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土漢代烽燧遺址簡牘,1981年出土於甘肅敦煌西北57千米的酥油土漢代烽燧遺址。共76枚,均為木質。出土時多已殘斷,文字漫漶不清,內容大致有律令、檄文、屯戍簿籍、字書、兵書、曆書、私人書啟等。就形制而言,包括簡、牘、觚、符、封檢、削衣等。簡牘的下限當至新莽時期,而西漢昭、宣帝時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酥油土漢代烽燧遺址簡牘
- 出土時間:1981年
- 出土地點:甘肅酥油土漢代烽燧遺址
酥油土漢代烽燧遺址簡牘,1981年出土於甘肅敦煌西北57千米的酥油土漢代烽燧遺址。共76枚,均為木質。出土時多已殘斷,文字漫漶不清,內容大致有律令、檄文、屯戍簿籍、字書、兵書、曆書、私人書啟等。就形制而言,包括簡、牘、觚、符、封檢、削衣等。簡牘的下限當至新莽時期,而西漢昭、宣帝時較多。
酥油土漢代烽燧遺址簡牘,1981年出土於甘肅敦煌西北57千米的酥油土漢代烽燧遺址。共76枚,均為木質。出土時多已殘斷,文字漫漶不清,內容大致有律令、檄文、屯戍簿籍、字書、兵書、曆書、私人書啟等。就形制而言,包括簡、牘、觚...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敦煌小方盤城以西的馬圈灣漢代烽燧遺址里發現漢簡1200餘枚。這是敦煌漢簡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此外,在1977年和1981年,考古工作者還分別在酒泉西北的玉門轄地花海農場和敦煌酥油土兩地漢代烽燧遺址里採集了一些漢簡。斯坦因1914年發現漢簡的地點橫跨漢代敦煌、酒泉兩郡,70年代發現漢簡的玉門花海也...
關於漢代的符券可以舉一個例子。在敦煌酥油土漢代烽燧遺址出土一件木質的符券,長14.5厘米,寬1.2厘米,正面寫著“平望青堆燧警候符左券齒百”,下端有一穿孔,穿著一條黃絹繩,以便佩帶。這件警候符的上端右側有一個刻齒,齒的缺口中有一個左半的“百”字。[2]看來,在驗證持符者的身份時,不但要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