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國人文秩序》是一部由蔣海所著的書籍,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塑中國人文秩序
- 作者:蔣海
-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1日
- 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頁數:344 頁
- ISBN:9787530003817
- 定價:78 元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繼《我們之所以是我們——中西方差異的人文淵源》、《中華民族:積澱五千年的文化自信》之後,蔣海先生的第三本力作。作者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地比較了中西方各時期的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後發現,中西方社會之間存在一種看不見的力量,相互較量並形成主導力,誰掌握了各歷史階段*的文化傳播載體和技術,誰就獲得了更強的文化滲透力,並逐步掌握了世界話語權,乃至決定權。基於此,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整套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符合中國社會特點的人文秩序理論,期望未來的中華民族文化發展之路,能夠實現掌握*的文化傳播載體和技術,成為對世界負責、對歷史負責、對人類負責的大國文化使者。 在具體的層面,作者提出,重塑人文秩序應該從每個人的...
作者簡介
蔣海,為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務員,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有著東西部不同地區、崗位的工作經歷。2014年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我們之所以是我們——中西方差異的人文淵源》一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文字——文化傳播的表象載體
一、中西方文字來源及發展的簡要概況
(一)漢字的起源和發展概要
1.漢字的起源傳說
2.漢字的考古發現
3.甲骨文——最早的體系化漢字
4.現代文字的形成 br>(二)字母文字的起源和發展簡況
二、中西方對文字發展、認知和傳播的差異性
(一)中西方文字形成和發展方式的差異性比較
(二)中西方對文字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方式的差異性比較
(三)中西方文字傳播過程中的差異性比較
第二章 書寫工具——文化傳播的記錄載體
一、中西方書寫工具的起源及發展概要
(一)中國書寫工具的發展歷史
(二)西方書寫工具的發展歷史
二、中西方書寫工具發展的優劣勢比較分析
(一)中西方書寫工具對當時各自社會的影響
(二)中西方書寫工具發展進程的差異性比較
三、中西方書寫工具的發展對各自文化傳播能力的差異性影響
(一)中西方對書寫工具的態度,決定了書寫工具的發展方向
(二)書寫工具的先進水平,決定了中西方各自文明發展的影響力
第三章 書寫介質——文化傳播的內涵承載
一、中國書寫介質的發展歷史
二、西方書寫介質的發展歷史
三、中西方書寫介質發展的比較性分析
第四章 家庭——鑄就價值觀的文化起點
一、中國家庭文化教育的發展概況
(一)家庭,農耕文化的社會縮影
(二)家訓,家庭文化的行動指南
(三)宗祠,家庭文化的典範教育基地
二、西方家庭文化教育的發展概況
(一)家庭,遊牧文化的生存集體
(二)西方遊牧民族的集體家訓
(三)西方人文秩序的教育基地
三、中西方家庭傳承的比較分析
(一)中西方家庭產生於不同的社會背景
(二)中西方家庭文化傳播的內容存在較大的差異
(三)中西方家庭追求個體自身價值體現方向不同
第五章 教師——文化傳播的活化載體
一、中國教師發展的演變歷程
二、西方教師發展的演變歷程
三、中西方教師發展過程的差異性比較分析
(一)中西方教師身份和地位的不同,決定了文化在社會上的被重視程度和
文明發展的進程
(二)中西方教師所界定的職責不同,決定了教師作為文化傳播載體的作用
方向和體現水平
(三)中西方教師群體的整體素養以及教學方式的先進性,決定了教師作為文化
傳播載體的生命力
中國教師現實社會的重新定位
第六章 學校——文化傳播的中樞
中國學校發展的總體概要
中國三代時期的學校教育
先秦時期的學校
(三)兩漢時期的學校
(四)唐朝時期的學校教育
(五)宋朝時期學校教育的主要特點
(六)元朝時期學校教育的特點
(七)明朝時期學校教育的特點
(八)清朝時期學校教育的特點
二、西方學校發展的總體概要
(一)文明古國時期的學校
(二)古希臘時期的學校教育
1.斯巴達教育的特點
2.雅典教育的特點
(三)古羅馬時期的學校教育
(四)西方中世紀的學校教育
1.歐洲中世紀早期的學校教育
2.歐洲中世紀後期的學校教育
(五)文藝復興時期的學校教育
(六)西方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形成過程
1.英國現代學制的發展過程
2.德國現代學制的發展過程
3.美國現代學制的發展過程
三、中西學校發展的差異性比較及其影響
(一)中西方學校教育發展階段的差異,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和國家實力強大與否
1.中西方開辦學校教育的類型存在較大差異
2.中西方各自學校教育形成體系化規模化的時間差距較大
(二)中西方學校教育內容的側重點不同,決定了文化發展的走向
1.中西方教育內容遵從於中西方社會各自的人文理念
2.中西方學校教育的內容服務於各自的社會發展需求
(三)中西方學校教育目標、教育培養對象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影響著各自社會文明發展的總體進程
1.中西方學校教育目標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後世中西方社會發展的進程
2.中西方學校教育對象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西方文化發展和社會文明的廣度和深度
3.中西方學校因教育內容的不同所採取的不同教學方式
附:對當前中國人文教育失缺的芻議
第七章 地理——文化誕生的主題公園
一、中國農耕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二、西方遊牧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第八章 氣候對歷史上的中國整體發展的影響
一、第一次溫暖期和寒冷期——始於商周更替階段
(一)第一個溫暖期
(二)第一個寒冷期
二、第二次溫暖期和寒冷期——始於西周東周的更迭
(一)第二個溫暖期
(二)第二個寒冷期
三、第三次溫暖期和寒冷期——始於隋唐建立之初
(一)第三個溫暖期
(二)第三個寒冷期
四、第四次溫暖期與寒冷期——始於南宋末期
(一)第四個溫暖期
(二)第四個寒冷期
五、中國歷史氣候變化與朝代變更的規律認識
六、當前中國面臨文化衝突的新特點
第九章 重塑當前中國人文秩序
一、重塑中國人文秩序的目的
二、當前中國人文秩序的窘態
三、重塑中國人文秩序的著力點
四、重塑中國人文秩序的基點
五、持仁愛之源
(一)習仁愛之本義
(二)解仁愛之深意
(三)明仁愛之核心
六、懷知恥之心
(一)共愾人性之羞恥
(二)思家國而知恥
七、守獨立之格
(一)明獨立之根本
(二)秉獨立之堅持
(三)舉獨立之思想
八、秉正直之氣
(一)述正直之真意
(二)持正直之品質
(三)行正直之正路
九、尚尊重之德
(一)承生命之尊重
(二)謀尊重之發展
十、踐責任之為
(一)立責任之承諾
(二)履社會之責任
(三)樹履責之體系
十一、恪守信之義
(一)守信用之本義
(二)言達而行致
十二、立契約之節
(一)物質交換之契
(二)人性品格之約
(三)崇契約之精神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