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中學校(chongqing qianjiang middle school),位於重慶市黔江區,是原四川省省級重點中學,重慶市直轄後,被命名為首批市級重點中學。
學校始建於1925年,其前身是黔江縣視學彭阜成倡導創辦黔江縣立初級中學校;歷經滄桑,六易校址,先後曾用名黔彭聯立初級中學校,川東區黔江中學校,四川省黔江初級中學校,四川省黔江中學校,1997年重慶直轄後,學校改名“重慶市黔江中學校”。
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占地168畝,有初、高中部共12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000餘人,在編教職員工49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黔江中學校
- 英文名:chongqing qianjiang middle school
- 簡稱:黔江中學
- 校訓:厚德、博學、善思、篤行
- 創辦時間:1925年
- 所屬地區:重慶市黔江區
- 類別:公辦高完中
- 學校屬性: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2001年入選)
- 主要獎項:重慶市衛生與健康促進示範校
重慶市文明示範學校
重慶市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示範學校
重慶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
重慶市重點高中捆綁發展先進單位 - 現任校長:鄭小波
- 知名校友:白貞瑞、左清文、龔沛光、陳煦海
- 學校地址:黔江區新華大道中段239號
- 主管部門:重慶市黔江區教育委員會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師資力量,辦學規模,硬體設施,辦學成果,學生成績,教師成績,學校榮譽,文化傳統,學校標識,學生活動,現任領導,地圖信息,
辦學歷史
民國十四年(1925年),黔江縣視學彭阜成倡導創辦黔江縣立初級中學校,兼第一任校長。校址設在縣城北面寨子頂新文廟內,前身為墨香書院,牆外是縣立高等國小堂。
民國十七年(1928年),校舍為駐軍所占,乃遷至東門外的三元宮。
民國十九年(1933年)又搬回原校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月8日,黔彭兩縣,成立黔彭聯立初級中學校,黔江中學併入聯中,校址選在兩縣適中的郁山鎮,將禹王宮和丹香書院的房地產作為校舍校址。
民國三十年(1941年),根據四川省政府指令,每縣都要設立一所中學,第八區專員公署通知黔彭兩縣,黔彭聯中於本年秋季結束,黔彭兩縣應忙籌辦縣立中學。4月14日,黔江縣政府召開有關人員會議,推定尚惜凡、查允更等13人為委員,組成黔江縣立初級中學籌備委員會,並規劃在9月1日開學。任命尚惜凡為校長,如期開學選課。共新舊5班220餘人。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開始附設國民教育師資培訓班,次年招女生一班11人,黔江縣立初級中學恢復單設重建時,正值抗日戰爭緊張時期,經濟拮据,且防空襲,學校只好暫時設在青崗鄉靈芝寺。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春,學校遷入縣城老文廟。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遷至武官衙門(原川黔湘鄂綏靖公署所在地,今人民國小校址)。
1949年11月黔江解放,人民政府接管黔中,黔江縣產初級中學校校址不變。
1951年,根據中央規定,公立學校取消原“國立”、“省立”、“縣立”的區別,統一實行分級管理,原“黔江縣立初級中學校”改名為“川東區黔江中學校”。
1953年,“川東區黔江中學校”改名為“四川省黔江初級中學校”。
1958年,學校增設了三個高中班,附設了中師班、初師班,學校升格為完全中學。
1959年,改名為“四川省黔江中學校”。
1968年至1978年文革時期曾將學校改名為“四川省黔江中學校革命委員會”。
1978年9月廢止,恢復“四川省黔江中學校”名稱。
1988年建成四川省重點中學。
1997年重慶直轄市建立,學校改名“重慶市黔江中學校”。同年,四川外語學院附設黔江外國語學校在黔江中學掛牌成立,實現兩塊牌子,一套班子聯合辦學。
1999年,被命名為首批市級重點中學。
2004年,創建成重慶市文明示範學校、重慶市家長示範學校。
2005年,創建成國家級綠色學校,重慶市園林式單位。
2006年1月,市教委授予“十五期間中國小教育技術裝備先進集體”稱號。
2008年,學校與原黔江區黔州中學合併。
2010年確定為重慶市“新課程改革實驗樣板校”。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在編教職員工491人,其中研究生學歷20人,高級教師以上職稱117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特級教師4人,研究員1人,重慶市名師2人,重慶市骨幹教師20人,黔江區骨幹教師37人。
特級教師(4人):李順舟、龐友海、胡朝俊、高孟菊
研究員(1人):龐友海
辦學規模
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占地168畝(占地110214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5880平方米,固定資產6000餘萬元,有初、高中部共12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000餘人。
截至2014年10月,重慶黔江中學持續推進“領雁工程”,和重慶酉陽大溪中學建立發展共同體;學校又與重慶黔江實驗中學、黔江南海中學、黔江區石會中學、黔江區黑溪中學、黔江白石中學、黃溪中學、黎水中心校等8所學校捆綁為集團學校。
硬體設施
