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智嚴

釋智嚴

釋智嚴,西涼州人,少年出家為僧,便以精勤修行聞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釋智嚴
  • 出生地西涼州
  • 職業:僧人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不凡事跡,出家前傳,

人物生平

穿著納衣坐禪,常年只吃素食,他的志向是廣拜名師、廣尋經書。於是他週遊各國,來到罽賓,住在摩天陀羅寺院,跟從佛馱先和尚學習禪法。他用了3年的時間,就超過別人10年的功力。佛馱先見他思惟寂靜,對他就特別器重。當地的僧侶和信徒們聽說後,都感嘆道:“漢地競有這樣的求道修行的僧人啊!”從此他們不再輕視漢人僧侶,若有漢人僧侶到來,他們都很尊敬地接待。
當時有位佛馱跋陀羅和尚,也是罽賓的大法師,智嚴邀請他到漢地來傳布佛法,跋陀羅很讚賞智嚴的誠懇之心,就和智嚴一起東歸。他們跨越沙漠,翻過高山,來到關中,住在長安大寺。可是沒過多久,跋陀羅遭到當地僧人的排斥,智嚴也出函谷關,住在山東(泛指黃河下游地區)的佛寺里,坐禪誦經,全力修行。

不凡事跡

東晉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後來做了南朝宋武帝的劉裕,帶兵西伐長安,攻克長安後,班師凱旋,路過山東。當時始興公王恢跟著劉裕遊覽山景,來到智嚴的佛寺,見到有3個僧人,都坐在繩床上,正在安靜地坐禪,王恢來了很長時間,3個僧人競沒有發覺,王恢彈擊手指作聲,表示讚嘆,3個僧人睜眼看了看,又閉目坐禪,王恢問話,他們也不回答。王恢從內心敬佩他們的超凡脫俗,就去問住在附近的老人,人們都說:“這3個僧人隱居在這裡修行,都是有高風亮節的法師。”王恢即將此事上啟劉裕,後延請3個僧人一起回京師,但是3人都不肯去。王恢再三懇請,另二人推舉智嚴到京城去。王恢平素寫信佛教,因此一路上對智嚴禮事殷勤。到京城後,先住在始興寺,但因智嚴生性喜愛清淨,不喜塵世的喧鬧,王恢就為他在城東郊蓋了一所寺院,就是枳園寺。
先前,智嚴在西域時求得的梵文本經書,都未來得及翻譯,到南朝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智嚴和寶雲和尚一起譯出了《普曜》、《廣博嚴淨》、《四天王》等經書。
智嚴住在校園寺,從不受別請,常靠外出化緣乞食來養活自己,當地的僧侶和百姓都很尊敬他。有一個見過鬼的人說:“我聽到西州太社的鬼相互告誡說:嚴公來時,我們應當避開。”這個見過鬼的人不明白鬼說的這些話是什麼意思。一會兒,智嚴真的來了,這個見過鬼的人就問來人的名字,果然是智嚴,這個人就默默記住了智嚴,並悄悄地對智嚴禮拜。
蘭陵蕭思話的夫人劉氏患病,常看到鬼來,她感到非常恐懼,家人將智嚴請來說法,智嚴剛進入外堂,劉氏便見群鬼逃散。智嚴來後,為夫人講說佛經,夫人的病馬上就好了。從此夫人稟持五戒,全家人都信奉佛教。
智嚴清素寡慾,施主給的布施,他隨即又施給窮人。他的稟性談泊恬靜,從不自吹自擂,所以他的很多美德,世人都不知道。

出家前傳

從前,智嚴還未出家時,就曾受五戒,其後於五戒又有所虧犯。來智嚴出家為僧受了具足戒後,常常懷疑自己不能得戒法,因此而感到害怕。多年坐禪而觀念真理卻不能自了,於是跨海到天些國,諮詢諸位賢達。智嚴遇到羅漢比丘,就將自己的心事和盤托出,可是羅漢也不敢判決,於是羅漢就為智嚴入定,前往兜率宮去問彌勒佛,彌勒佛回答說:“能得戒法。”智嚴大喜,於是步行回國。走到罽賓國時,無疾而終,時年78歲。按照罽賓國風俗,凡是僧人去世要分凡僧和聖僧,在不同的地方焚屍。智嚴雖然戒律、操行高明,但別人並不知道,開始人們將他的遺體移往普通僧人的墓地,但遺體重的抬不起來。人們又將他的遺體抬往得道聖僧的墓地,遺體飄然而輕。 智嚴的弟子智羽、智遠兩人,從西域回來,向人們說了這件事,然後兩人又回西域去了。由此來推斷,智嚴已是得道成佛的人了但不知是果向中的哪一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