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地黃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人用平平淡淡的語言敘述,通過貧苦農民採集地黃以換取馬飼料這一細節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封建社會貧富懸殊的不平等現象的痛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采地黃者
- 創作年代:812年(唐憲宗元和七年)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白居易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采地黃者①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
歲晏無口食②,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餱糧③。
凌晨荷鋤去④,薄暮不盈筐⑤。
攜來朱門家⑥,賣與白面郎⑦。
與君啖⑧肥馬,可使照地光⑨,
願易馬殘粟⑩,救此苦飢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地黃:藥草名,曬乾的叫生地,蒸熟的叫熟地。這首詩寫荒年無食的貧苦農民采地黃賣給富貴人家餵馬以謀生,形象地表現出貧苦人民生活不如牛馬。
②口食:口糧。
③易:換取。餱(hóu):乾糧。餱糧:泛指飼口度日的糧食。
④凌晨:清早。荷鋤:用一側肩膀扛著鋤頭。
⑤不盈筐:采不滿一筐。
⑥朱門家:指富貴人家。
⑦白面郎:指富貴人家養尊處優不懂事的子弟。南朝宋代的沈慶之在一次討論北伐大事時,曾諷刺徐湛之等世族出身的文官說:“為國譬如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指宋文帝)今與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這裡借用其諷刺含意。
⑧啖(dàn):給······吃。
⑨“可使”句:是說馬吃了地黃後,膘壯有力,毛色光亮,可以光彩照地。
⑩馬殘粟:馬吃剩的糧食。
白話譯文
春季里麥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遭霜。
挨到年底斷了煙火,只好到出里采地黃。
采來地黃做什麼用?打算拿它換口糧。
荷鋤出門天麻麻亮,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
拿到紅大門的人家,賣給白臉孔的兒郎。
用這餵你的肥馬,能使它渾身閃光。
願換些吃殘的馬料,去填塞全家的飢腸。
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於公元813年。詩人在下邽(今陝西渭南縣內)渭村見到農民遭到春旱秋霜之災後,入冬就斷了口糧,而富貴人家卻用糧食餵馬,為此深有感觸,於是以采地黃者的遭遇為題材,寫下了這首同情貧民疾苦的詩歌。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通過敘述一個農民採取地黃,向富家換取馬料以飽飢腸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農民在災荒年頭,連牛馬食都吃不上的悲慘遭遇,有力地抨擊了豪門大戶對農民剝削的殘酷性。
本詩通過對一煢煢於荒野的饑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荒年農民的生活境況,進而揭示了社會貧富差別及階級矛盾的尖銳對立。
詩人通過對“地黃”、“殘粟”等處於食物鏈最底層的事物的描寫,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當時貧困人民的惡劣生活,表達出詩人對當時豪門的厭惡以及對自己無法改變事實的無奈之情。
詩題是“采地黃者”,為何去采地黃,是因為天災所致,所以詩開首一聯寫道:“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交代了全詩的背景。莊稼一年兩季,春日沒雨,夏糧絕收;秋天又降早霜,秋糧減收。這樣,農民的生活自然就很成問題了。緊接著第二、三兩聯便對農民生活景況作了交代:入冬後農民便斷了口糧,為了活命,只得冒著風寒到荒郊野外去採挖地黃,希圖藉以度過饑荒。第四聯“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寫農民采地黃之不易。以上四聯為第一部分,中心就是寫了為度荒采地黃。
後六句敘寫賣地黃的情形。采了地黃賣與富家白面郎。那賣地黃者對“白面郎”求告的幾句話,頗為淒切動人。辛苦一整天採得不滿一筐的勞動成果,只敢說給朱門人家拿去餵馬。可以想見,這位可憐的農民忍飢挨凍在荒野采了一天地黃,可能連點像樣的乾糧也沒吃上。也許他家中還有老小,都等他賣了地黃換回糧食下鍋。那不足一筐的地黃,他哪敢說賣多少錢呢,只是央告說:“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飢腸。”只要能換回一點兒馬吃剩的玉米、高粱之類,也就心滿意足了。其可憐之狀躍然紙上。
本詩通過對采地黃者的描述,表現了詩人對窮苦農民的深切同情,而且對社會深層問題的揭示也自在不言中。
名家點評
近代學者李文鐘:“詩題《采地黃者》,不雲“賣地黃者”,描繪出一個煢煢於荒野的饑民形象,慘厲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