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詞論術語。語出清代況周頤《蕙風詞話》:“作詞有三要,曰重、拙、大。”“重者,沉著之謂,在氣格,不在字句。”“拙不可及,融重與大於拙之中。”“重”指深沉厚重的內在氣韻;而“大”指意境開闊,托旨深遠;“拙”則指語辭質...
拙於用大是一篇古文,這則寓言說明物體大有大的用處,小有小的用途,問題在於必須善用他們。原文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已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譯文 惠施對莊子說...
梁羽生小說中劍法的最高境界是「重」,「拙」,「大」,「大須彌劍式」就是以此為劍法的要旨,凡是練成這套劍法後,即使自己的武功不如對方,也能用此劍法來防禦,而不會馬上落敗。在「天山派」中「大須彌劍式」又是最深奧的防守劍法。是天山劍法中最精奧的一套劍式,攻守合一,變化繁複,每一招每一式都是...
所謂重拙大,所謂自然從追琢中出,積心領神會之,而體格為之一變。半塘亟獎藉之,而其它無責焉。夫聲律與體格並重也,余詞僅能平側無誤,或某調某句有一定之四聲,昔人名作皆然,則亦謹守弗失而已,未能一聲一字,剖析無遺,如方千里之和清真也。如是者二十餘年,繼與漚、尹以詞相切磨,漚、尹守律綦...
大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à zhì ,意思是指大智慧,也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說法。解釋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就是指有大智慧的人,因為所識所行超出常人的智識範圍,而難以被俗人所理解。如修身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聖悊們具有自由出入光色象境的先知性,他們敬畏自然,誠信因果而處事,以順天...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很聰明、靈巧、有技藝的人表面看來好像很笨拙(巧:心思靈敏,技術高超)。 兩者都有聰明人表面上看起來很愚笨的意思,但意義上有區別:(1)“大智若愚”偏重在“智”,表示聰明,有才智;“大巧若拙”偏重在“巧”,表示靈巧,有技藝。(2)“大智若愚”多形容有智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