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逢元

鄭逢元(1613—1689),字天虞,又名天瑜,法名天問,貴州平溪衛(玉屏)人,祖籍山東東昌(今聊城)。明崇禎年間中舉人,歷官衡州知府、總督滇黔楚蜀粵五省軍務、太僕侍卿禮部右侍郎、左司馬右副都御史、兵部尚書等。為黔東南籍明清時期之高官,一位德功兩立、忠孝兩全的人物。

基本介紹

  • 本名:鄭逢元
  • 別名:法名天問
  • :天虞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地:平溪衛(今貴州玉屏)
  • 出生日期:1613年
  • 逝世日期:1689年
  • 主要作品:主纂《平溪衛志》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鄭逢元祖籍山東東昌,其先祖於永樂初年以軍功授平溪衛,後世襲指揮,及九世生鄭逢元。
年少時,聰穎好學,過目不忘。天啟年間,時任南京右僉都御史的熊明遇被魏忠賢矯旨革職謫戍貴州平溪衛後,於玉屏紫氣山瑞雪寺中講學,並建“鴻雪草堂”,培養了一大批學子,鄭逢元便是其中之一。
在授學期間,熊明遇對鄭逢元過人的才智非常欣賞,常與之談詩論文,過從甚密,熊譽之為“奇才”。天啟四年(1624年),鄭逢元考中秀才;明崇禎六年(1633年)中鄉試舉人,時年20歲。明崇禎七年(1634年)出任務川縣儒學教諭。鄭逢元執教嚴格,文風振興。時任巡府、總督都對其非常讚譽,均上書推薦為官。
明崇禎十年(1637年),時年24歲的鄭逢元被破格提升為湖廣衡州府同知,繼認知府。在任知府期間,時值明朝末期,各種矛盾激化,土賊紛起。對此,他一方面興利除弊,抑制豪強,維護地方治安,對政務,無分巨細,事必躬親;另一方面積極訓練鄉勇,對亂賊實行剿撫並用的靈活策略,使楚境盡平餘孽,地方安寧。因而“賢聲益著”。督撫稱讚鄭逢元:“衡非元守,則全楚悉為賊矣!”時四川流寇猖狂,大司馬王應熊屢次設法要把鄭逢元調去四川協謀討賊。何騰蛟(黎平人),批軍政書云:“楚而蜀用之,恐為識者鄙。”偏撫李乾德,上報鄭逢元功績,推薦升為滇黔楚蜀粵五省監軍。崇禎十六年(1643年),鄭逢元被委任為副使加參政,監滇黔楚蜀粵五省軍。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鄭逢元督軍平定一起叛亂,升為太僕寺卿。
永曆四年(1650年),孫可望據黔稱黔王。欲招攬南明的文武眾將為己用,他多次盛邀兵部右侍郎鄭逢元。鄭逢元書《王命論》藉以諷喻,孫雖怒其所為,但又懼其聲望,而未敢明目張胆地加害。在戰亂紛紛的年月,鄭逢元始終把父母帶在身邊,其父母跟隨他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不久,作為先行官的鄭逢元與父母一道途經餘慶時,其父病亡卜葬於餘慶縣城南,奉母居蒲村一年後,便選擇在務川隱居。期間,孫可望曾多次強迫鄭逢元為官,鄭逢元婉辭以書云:“絕裾請纓,溫太真之後悔何及;依劉為命,李令伯之陳情可憐。”閉門不出。
南明亡,鄭逢元於雲南寶台山為僧。時經略洪承疇“屢強元出,以佐維新”。鄭逢元以明朝故臣而不受,身披袈裟回歸故里,侍奉母親,潛心研究佛學,其門生故交難得一見。
遠離官場的鄭逢元並沒有完全將自己封閉起來,而是積極支持和參與家鄉的建設。當他看到平溪衛城內聖宮明倫堂年久失修,學舍荒蕪時,他倡議並積極捐資重新修建了聖宮明倫堂,使宮舍煥然一新,一時間文風大振。
清康熙九年(1670年),由於平溪衛城西野雞河常年水勢較急,致南來北往的行人過往十分不便。見此情形,鄭逢元不顧自己虛弱的身體,積極組織和倡導衛城內的洪運昌、田起圖、許各世、田起虬、鄭君謨等42人各捐重資興修了天星橋(現為七眼橋),並歷時3年修建而成。由於鄭逢元一生清貧為官,沒有積蓄,他便用撰文方式募資參與。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鄭逢元辭世,享年76歲,葬於城北20公里的茂隆塘象形山(今岑鞏縣境內)。

主要成就

清順治年間,平溪衛城內聖宮頹毀,學舍荒蕪。鄭逢元於清康熙元年(1662),捐資修建聖宮明倫堂,宮舍煥然一新,文風大振。清康熙十二年(1673)主纂《平溪衛志》,著有《谷口集》2 卷,現存貴州圖書館。

人物評價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紳士具呈,請入鄉賢,督學院張批:“鄭逢元功德並立,忠孝兩全,身殞而名彰,事久而定論,永為黔楚之芳型,堪入春秋之祀典。”奉入鄉賢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