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簡稱西夏碑,是迄今所見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西夏文漢文對照字數最多的西夏碑刻。樹於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原置武威大雲寺,西夏時大雲寺改名為護國寺。元滅西夏後,西夏碑被當時的有識之士砌碑亭封閉,才得以保存。清嘉慶九年(1804年),由武威著名學者張澍發現。民國時,西夏碑由大雲寺移置武威文廟。近年又移置於新建的武威市西夏博物館內。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 時間:1961年3月4日
  • :1米
  • 碑通高:2.6米
碑身簡介,發現始末,文物價值,

碑身簡介

碑首呈半圓形,龜趺,碑通高2.6米,寬1米,厚0.3米。碑陽西夏文篆額2行8字,漢譯為“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碑首呈半圓形,兩面正中用漢文和西夏文篆額,邊陰刻對稱的伎樂舞女,翩翩起舞,動作優美,造型準確;舞女胸和手腕上有飾物,赤露上身、雙腳,下著長裙,面形肌肉豐滿,吸收了敦煌飛天的藝術特點。碑身的兩邊呈殺角,邊上刻忍冬紋。碑文一面為西夏文,楷書28行,每行65字。碑陰為漢文,額篆“重修□□寺□□塔碑銘”,碑文楷書,豎行26行,滿行76字。碑文記前涼張天錫始建護國寺塔數有靈驗,至西夏天祐民安四年(1093)修復因地震而傾斜的塔身之功德。文末列修塔之功德人員姓名。尾題“天祐民安五年歲次甲戌正月甲戌朔十五日戊子建”,張政思書並篆額。伎樂天的胸部和手腕上均有飾物,赤露上身及雙腳,下著長裙,面形肌肉豐滿,吸收了敦煌飛天的藝術特點。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發現始末

清嘉慶九年(1804年),著名金石學家張澍先生,同友人到涼州大雲寺遊覽,在寺內無意中發現一座被磚封閉幾百年的古亭。人們都說:這個古亭不能打開,否則,將會給涼州帶來莫大的災難。張澍先生不相信這些謠言鬼騙,三番五次來到寺中,說服僧人,並強行讓家丁打開了碑亭,發現了這件稀世珍寶——西夏碑。西夏文是一種被人們遺忘了的語言文字,無法辨認,當時被稱為“天書”。張澍先生見碑陽文末尾有“天祐民安五年歲次甲戌十五日戊建”落款,“天祐民安”為西夏年號,遂判定此碑為西夏碑文,因此,人們以後稱之為西夏碑。此碑後移置文廟,即今甘肅省武威市博物館保存。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文物價值

該碑對研究西夏語言文字、社會經濟、土地制度、官制、民族關係、階級關係、國名、帝後尊號、佛教盛況等均具極重要價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