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脾

治療學術語。指用芳香健脾藥健運脾氣以治療脾為濕困,運化無力的病證。 “醒脾”一詞最早見於唐代,醒脾是中醫常用治則之一,但中醫工作者對其認識尚不統一。從醒脾沿革,探求醒脾法的實質,旨在推動中醫名詞術語規範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醒脾
  • 性質:治療學術語
  • 適用:脾濕困,運化無力
  • 起源:唐代中醫
解釋,文獻,

解釋

.《中醫大辭典》解釋:"醒脾就是芳香化濕健脾藥物,祛除濕邪,健運脾氣,以治療脾為濕困,運化無力的病證";《中醫名詞術語選釋》認為"是治療脾氣虛寒運化無力的方法".顯然兩種解釋迥異,前者針對標實本虛證,強調芳香化濕健脾藥物的作用,後者針對脾氣虛寒證,未提及芳香藥.就醒脾學術爭論,

文獻

筆者進行了如下思考與同行商榷.1醒脾沿革芳香藥入藥的記載源於《內經》:"治之以蘭,除陳氣也."王冰註:"蘭,謂蘭草也……言蘭除陳久甘肥不化之氣者,以辛能散發故也."現代學者公認:"蘭草,即佩蘭之類藥草,具有芳香化濕醒脾辟濁的作用."."醒脾"一詞最早見於唐?孫思邈:"黑豆少食開胃醒脾,多食損脾.",可見從其誕生起就是以治則術語出現的.最早以"醒脾"命名的方劑為"醒脾散",見於《活幼口議》卷十四(元?曾世榮,刊於1279年),由木香,全蠍,天麻人參白茯苓,炒白朮,炙甘草,白附子,白僵蠶組成,用於嬰孩,,.吐瀉不止,脾困昏沉,默默不食.明?王肯堂專為"脾中積"也設有"醒脾散"(《證治準繩》幼科卷九),由人參,茯苓,藿香葉,白朮,丁香,砂仁,炙甘草,制南星構成."醒脾"一詞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如:"甘松芳香,甚開脾郁,少加脾胃藥中,甚醒脾氣."李時珍詳細闡述了芳香藥與"醒脾"的關係,認為"土愛暖喜芳香",以芳香藥醒脾乃應其所喜,這一學術觀點多為後世醫家認同.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創立"醒脾昇陽湯",藥用生黃芪,炒白朮,桑寄生,川續斷,山茱萸,龍骨,牡蠣,川革薜,甘草,主治脾氣虛極下陷之小便失禁.方解中說:"於術色黃氣香,乃浙江於潛所產之白朮也,色黃則屬土,氣香則醒脾,其健補脾胃之功迥異白朮."進一步拓展為凡"氣香則醒脾".這一觀點在後世得到了普遍認同,《藥性考》在花生條下云:"炒用開胃醒脾,滑腸",又謂"潤肺止嗽,悅脾".6版《中藥學》在"藥性理論第二節五味附:芳香藥性"中也沿用了"悅脾開胃",但在各論中,包括"化濕藥"章節均引用"醒脾開胃",未再提及,由此可見其著者認為"醒脾"等同於"悅脾".《溫病學》第六章溫病的治療之專收稿日期:2007—05—09作者簡介:袁成業(1963一),男,江蘇揚州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學士,從事中醫,中西結合消化內科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題閱讀中提出病後補虛法,其中引用了"芳化醒胃"一說:"即針對溫病後濕熱余邪困胃,胃氣不醒而採用的治法.主治濕溫後仍有餘邪困胃,胃氣不醒之證,症見身熱已退而脘悶不暢,知飢不食,舌薄白微膩.代表方劑如薛氏五葉蘆根湯."但是在下篇原著簡介薛生白《濕熱病篇》第9條"薛氏五葉蘆根湯"條下仍然引用了"醒脾舒胃".作為教課書應當講究套用術語的嚴密性,在同一版教材,甚至同一本教材的前後套用名詞術語不統一有失權威性.2醒脾求真醒:睡眠狀態結束或尚未入睡:如夢方醒.酒醉,麻醉或昏迷後神志恢復正常狀態:醒酒.泛指頭腦由迷糊而清楚:醒悟.覺醒,清醒,提醒,猛醒.明顯,清楚:醒目,醒眼.醒【動】(形聲.從酉,星聲.酉與酒有關.本義:酒醒.醒能述以文.——宋?歐陽修《醉翁亭記》今宵酒醒何處.——宋?柳永《雨霖鈴》又如:醒酒石(可以醒酒的石頭);醒酒湯(可以醒酒的羹湯);醒藥(醒酒的藥);醒狂(不醉而狂).中醫治則中用"醒"字的如醒腦,醒神等,無論酒精中毒之神昏也好,各種實邪閉塞機竅也好,均屬標實證或標實本虛證,其用藥離不開芳香,或芳香辟穢開竅之味.醒脾,醒腦,醒神之醒在字意上是相同的.脾為濕困,積擾,難以發揮其健運升清之態;心神為邪所犯,清竅為邪所擾,無以復其辨物明鑑之能.中醫治法有其相通之處,如針灸學上的"醒針"法,就是通過不斷的或間斷的行針來候氣,行氣,恢復經氣的運行.因此恢復其動態也謂之醒,氣味芳香則能走竄,垂釣技巧中有"醒鉤"之說,就是通過移竿拖線來鉤晃餌誘魚.總之,《中醫名詞術語選釋》的解釋是醒脾法認識上的一個誤區,依據其所舉"醒脾散"方義,藥用: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草果,木香,陳皮,厚朴,蘇梗,生薑,大棗,屬一家之言.《中醫大辭典》的解釋,因該具有權威性,且更為合理.脾臟體陰用陽,主運化升清,喜燥而惡濕,在志為思,在竅為口.濕邪是脾臟的主要病理因素,《醫學求是》云:"脾燥則升",脾氣升運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脾體乾燥而不被痰飲水積濕所困.若脾氣虛衰,運化水液的功能障礙,痰飲水濕積內生,即所謂"脾生濕","脾生積";水濕生成之後,又反過來困遏脾氣,致脾氣不得上升,或外濕侵入困遏脾氣,脾陽不振,稱為"濕困脾".因此治療上祛除病理因素是關鍵,或健脾,運脾與祛除病理因素同使,祛除病理因素令脾氣得舒,符合《內經》"逸者行之","結者散之"的治療原則;健脾,運脾也有利於祛除病理因素,可杜病理因素再生之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