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縣響水灘鄉中心學校校址在響水灘集鎮,是上饒市示範學校由鄱陽縣教育局主管。校園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708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面積7。29平方米,經多方籌資維修,無三類及以上危亡。除13間普通教室外,有專用微機室、儀器室、多媒體教室、實驗室、教師辦公室、行政辦公室、音體美器材室各一間。教學儀器設備於2001年4月經省政府驗收合格。學校有微機17台。學校建有標準的水泥球場,配有桌球桌單雙槓擋等體育設施。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條件比較先進,是兒童成長的理想搖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鄱陽響水灘中心國小
- 地址:響水灘集鎮
- 占地面積:1200 m
- 建築面積:3708 km
鄱陽縣響水灘鄉中心學校校址在響水灘集鎮,是上饒市示範學校由鄱陽縣教育局主管。校園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708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面積7。29平方米,經多方籌資維修,無三類及以上危亡。除13間普通教室外,有專用微機室、儀器室、多媒體教室、實驗室、教師辦公室、行政辦公室、音體美器材室各一間。教學儀器設備於2001年4月經省政府驗收合格。學校有微機17台。學校建有標準的水泥球場,配有桌球桌單雙槓擋等體育設施。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條件比較先進,是兒童成長的理想搖籃。
學校於1929年由幾位地方紳士募捐創辦,時稱曙光國小,校址在響水河畔。1948年改稱響水灘鄉中心回民學校,有3個教學班,學生100餘人,教師5人。1949年9月改稱響水灘鄉中心國小。2002年8月改稱響水灘鄉中心學校,負責管理全鄉教育事業。
學校具有光榮的歷史。抗戰期間,為宣傳抗日救亡思想,學校師生組成文藝宣傳隊經常到油墩、彭澤、都昌等附近縣鎮進行文藝演出,影響積極。1955年,全校共22個畢業生全以優良的成績考入謝灘華民中學(當時附近鄉鎮唯一的一所中學)。1958年,學校把勞動課正式列入課表,學校師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勤工儉學活動以彌補教育經費的不足。當時學校自建的磚瓦廠,一窯可燒7千磚,為全縣之最。學校貫徹“嚴謹、求實、勤勉、創新”的思想,本著教書育人的宗旨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之原則,以“知識與能力並重,著眼於學生綜合素質的開發”為基本辦學理念,形成“德育先導,智育發展,體育達標”的辦學思路。學校長期重視校風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倡導“為人師表,誨人不倦,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的教學氛圍和濃厚的學習氛圍。
近幾年來,為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進程,我校師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改革的大潮中,經過初步探索,結合老師們的先進經念,我校已總結出“觀察法”、“實驗法”、“發現法”、“比較法”、“情境教學法”等一系列的教學方法。有十多位老師撰寫的教學論文在各級教育刊物上發表。
上學期,為進一步促進老師的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中心學校推出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其中“小連環教學”被證明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這種活動的開展更直接地促進了教師之間的切磋與交流,便於老師從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缺點,從而揚長避短,使之服務於自己的教學活動。與此同時,為了促進教師從傳統的教書匠向研究者的角色轉變,我校要求教師必須每月撰寫教學反思,並以此作評定為教師的教學業績的一項重要指標。本學期,我校在過去的基礎上,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根據學校德育教育的薄弱之情況,研究開發了以升國旗為載體的校本課程。相信這一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對於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校管理方面,我校建立了由行政,老師,學生三位一體的值日制度,建立了行政負責制、班主任責任制等一系列的旨在加強學校管理,強化質量監督的管理模式。中心學校是全鄉教育的代表,它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是傳播先進教育技術和教育理念的視窗。中心學校要取得長足的進步與發展,是任重而道遠。但我們堅信,只要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中心學校的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