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學博物館(醫學博物館(香港醫學博物館))

香港醫學博物館(醫學專題博物館)

醫學博物館(香港醫學博物館)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香港醫學博物館,位於中國香港上環半山堅巷二號,占地總面積約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醫學專題博物館。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3月,細菌學檢驗所落成啟用。民國三十三年(1945年)後,檢驗所改稱病理檢驗所。1973年,停止使用。1990年,病理檢驗所正式被列為法定古蹟,香港政府批准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使用病理檢驗所,並將之改為香港醫學博物館。1995年,創建。1996年3月22日,正式開放。香港醫學博物館有圖書1900冊,實物展品1500件,歷史相片及展覽資料相片約1000張,另庫存多個醫學主題的檔案及研究數據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醫學博物館
  • 外文名:Hong Kong Museum of Medical Sciences
  • 地理位置:香港上環半山堅巷二號
  • 占地面積:約 1300 m
  • 類別:醫學專題博物館
  • 投用時間:1996年3月22日
  •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5時;星期—、聖誕日、元旦、及農曆年初一至三:休息;聖誕日前夕及農曆年前夕:上午10時至下午3時。
  • 門票價格: 成人港幣20元;小童、全日制學生、60歲以上長者、傷殘人士港幣10元;家庭套票(包括兩位成人及最多三名兒童)港幣50元
歷史沿革,場館布局,綜述,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場館特色,館藏文物,綜述,重要藏品,藏品保護,文化活動,學術研究,宣傳教育,合作交流,科學研究,相關歷史,機構設定,參觀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開放時間,門票信息,

歷史沿革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3月,細菌學檢驗所落成啟用。
香港醫學博物館
香港醫學博物館
民國三十三年(1945年甩希跨促)後,檢驗所改稱病理檢驗所。
1973年,病理檢驗所停止使碑才全用。
1990年,病理檢驗所正式被列為法定古蹟,香港政府批准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使用病理檢驗所,並將之改為香港醫學博物館。
1995年,創建。
1996年3月22日,正罪肯盼式開放。

場館布局

綜述

香港醫學博物館占地總面積約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香港醫學博物館共分主樓、附屬小屋及草藥園三部份。主樓共分三層,合共有13個展覽廳,用作常設展覽及短期專題展覽之用,主樓另設有圖書館、演講室、辦公室、工作室等設備;附屬小屋共分三個廳,用作小型展覽之用;草藥園共分九區,按不同主題栽種不同草藥。

基本陳列

香港醫學博物館本著“承傳文化寶藏穿梭健康之旅”(From Heritage to Health)的宗旨,三樓層展覽陳列亦以此為主軸。展覽陳列內詢辨匙容包括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香港鼠疫爆發,和如何在香港發現鼠疫桿菌;亦介紹對香港醫學歷史甚具影響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東華三院;前病理檢驗所工作及舊實驗室;SARS及其他傳染病帶來的教訓等。大樓的底層展覽廳展覽陳列包括傳統中醫藥。草藥園現有草藥200種,是香港或華南常見的草藥。各展廳共約500平方米,草藥園約200平方米。實物展品約500件。

專題陳列

自1996年開幕起,香港醫學博物端達勸館曾主辦、合辦以及協辦20個專題展覽,展期由一個月至一年不等,包括香港醫學歷史、中醫藥、醫學專科(如眼科、骨科、放射科、牙科、精神科、麻醉科、心臟科)、疾病(如肝炎與肝癌、肺結核、子宮頸癌和不孕症、SARS)、醫療機構(如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等。
其中較大型的展覽有《中醫藥展覽暨研討會一邁向新紀元》《孫中山先生求學時期香港醫療與社會歷史展覽(1883—1892)》《運動與健康一現代社會的新思維與新科技》,展覽占地面積100—160平方米。

場館特色

香港醫學博物館大樓屬愛德華式建築,樓乃灶殼鞏宇設計工整對稱,為適應熱帶氣候,採用寬敞的陽台和方窗,便於空氣流通。建築物主要以紅磚及木材興建,正面立面頂上一幅人字牆,頂上配以類似實驗瓶的裝飾,下面一組彩色玻璃,往下點綴四條羅馬式圓柱,大蜜霸樓四角頂部也排列了整齊的方尖柱,展現出殖民地建築特色。設計同時又揉合中國建築特色,屋頂鋪以中式瓦片、方形窗花也帶有中國色彩。
走進大樓,可見通往二樓的木樓梯,扶手以不同式樣的欄柱裝飾,亦有百多年前常見的壁爐、釉赤陶地磚和雅致的天花裝飾。步出大樓二樓的觀景廊,可從高處遠眺極具歷史性的太平山區。

