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德品質是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醫務人員之間以及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
中國人原多在乎中醫。文革後期中醫掀起新的高潮。我國歷代醫家認為,醫生的神聖職責當以救死扶傷,活人續命為基本前提。作為一名合格的中醫生,對病人不僅要有慈悲為懷的仁愛心腸主,更要有施恩不圖回報,救難不計名利的高尚品德,切忌“持已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中醫學歷來把替病人治病救厄,消災除害,是仁德悲憫思想的最好體現。
中醫學道德觀的內涵非常豐富,歷代醫家具備的不貪錢財、不分貴賤、不戀女色、不詐病家、不圖虛名、不輕同行等高貴的醫德醫風。
在批判地繼承古今中外醫德品質的基礎上,人們形成了在當今社會和醫學背景之下的優良醫學品質體系。主要闡述五個方面的內容:仁慈、誠摯、嚴謹、公正和節操。
1、仁慈 仁慈,就是仁愛慈善,具體說來就是醫務人員具有人道精神的品德。醫務人員是仁慈的化身,仁慈是醫務人員的人格特徵,仁慈最能體現醫學人道主義思想和道德要求,仁慈是長期一貫遵守"醫學人道"道德要求所形成的醫德品質。
2、誠摯
誠摯,就是醫務人員具有的堅持真理、忠誠醫學科學;誠心誠意對待病人的品德。
3、嚴謹
嚴謹就是醫務人員具有的對待醫學和醫術嚴肅謹慎的品德。
4、公正
公正就是醫務人員具有的公平合理地協調醫學倫理關係的品德。具體地講,主要是具有的按照社會醫學道德要求合情合理地對待服務對象、人己關係、公私關係的品德。
5、節操
節操是醫務人員揚善抑惡、堅定遵循醫學道德規範的品德。
在醫學史上,湧現出許多"富貴不能淫、貧富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具有節操的醫德典範。如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不為權貴所屈服,一心為民除疾,寧死不屈;宋代名醫何澄醫不貪色;明代名醫嚴樂善見利思義,堅決制止利用醫學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