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學院,重慶郵電大學二級學院。

學院是在學校原計算機系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1989年,學校在原電信工程系計算機教研室和校計算中心的基礎上組建了原計算機系。2001年,原計算機系和原信息與計算科學系的數學部分合併組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07年下半年,學校進行學科結構調整,將數學部分劃歸新組建的數理學院;2010年初,套用技術學院計算機學科部分劃歸我院,形成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17年成立人工智慧學院,2018年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郵訊飛人工智慧學院(簡稱人工智慧學院),與計算機學院合署辦公。學院是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粗糙集與軟計算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重慶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單位等。

歷史沿革,專業設定,學科建設,辦學規模,師資力量,組織機構,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合作交流,教學建設,

歷史沿革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學院是在學校原計算機系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1989年,學校為適應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信息產業部各企事業單位對計算機技術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原電信工程系計算機教研室和校計算中心的基礎上組建了原計算機系。
2001年學校院系調整,將原計算機系和原信息與計算科學系的數學部分合併組建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2007年下半年,學校進行學科結構調整,將數學部分劃歸新組建的數理學院;
2010年初,套用技術學院計算機學科部分劃歸我院,形成了目前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2017年成立人工智慧學院,
2018年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郵訊飛人工智慧學院(簡稱人工智慧學院),與計算機學院合署辦公。學院是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粗糙集與軟計算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重慶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單位等。

專業設定

學院招收計算機與智慧型科學類本科生,開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智慧型科學與技術、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等本科專業;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技術(工程領域)碩士研究生;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研究生。

學科建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是重慶市一流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智慧型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重慶市大數據智慧型化類特色專業,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專業是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慧型科學與技術和網路工程等三個本科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辦學規模

現有在校學生4300餘人(包括留學生82人),其中本科生2800餘人,碩士研究生1300餘人,博士研究生200餘人。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在冊教職工15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7人,副高級職稱40人,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比超過80%。

組織機構

學院下設計算機系、智慧型科學與技術系、空間信息系、數據科學系、計算機基礎教研部、計算機專業實驗中心等個6教學機構,以及計算機學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

科研平台

已建成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各1個,現有多粒度認知計算理論及套用國家級創新團隊1個,大數據智慧型計算、圖像認知、智慧型信息處理、網路安全與管控、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等重慶市創新團隊5個,擁有大數據智慧型計算示範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網路空間大數據智慧型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旅遊多源數據感知與決策技術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數字經濟智慧型與安全川渝共建實驗室、計算智慧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圖像認知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信息產業部/重慶市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網路與信息安全市級工程實驗室、移動網際網路數據套用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空間大數據智慧型技術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智慧型處理重慶市高校眾創空間、重慶市首席專家工作室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學院近年來在科學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牽頭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100餘項國家級科研項目,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重慶市技術創新與套用發展專項、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傑青、重點、面上)、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市教委)、重慶市教委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重大、重點)等20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各類橫向項目30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6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30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1000多篇,論著被他引10000餘次,獲授權發明專利400餘項,發明專利成果轉化200多項,獲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20多項。

合作交流

近年來,學院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多名教師在國際粗糙集學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中國計算機學會等國內外學術團體擔任重要職務,聘請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擔任兼職(客座)教授並指導研究生。學院成功組織承辦了大數據智慧型化發展系列高峰論壇、2019年美國計算機協會自適應收斂系統研究(ACM RACS2019)、2021第七屆大數據和信息分析國際學術會議(BigDIA 2021)、2021中國多媒體大會(ChinaMM 2021)、第25屆全國高校計算機系主任/院長論壇等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學院邀請到圖靈獎獲得者John E.Hopcroft教授,中國科學院張鈸院士、徐宗本院士、管曉宏院士,中國工程院李德毅院士、鄭南寧院士、桂衛華院士、陳純院士、戴瓊海院士、王恩東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歐盟科學院院士任福繼教授,加拿大Witold Pedrycz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歐洲科學院郭毅可院士等到校開展學術交流,並與美國康奈爾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韓國仁荷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加拿大里賈納大學、英國桑德蘭大學建立聯合實驗室。

教學建設

學院注重科教融匯、產教融合,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建設有計算機軟體教學部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了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資料庫原理》、國家級一流本科線上課程《大數據分析與處理》、國家級一流本科線上線下混合課程《計算機科學導論》。建設有《數據挖掘基礎》《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基礎》《新一代網路技術及套用》等重慶市一流本科課程,以及《人工智慧原理》《高級資料庫系統技術》等重慶市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近年來,學院承擔省部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餘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學院積極推動教學改革,注重創新創業教育和工程教育改革,學生每年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學科競賽獎勵300餘項。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