育才學校建立了黨支部。周恩來、葉劍英、董必武、吳玉章、鄧穎超等曾在育才學校留下足跡,翦伯贊、艾青、戴愛蓮、田漢、史良、賀綠汀等曾在這裡執教。600多名育才學校的師生,有300多人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組織。在1947年的重慶學運中,育才學生髮揮了骨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