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公約

鄰里公約

2016年3月,浙江杭州某樓盤開盤現場,1400多組客戶搖號產生388套房源的購買者後,在簽訂購房協定前要先簽一份“鄰里公約”,內容包括見面主動微笑問好,鄰里有事主動搭把手;停車時車頭朝外、輪不壓線;控制樓板噪音,預防陽台滴水、墜物;遇紅白喜事、裝修提前通知,照顧鄰居感受等12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鄰里公約
  • 類型:社會學名詞
  • 地點:杭州
  • 時間:2016年3月
背景介紹,分析,評價,

背景介紹

商品房小區在本質上是一個小型的陌生人社會,鄰里之間缺乏社會互動。在社會原子化、利益碎片化和人際關係乾燥化的當下,鄰里糾紛頻繁地上演。不論是噪音擾民,還是停車衝突,抑或寵物破壞小區環境衛生,規則意識和公共精神的缺失,讓社區陷入“一地雞毛”的困境,損傷了社區和諧,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伴隨著人們價值觀念的重塑與更新,“鄰里公約”方興未艾。“鄰里公約”作為一種公共規則,表面上給居民們戴上了“緊箍咒”,實際上卻讓居民從中受益。說到底,每一個居民既是社區秩序的受益者,也是社區秩序的建設者;作為生活層面的社區自治,“鄰里公約”需要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和自我服務。

分析

在社會學的視野里,社區自治可以分為“法治”和“禮治”兩種模式,社區的良性運行既要靠“法治”,也要靠“禮治”,兩者相互補充、缺一不可。“鄰里公約”作為社區生活層面的“禮治”,其初衷就在於形成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自我約束機制,讓社區生活更有品質、更有溫度。
從歐美國家社區建設的經驗來看,打造公共生活平台、重建工業文明時代的鄰里關係,是一種發展趨勢——鄰里關係不僅是一種物理上的距離接近,更是一種生活上守望相助、情感上認同支持的社會網路。“鄰里公約”用柔性調節力量促進社區和諧,有助於讓社區生活更美好。

評價

“鄰里公約”保障的是社區的基礎秩序,只是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一個開端。 提升公眾參與、激發社區活力,需要“更上一層樓”。蘇州工業園區湖東社區以建立新的朋友圈、尋找新的交往渠道、獲得新的社區參與機會為工作重點,發展居民相同的興趣愛好,逐漸提升居民的社區認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治理成效。
鄰里不是一個靜態的概念,而是一個不斷建構的社會關係體。即使在都市社區里,以互惠和信任為核心的鄰里關係依然存在。從“鄰里公約”開始,通過網路空間、趣味類社團、社區公共事務等平台,以共同的利益、興趣或情感為紐帶,增強鄰里互動,將社區居民從“一盤散沙”聯結成為一個共同體,提升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這樣的路徑,無疑是中國新型社區建設的有益嘗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