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班班通全面開通,實現了教學現代化,學籍管理、財務管理、辦公平台全面電子化;校園電視台、圖書室(藏書15萬餘冊);考試系統、資源庫、雷射照排系統、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等教學設備。此外,標準的塑膠運動場,多媒體教室,學生食堂,學生公寓等硬體完備。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 高考成績
2012年高考:該校高考重點上線人數達419人(不含藝體考生)。其中,600分以上高分人數達66人,理科1同學以661分獲黔江區理科狀元。本科上線人數1202人,達2012年該校高考參考人數的70%。
2013年高考:該校上重點硬線423人,軟線513人,其中,裸分600分以上共57人,上本科1222人。有三名同學進入全市排名前五十,2同學被北大錄取,1同學以666分奪得渝東南文科狀元,裸分排在重慶市前十名。該校中考820人參考,700分以上人數占全區700分以上人數的三分之一,考入重點中學620人,重點上線率70%。
2014年高考:該校上重點線479人(不含藝術、體育),600分以上48人。理科1同學以675分、文科1同學以671分分別奪渝東南地區理科、文科狀元。
2016年高考:該校上重點線801人,600分以上高分103人(不加民族照顧分),本科上線1519人。其中,1學生681分居黔江區理科第1名(並獲北京大學築夢計畫30分降分);1學生以裸分656分居全市文科第5名。清華、北大有望錄取4-5人。
- 中考成績
2012年中考:該校中考升入該校高中部(重點高中)436人。
2015年中考:該校學生獲黔江區前1至6名,700分以上人數全區占比達40%,其中最高分792分,845人參考,682人超過重點高中線。
- 學科競賽
2010年-2014年,學生參加學科奧賽等獲國家級獎28人次,市級獎200餘人次。
部別 | 比賽項目 | 獲獎等級 | 獲獎學生 |
---|---|---|---|
高中 | 2014年重慶市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 高二組二等獎 | 王月 |
高中 | 2014年重慶市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 高二組三等獎 | 梁黔渝 |
高中 | 2014年重慶市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 高二組二等獎 | 龐小春 |
高中 | 2014年重慶市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 高一組一等獎 | 鞠傳宇 |
高中 | 2014年重慶市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 高一組一等獎 | 謝林剡 |
高中 | 2014年重慶市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 高一組二等獎 | 劉騁 |
高中 | 2014年重慶市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 高一組三等獎 | 蒲開宇 |
高中 | 2014年重慶市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 高一組三等獎 | 楊勝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二等獎 | 周玲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二等獎 | 范騰霸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二等獎 | 馬成霖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二等獎 | 楊焯元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二等獎 | 羅恆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二等獎 | 帥富文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三等獎 | 陳建秋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三等獎 | 冉岩松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三等獎 | 李金明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三等獎 | 趙元 |
高中 | 中國數學會2014年全國數學聯合競賽 | 三等獎 | 王月 |
高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一等獎 | 李林倩 |
高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二等獎 | 郭冬黎 |
高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二等獎 | 宋星瑀 |
高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三等獎 | 何福建 |
高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三等獎 | 鄧婉秋 |
高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三等獎 | 羅寒丹 |
高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三等獎 | 邱京麗 |
高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三等獎 | 謝次娟 |
