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是重慶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重慶大學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溯源為1935年重慶大學工學院的電訊組。1959年重新設立無線電系,1992年更名為電子工程系,1998年院系合併時組建通信工程學院,2018年更名為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設有3個教學系,開設3個本科專業,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領域1個;有教職工119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4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大學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 創辦時間:1935年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重慶大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譚曉衡
  • 專職院士數: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 本科專業:3個
  • 碩士點:一級學科2個
    專業領域1個
  • 博士點: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2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 國家重點學科:1個
  • 院系設定:3個教學系
  •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沙正街174號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合作交流,文化傳統,現任領導,

辦學歷史

1935年,重慶大學工學院電訊組建立。
1959年,重新設立無線電系。
1992年,更名為電子工程系。
1998年,院系合併時組建通信工程學院。
2016年,發起成立重慶地區ARM生態積體電路人才培養與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
2017年,通信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獲批為國家國防特色學科。
2018年,更名為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2020年,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重慶航天電子公司-重慶大學航天測控天線微系統實驗室正式掛牌。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電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積體電路設計與工程系3個教學系,開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3個本科專業。

師資力量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工119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導師2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萬人計畫入選者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1人、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獲得者2人、教育部課程指導委員會副主任1人;重慶市學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8人、重慶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人、重慶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重慶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人;重慶大學百名青年優秀人才引進計畫9人。
專職院士:楊士中(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級教學團隊:電子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中組部首批國家“萬人計畫”高校教學名師稱號獲得者:曾孝平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唐明春
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賈雲健
重慶市教學團隊:電子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重慶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是國家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國家級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
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專業:電子信息工程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重慶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通信工程、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精品課程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精品課程
電子技術實驗
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
信號與系統
重慶市精品課程
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數字通信原理、數位訊號處理
重慶市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重慶市精品資源共享課
電子技術實驗
  • 教學成果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近5年獲重慶市優秀博士論文獎4篇,優秀碩士論文獎7篇。學院的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物聯網大賽,Altera、飛思卡爾、賽靈思等創新設計大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和最高獎;近五年來,本科生、研究生在各類學科競賽獲獎超過100人次/年。
教學成果獲獎
成果名稱
獲獎等級
電子信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中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和實施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面向“因材施學”的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重慶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基於自主定位、主動學習的電子信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重慶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電子信息工程三課堂融合遞進,回歸工程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重慶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學科建設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領域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國防特色學科1個,重慶市重點學科2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博士點:信息與通信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點:電路與系統
一級學科碩士點: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專業碩士學位領域:電子信息
國家級重點學科: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共建)
國家國防特色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
重慶市重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2個,重慶市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2個。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信息物理社會可信服務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複雜系統安全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生物感知與智慧型信息處理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空天地網路互聯與信息融合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重慶市級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積體電路設計重慶市級工程研究中心、特種通信與組網重慶市級工程研究中心
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現代信號處理、智慧網路技術及套用

科研成果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先後以第一獲獎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及技術發明獎6項,省部級獎10多項,作為參研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近5年,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國防預研項目、教育部中移動基金、重慶市重點重大攻關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00餘項;獲權國家發明專利200多項,專利成果轉讓30餘件;發表論文700多篇,被SCI收錄300多篇,多篇論文進入ESI高被引論文。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特種通信系統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衛星傳輸型CCD電視遙感系統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統一擴頻測控及圖象傳輸體制
國家發明三等獎
精密跟蹤系統中頻率截獲新方法
國家發明三等獎
飛行器統一測控綜合終端裝置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單、雙頻多卜勒頻率截獲接收機
全國科學大會獎
國家××工程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合作交流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物理院研究院等大型科研機構的20餘家科研院所,深圳華為、中興通信、大唐電信等行業高科技企業及大量高新技術公司,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多個科研機構及省網公司、醫院等,建立科研合作關係。學院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英國約克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展 “3+2”、“4+1”、“1+1+1”等多種形式的本科、研究生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

文化傳統

  • 文化活動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舉辦2020“銘記歷史,志馳青春”主題年會,組織師生收看央視“百日衝刺行動”直播,舉辦“2017年全國優秀大學生科技夏令營”。

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副院長
譚曉衡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余嘉
副院長
劉敏、周喜川、曾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