館藏文物

綜述

香港醫學博物館藏品主要來源於醫療機構或私人捐贈,部份是自行購置;藏品共分為四大類:歷史檔案和研究數據、圖書、實物及相片;香港醫學博物館有圖書1900冊,實物展品1500件,歷史相片及展覽資料相片約1000張,另庫存多個醫學主題的檔案及研究數據檔案。

重要藏品

香港醫學博物館重要藏品包括早年的醫學院畢業證書、護士學校畢業證書、舊醫學著作、具有歷史價值的照片、初期醫學院學生筆錄教授講課筆記、具有歷史價值的各類醫學、X光和病理檢驗儀器,包括香港最早的心電圖器及1890年代的手腕脈搏計。

藏品保護

香港醫學博物館設有庫藏,並進行修建檔案室。

文化活動

學術研究

刊物名稱
出版地/機構/年份
作者
語言
《香港醫學博物館開幕紀念特刊》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1996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香港肝炎與肝癌圖解展覽》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一八九四年之香港鼠疫起因之發現 (展覽單張)》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1996
湯所羅門醫生
中英對照
《矜憫為懷—香港科學醫療轉折點(一八八七年至一九四一年間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對香港市民的貢獻)》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1997
何興民醫生
中英對照
《中醫藥展覽暨研討會--邁向新紀元》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1999
曹美芳、鄧秉鈞、歐陽詠敏
以中文為主,配以英文大綱及夾附英文論文摘要
《中醫藥展覽暨研討會--邁向新紀元 (展覽單張)》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1999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文
《草藥-本草-醫學香港醫學博物館草藥園》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2003
余秋良教授、林漢堅、吳國梁
中文
《捍衛民康100年-開幕典禮》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2006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默然捍衛-香港細菌學檢驗所百年史略》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2006
何屈志淑教授
中英對照
Plague,SARSandtheStoryofMedicineinHongKong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2006
香港醫學博物館
英文
《太平山醫學史跡徑》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2011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天然知源―草藥與中西醫學》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2013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杏林鴻爪:香港醫學博物館藏品選》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2016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默然捍衛:香港細菌學檢驗所之歷史與傳承(修訂版)》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2020
何屈志淑教授
中英對照
參考來源:

宣傳教育

  • 講座
香港醫學博物館曾舉辦超過100場講座。2009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邀請提供兩場講座給中學老師協助他們預備公共衛生通識課程。自2009年起,香港醫學博物館成立“醫學歷史興趣小組”﹐每年舉辦兩次有關香港醫學歷史的專題講座,免費開放給巿民參加。
  • 影視錄像
香港醫學博物館先後製作兩段介紹該館展覽及資料的粵語片段(1998年)。2009年,得到香港大學多個部門協助,首次製作大型醫學專題錄像“破解SARS之謎”,介紹2003年香港爆發SARS疫症時,香港的醫學界如何找出引發SARS疫症的冠狀病毒。

合作交流

香港醫學博物館曾合作舉辦展覽的醫學組織和機構合作製作展覽。香港醫學博物館管理人員也曾訪問外國多間著名博物館作交流和聯絡。

科學研究

香港醫學博物館每一個展覽設有專責籌備小組,工作包括蒐集、研究、分析歷史檔案和相關資料以及策劃展覽。另有教育及研究委員會規劃長遠的歷史研究項目、收集成博物館庫存。

相關歷史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香港爆發大規模鼠疫,其中感染個案半數來自人口稠密的太平山區一即博物館現在所處區域。十九世紀末,太平山區的衛生環境極差,在疫症高峰期,香港政府將這區封鎖,撤走所有居民,其後更通過法例收回物業,清拆樓房、重新規劃街道和興建休憩公園。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香港政府從英國聘請細菌學家主持香港的公共衛生工作,在其籌劃之下,細菌學檢驗所落成啟用,是香港首個專為醫療及公共衛生而設的檢驗室,其主要工作為從事控制鼠疫及其他傳染病的監測和研究、生產疫苗、檢測食水和食品污染情況,以及監控和診斷疾病。

機構設定

  • 單位性質
香港醫學博物館是獨立學術機構、亦是香港政府認可非牟利的慈善團體。
  • 經費來源
香港醫學博物館主要依賴捐款作為基本營運經費,小部份來自入場及導賞收費。個別展覽、教育活動及研究項目獲得學術機構、醫療機構、商界或個人贊助、或政府部門及慈善基金撥款資助。
  • 機構設定
香港醫學博物館由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管理,學會會員選出董事局,再由董事互相遴選出任“行政委員會”,掌管常務決策,又因應分工,下設“管理委員會”、“教育及研究委員會”、“財務委員會”及“宣傳及公共關係委員會”,領導博物館辦公室人員執行職務。
  • 人員編制、組成
香港醫學博物館辦公室現時常置職位包括助理館長1名,行政秘書1名,行政主任1名,傳訊及公共關係主任1名,其他人員4名:非常置職位有研究助理。
  • 服務觀眾項目
香港醫學博物館已提供超過3000次的導賞服務予參觀團體。設施有演講室及專題展覽廳,歡迎有興趣人士租用作講座、展覽以及其他形式活動。
  • 觀眾接待
自1996年開幕至2010年中,累計參觀人數超過28萬人次;每年平均參觀人次超過2萬。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香港醫學博物館位於中國香港上環半山堅巷二號。