高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三等獎 | 鄭孝宇 |
國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三等獎 | 鄭凱文 |
國中 | 市教委、市科協重慶市創新作文大賽 | 市三等獎 | 蒲欣懿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國家級二等 | 陳飛祥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國家級三等 | 張志周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國家級三等 | 羅天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國家級三等 | 張睿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國家級三等 | 羅行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國家級三等 | 費國超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國家級三等 | 楊清波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市級一等 | 張玉廣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市級一等 | 帥富文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市級二等 | 寧超宇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市級二等 | 鄭文靜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市級二等 | 羅適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市級二等 | 田宇濛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市級二等 | 龔治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市級三等 | 周玲 |
高中 |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複賽) | 市級三等 | 孫於婷 |
- 素質競賽
2010年-2014年,學生在市級以上的各項競賽活動中,共二十餘項100餘人次獲得國家級、市級一、二、三等獎。學生自編自演話劇《灰姑娘》,參加首屆武陵山民族文化節社區演出並獲得好評;學生表演民族舞蹈《擺手舞》,在首屆全市重點中學藝術節活動中,奪重慶市第6名。
2010年-2014年,學生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大賽等活動中,共有50人次獲市級以上一、二等獎。秦心一、張婷的“文明伴我行”徵文獲全國特等獎,在人民大會堂接受頒獎。
2013年5月17日至20日,在黔江區第十二屆“職教杯”中小學生運動會中。黔江中學獲得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高中組女子4×100米和4×400米接力賽均獲得第一名,且都打破了黔江區中小學生運動會紀錄。
2014年10月11日,在區關工委、區教委組織的“中華魂.放飛夢想”演講比賽中。該校學生李江陽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獲一等獎,陳蓉、蘇淼獲二等獎。
在2014年黔江區中學生籃球運動會上,該校獲高中組男子第一名,女子第二名,國中組男子第一名,女子第一名。
2015年5月,該校高2017級10班陳詩鵬、16班馬雙兩位同學在黔江區中小學生“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之“小小百家講壇”演講比賽中均獲區一等獎。
教師成績
2004年-2014年,該校教職工共112人參加了國家及省市級共八項科研課題研究,其中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課題《學校心理教育體系的理論建構及心理技術在教育中的套用》子課題《寄宿制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研究》獲總課題組課題科研成果一等獎;重慶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項課題《學科綜合學習實驗研究》獲黔江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同時獲得重慶市教科院“十佳課題”稱號;國家教委規劃課題子課題《民族地區示範性高中素質教育評估與監督機制研究》獲黔江區科研成果一等獎。其它五項研究課題分別獲得市級以上二、三等獎;教師與科技教育有關的論文獲國家級表彰(含論文發表、交流等)每年達100餘人次,為周邊中國小培養了20多名科技教師,為社會輸送和培訓了200多名科技實用型技術人才,為科技扶貧提供了5個科技項目,為環境建設和旅遊事業發展提出的6項建議被當地政府採納。
截至2015年,學校組織教師編寫了一系列校本教材: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有《生態黔江》、《渝東南民歌》、《武陵山民族體育》等;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教材有《經典詩歌頌讀》、《與巨人對話》、《人生導航》、《我們的國家和世界》等;培養學生技能的教材有《office基礎教程》、《家電印象》、《電器電路》等;指導學生學法和提高學科素養的教材有《各學科學法探究》、《高中物理導演與專題講座》、《數學知識拓展》、《初高中化學教材銜接》等。