交通信息

  • 由“中環至半山扶手電梯”起行
(早上十時半後)經中環至半山扶手電梯至堅道,再沿人行道向西步行約10分鐘至樓梯街,向下行並在左邊第一個路口轉入堅巷,博物館就在右邊。
  • 捷運
港鐵西營盤站C出口,面向中環方向沿般鹹道、堅道步行約15分鐘,在樓梯街轉入堅巷,抵達博物館。
  • 巴士或專線小巴
由中環方向往堅道:至堅道樓梯街巴士站下車,橫過馬路,再沿樓梯街向下步行,並左轉入堅巷便可抵達。
巴士:12、12M、13、23、23B、40、40M及103。
專線小巴:10、22、228、28及31。
由薄扶林方向往堅道:至堅道樓梯街巴士站下車,再沿樓梯街向下步行,並左轉入堅巷便可抵達。
巴士:40M及103
專線小巴:8、10、22、22S、28s、31及56B。
  • 私家車、旅遊巴及的士
於荷里活道在文武廟轉右入四方街、途經居賢坊及卜公花園,繼續向前駛入堅巷,抵達博物館正門。大型旅遊巴請在堅道近樓梯街停車,或於居賢坊及普慶坊交界下車,再行樓梯。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5時;星期—、聖誕日、元旦、及農曆年初一至三:休息;聖誕日前夕及農曆年前夕:上午10時至下午3時。

門票信息

成人港幣20元;小童、全日制學生、60歲以上長者、傷殘人士港幣10元;家庭套票(包括兩位成人及最多三名兒童)港幣50元。
走進大樓,可見通往二樓的木樓梯,扶手以不同式樣的欄柱裝飾,亦有百多年前常見的壁爐、釉赤陶地磚和雅致的天花裝飾。步出大樓二樓的觀景廊,可從高處遠眺極具歷史性的太平山區。

館藏文物

綜述

香港醫學博物館藏品主要來源於醫療機構或私人捐贈,部份是自行購置;藏品共分為四大類:歷史檔案和研究數據、圖書、實物及相片;香港醫學博物館有圖書1900冊,實物展品1500件,歷史相片及展覽資料相片約1000張,另庫存多個醫學主題的檔案及研究數據檔案。

重要藏品

香港醫學博物館重要藏品包括早年的醫學院畢業證書、護士學校畢業證書、舊醫學著作、具有歷史價值的照片、初期醫學院學生筆錄教授講課筆記、具有歷史價值的各類醫學、X光和病理檢驗儀器,包括香港最早的心電圖器及1890年代的手腕脈搏計。

藏品保護

香港醫學博物館設有庫藏,並進行修建檔案室。

文化活動

學術研究

刊物名稱
出版地/機構/年份
作者
語言
《香港醫學博物館開幕紀念特刊》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1996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香港肝炎與肝癌圖解展覽》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一八九四年之香港鼠疫起因之發現 (展覽單張)》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1996
湯所羅門醫生
中英對照
《矜憫為懷—香港科學醫療轉折點(一八八七年至一九四一年間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對香港市民的貢獻)》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1997
何興民醫生
中英對照
《中醫藥展覽暨研討會--邁向新紀元》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1999
曹美芳、鄧秉鈞、歐陽詠敏
以中文為主,配以英文大綱及夾附英文論文摘要
《中醫藥展覽暨研討會--邁向新紀元 (展覽單張)》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1999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文
《草藥-本草-醫學香港醫學博物館草藥園》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2003
余秋良教授、林漢堅、吳國梁
中文
《捍衛民康100年-開幕典禮》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2006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默然捍衛-香港細菌學檢驗所百年史略》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2006
何屈志淑教授
中英對照
Plague,SARSandtheStoryofMedicineinHongKong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2006
香港醫學博物館
英文
《太平山醫學史跡徑》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2011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天然知源―草藥與中西醫學》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2013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杏林鴻爪:香港醫學博物館藏品選》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2016
香港醫學博物館
中英對照
《默然捍衛:香港細菌學檢驗所之歷史與傳承(修訂版)》
香港: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2020
何屈志淑教授
中英對照
參考來源:

宣傳教育

  • 講座
香港醫學博物館曾舉辦超過100場講座。2009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邀請提供兩場講座給中學老師協助他們預備公共衛生通識課程。自2009年起,香港醫學博物館成立“醫學歷史興趣小組”﹐每年舉辦兩次有關香港醫學歷史的專題講座,免費開放給巿民參加。
  • 影視錄像
香港醫學博物館先後製作兩段介紹該館展覽及資料的粵語片段(1998年)。2009年,得到香港大學多個部門協助,首次製作大型醫學專題錄像“破解SARS之謎”,介紹2003年香港爆發SARS疫症時,香港的醫學界如何找出引發SARS疫症的冠狀病毒。

合作交流

香港醫學博物館曾合作舉辦展覽的醫學組織和機構合作製作展覽。香港醫學博物館管理人員也曾訪問外國多間著名博物館作交流和聯絡。

科學研究

香港醫學博物館每一個展覽設有專責籌備小組,工作包括蒐集、研究、分析歷史檔案和相關資料以及策劃展覽。另有教育及研究委員會規劃長遠的歷史研究項目、收集成博物館庫存。

相關歷史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香港爆發大規模鼠疫,其中感染個案半數來自人口稠密的太平山區一即博物館現在所處區域。十九世紀末,太平山區的衛生環境極差,在疫症高峰期,香港政府將這區封鎖,撤走所有居民,其後更通過法例收回物業,清拆樓房、重新規劃街道和興建休憩公園。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香港政府從英國聘請細菌學家主持香港的公共衛生工作,在其籌劃之下,細菌學檢驗所落成啟用,是香港首個專為醫療及公共衛生而設的檢驗室,其主要工作為從事控制鼠疫及其他傳染病的監測和研究、生產疫苗、檢測食水和食品污染情況,以及監控和診斷疾病。

機構設定

  • 單位性質
香港醫學博物館是獨立學術機構、亦是香港政府認可非牟利的慈善團體。
  • 經費來源
香港醫學博物館主要依賴捐款作為基本營運經費,小部份來自入場及導賞收費。個別展覽、教育活動及研究項目獲得學術機構、醫療機構、商界或個人贊助、或政府部門及慈善基金撥款資助。
  • 機構設定
香港醫學博物館由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管理,學會會員選出董事局,再由董事互相遴選出任“行政委員會”,掌管常務決策,又因應分工,下設“管理委員會”、“教育及研究委員會”、“財務委員會”及“宣傳及公共關係委員會”,領導博物館辦公室人員執行職務。
  • 人員編制、組成
香港醫學博物館辦公室現時常置職位包括助理館長1名,行政秘書1名,行政主任1名,傳訊及公共關係主任1名,其他人員4名:非常置職位有研究助理。
  • 服務觀眾項目
香港醫學博物館已提供超過3000次的導賞服務予參觀團體。設施有演講室及專題展覽廳,歡迎有興趣人士租用作講座、展覽以及其他形式活動。
  • 觀眾接待
自1996年開幕至2010年中,累計參觀人數超過28萬人次;每年平均參觀人次超過2萬。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香港醫學博物館位於中國香港上環半山堅巷二號。

交通信息

  • 由“中環至半山扶手電梯”起行
(早上十時半後)經中環至半山扶手電梯至堅道,再沿人行道向西步行約10分鐘至樓梯街,向下行並在左邊第一個路口轉入堅巷,博物館就在右邊。
  • 捷運
港鐵西營盤站C出口,面向中環方向沿般鹹道、堅道步行約15分鐘,在樓梯街轉入堅巷,抵達博物館。
  • 巴士或專線小巴
由中環方向往堅道:至堅道樓梯街巴士站下車,橫過馬路,再沿樓梯街向下步行,並左轉入堅巷便可抵達。
巴士:12、12M、13、23、23B、40、40M及103。
專線小巴:10、22、228、28及31。
由薄扶林方向往堅道:至堅道樓梯街巴士站下車,再沿樓梯街向下步行,並左轉入堅巷便可抵達。
巴士:40M及103
專線小巴:8、10、22、22S、28s、31及56B。
  • 私家車、旅遊巴及的士
於荷里活道在文武廟轉右入四方街、途經居賢坊及卜公花園,繼續向前駛入堅巷,抵達博物館正門。大型旅遊巴請在堅道近樓梯街停車,或於居賢坊及普慶坊交界下車,再行樓梯。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5時;星期—、聖誕日、元旦、及農曆年初一至三:休息;聖誕日前夕及農曆年前夕:上午10時至下午3時。

門票信息

成人港幣20元;小童、全日制學生、60歲以上長者、傷殘人士港幣10元;家庭套票(包括兩位成人及最多三名兒童)港幣5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