2014年,該校在黔江區“卓越課堂”優質課大賽中,獲得了黔江區“卓越課堂”優質課大賽優勝獎,特別是高中14個學科28人參賽,有19人獲得一等獎,占全區三所高完中一等獎獲獎選手的68%。
2015年12月,在2014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市級優課中,黔江中學共有26名教師獲獎,其中教師高孟菊的《紀念白求恩》(國中)、譚秀君的《春》(國中)、黎川的《氣體的等溫變化》(高中)獲全市特等獎。教師羅登勇的《What`s your hobby》(國中)、田永華的《荷塘月色》(高中)、韓錫盟《聲聲慢》(高中)等7名教師的課程獲全市一等獎。
部別 | 姓名 | 比賽項目 | 獲獎等級 | 頒獎單位 |
---|---|---|---|---|
高中 | 王寶剛 | 重慶市第四屆高中數學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 | 一等獎 | 市教科院 |
高中 | 韓錫孟 | 創新作文大賽教師同題競賽 | 一等獎 | 市科委、市教委 |
國中 | 張永富 | 重慶市第一屆健康教育教師教學基礎知識比賽 | 中學組二等獎 | 市教委 |
高中 | 梁仕華 | 第四屆“開拓杯”全國地理課件製作大賽評選活動 | 一等獎 | 中國地理學會 |
高中 | 梁仕華 | 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製作大賽 | 一等獎 | 市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 |
高中 | 王日亮 | 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製作大賽 | 一等獎 | 市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 |
國中 | 黃代淑 | 第四屆“開拓杯”全國地理課件製作大賽評選活動 | 二等獎 | 中國地理學會 |
高中 | 李丹 | 重慶市高中化學優質課競賽與觀摩活動 | 二等獎 | 市教育科研院 |
高中 | 韓錫孟 | 重慶市中學高中語文中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 | 二等獎 | 市教科院 |
學校榮譽
1997年10月,被國家體育總局表彰為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1998年,被國家科委、教育部命為“九五”重點課題中小幼科教實驗學校;1999年,被重慶市教委命為重慶市中國小計算機教育示範學校、重慶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衛生工作先進學校;2003年,被科技部、教育部、團中央、中國科協命為2001-2005年中國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指導綱要實施項目示範學校;2004年,創建成重慶市文明示範學校、重慶市家長示範學校、“長江三峽文明長廊”建設示範點;2005年,創建成國家級綠色學校,重慶市園林式單位、重慶市衛生與健康促進示範學校;2006年1月市教委授予“十五期間中國小教育技術裝備先進集體”稱號,同年5月,授予“成都軍區國防生源基地學校”;2009年11月18日,由世界百年名校(中國)發展促進研究會在北京主辦的2009年“首屆中華百年名校(中國小)教育改革與創新發展高層論壇”大會上,授予黔江中學首屆“中華百年名校”稱號;2010年確定為重慶市“新課程改革實驗樣板校”等40餘項市級以上榮譽。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訓
厚德 博學 善思 篤行
厚德:語出《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載物”體現了中華民族順應自然,與時俱進,以博大寬容的道德胸懷包舉萬物,承載理想的民族精神。我們引“厚德”二字,意在期望師生員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載天下重任。
博學:語出 《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博學”既指廣泛學習,也指學問淵博。我們用“博學”二字就是倡導師生員工努力學習,博採眾長,追求廣博的學識和淵博的學問。博學,是學問豐富的意思。博學至精,指通過廣泛的學習,掌握廣博的知識,達到精通專業、臻於完美的境界。
善思:語出《論語》:“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學而思,學問方能進步;思而行,行而力,事業方能成功。
篤行:語出 《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行的本意是專一實行,踏實去做。我們取“篤行”二字是引導師生員工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學以致用,行勝於於言。
校訓四個詞語中,“厚德”突出了德育為首的教育理念;“博學”是求學、治學的目標; “善思”強調的是方法的科學;“篤行”強調的是重視實踐、知行合一。
- 校徽
校徽主題呈紅色,象徵著火紅的太陽,寓於黔中學子如太陽一般的充滿朝氣,校徽中間以學校漢語拼音首字母“CQQJZX”採用變形處理呈現,中間一類似的人形,意為學校為學生的學習成長保駕護航,學生蓬勃向上,下方有黔中辦學原點“1925”;外圍圈為黔中全稱和其英文校名。
學生活動
學校每年均會舉辦校園科技文化藝術周、校園勵志演講會、校運會、年級文娛晚會等活動。學校校本課程內容涵蓋了文學、演講、舞蹈、書畫、科技、奧賽、家政、個人理財、園藝、計算機、多媒體、醫藥衛生、旅遊地理社會生活等;有《百年黔中》校刊、黔江中學校園電視台、校園之聲廣播站等。
截至2015年7月,學校有話劇社、演講社、動漫社、街舞社、吉他社、器樂隊、音樂社等20餘個學生社團。
現任領導
校長:鄭小波
黨委書記:王朴書
副校長:徐昌權、鄔忠余、楊舉波
地圖信息
地址:重慶市黔江區長征路北段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