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炳宗,昆蟲學家,農業教育家。在超低容量噴霧技術的研究與推廣中有突出貢獻;在害蟲抗藥性的監測研究方面獲得重要成果,並對多種農業害蟲防治研究取得成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炳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 福建省龍溪縣
- 出生日期: 1916年12月22日
- 逝世日期:2010年2月11日
- 職業:昆蟲學家
- 性別:男
基本信息,個人履歷,人物生平,主要論著,主要貢獻,技術成就,技術推廣,榮譽,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 鄭炳宗 | 畢業院校: 福建省立農學院、福建研究院植物研究所 |
國 籍: 中 國 | 主要成就: |
出 生 地: 福建省龍溪縣(今漳州市) | 1978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 |
出生日期: 1916年12月22日 | 1981年農牧業技術改進二等獎 |
逝世日期: 2010年2月11日 | 1986年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職 業: 昆蟲學家、昆蟲毒理學家、農業教育家 | 1991年獲得農業部三個科技成果獎 1992年國家教委甲類科技進步三等獎 |
個人履歷
1916年12月22日 出生於福建省龍溪縣(今漳州市)。
1935年1月 福建省龍溪中學高中畢業。
1936-1940年 任國小教師。
1940-1944年 福建省立農學院畢業,獲農學士學位。
1944-1946年 福建省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研究生(現實習研究員)。
1946-1949年 北京大學農學院助教。
1949-1987年 北京農業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兼任昆蟲毒理學教研室主任。
1987年 離休。
2010年2月11日下午1時10分 在北京309醫院病逝,享年95歲。
人物生平
鄭炳宗,1916年12月22日出生於福建省龍溪縣(今漳州市)。1935年高中畢業時,因無力支付學費未能升學,任國小教師4年。1940年考進福建省立農學院植物病蟲害系。1944年畢業後,分配到福建省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開始研究綠豆象的生活史及習性等。後在周明牂研究員帶領下,研究桔潛的生活史及其防治方法,解決了這一柑桔蟲害問題。1946年,到北京大學農學院任教。1949年大學院系調整後,在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兼任昆蟲毒理學教研室主任等職。1987年離休後,仍帶研究生和承擔“七五”、“八五”國家攻關項目。2010年2月11日下午1時10分在北京309醫院病逝,享年95歲。
主要論著
1 周明牂,鄭炳宗.桔潛生活習性觀察及防治試驗初報.見:福建省研究院研究匯報第二號動植物部分.1947(2):37~60
2 鄭炳宗,齊瑞霖.河北省邯鄲專區小麥吸槳蟲調查初報.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56(1):97~104
3 鄭炳宗.玉米鑽心蟲的簡單介紹.昆蟲知識.1956(2):84~89
4 鄭炳宗.綠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生活史研究初報.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57(1):66~82
5 鄭炳宗.1955年內蒙古麥稈蠅為害情況調查簡報.昆蟲知識.1957(3):112~116
6 鄭炳宗,黃書針.顆粒劑防治玉米鑽心蟲的研究.植物保護學報.1965 (2):133~141
7 華北農業大學超低容量噴霧技術試驗組.超低容量噴霧防治棉蚜、棉鈴蟲及粘蟲的效果初報.昆蟲知識.1974(3):45~47,等等。
主要貢獻
鄭炳宗在1948-1952年做研究生時期,就對玉米螟進行了研究。他在導師周明牂的指導下,經過多年研究,搞清了玉米螟在北方的發生與為害情況,指出越冬防治的重要性。他提出的越冬防治方法是,冬春季節對玉米秸稈、穗軸進行水浸或燒毀,可以大量消滅蟲源。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廣泛套用,效果良好。1958年,鄭炳宗開始進行在生長期因玉米螟為害造成的損失估計和防治方法的研究。當時國外正在研究顆粒劑作為殺蟲劑的一種劑型在農業上套用,北京農業大學黃瑞倫和韓喜萊等也在研究,並已研製出DDT和高丙體六六六可溶性與不溶性兩個類型4個品種的顆粒劑。鄭炳宗等就利用這種顆粒劑成品在田間進行玉米螟防治試驗,觀察防治效果。經過多年田間試驗,肯定了5%DDT和1%丙體六六六顆粒劑的治蟲效果。後來,北京市科委請鄭炳宗和中國農科院的邱式邦參加推廣顆粒劑防治玉米螟的工作,取得良好效果。鄭炳宗還進一步研究了顆粒劑防治與產量的關係,並探索了提高心葉期一次防治效果的可能途徑。他指出,要提高心葉期施藥一次的防治效果有三個可能的途徑,即改變施藥時期,改變施藥劑量及方法,以及改用藥劑種類等。研究結果表明,心葉末期施用5%DDT顆粒劑防治一次,每株2克,在一般年份就可解決螟害問題,可使玉米增產19.9%(小黃玉米)。心葉期施藥愈早,控制為害愈差;心葉末期施藥最為適宜。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甜菜的主要產區,曾因甜菜象甲的為害而毀苗,嚴重影響產量。1964-1965年,鄭炳宗與謝以銓合作對該蟲進行研究。他們用不同濃度的甲拌磷浸種和悶種,進行室內與田間試驗,不但很好地控制了甜菜苗期象甲等害蟲的為害,而且使甜菜苗齊、苗壯,葉色濃綠。這種方法很受農民歡迎,直到目前仍在使用。
技術成就
地面超低容量噴霧技術是6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施藥方法。1973年,北京農業大學植保系鄭炳宗、王政國與土化系尚鶴言、曹本鈞合作研究超低容量噴霧技術,並與北京市懷柔農機廠協作研究生產噴霧機具。鄭炳宗與王政國合作研究使用方法,重點進行田間防治效果的研究。土化系重點研究專用油劑的配製。噴霧技術研究包括測定藥液霧滴顆粒直徑大小,田間霧滴飄移方向、距離與風速、風向的關係,離噴頭不同距離的目標上霧滴大小和覆蓋密度(包括作物上、中、下葉背及葉面霧滴的分布與密度),以及霧滴覆蓋密度與殺蟲效果的關係等。在北京與河北等地對大田作物及果樹害蟲的試驗結果說明,濃度為20%~30%的多種農藥油劑,如果霧滴直徑在15~75微米範圍內,在害蟲棲息的為害部位的植物表面上,每平方厘米能覆蓋10個以上的霧滴(這相當於一般密度和1米高的稻、麥、棉等作物上每畝噴施60~80毫升藥液在作物頂端的霧滴覆蓋密度),對一般農作物及果樹害蟲能達到有效覆蓋密度(即殺蟲有效劑量);對鑽蛀性為害的棉鈴蟲,有效覆蓋密度約需40~50滴/厘米2。研究結果,提出了防治糧、棉和果樹等13種以上主要害蟲的藥劑種類和每畝施藥劑量,作為推廣及指導生產的參考數據。
技術推廣
試驗研究證明,用超低容量噴霧有不用水、省藥和工效高等許多優點,對於防治繁殖力強(如蚜蟲)和暴食性(如粘蟲等)害蟲具有重要意義。後來,在缺水的河北省濱海蝗區進行馬拉硫磷等農藥防治飛蝗和土蝗的試驗,以及在河北省青龍縣防治山區松樹毛蟲的示範,都取得了滿意效果。為了推廣這一新技術,1976年他們編寫出《地面超低容量噴霧技術》,在北京市懷柔縣農機廠為農業部舉辦了一次全國各省市植保站幹部參加的訓練班。後來,又在河北省舉辦了兩期訓練班。由尚鶴言、曹本鈞等試製生產了地面超低容量噴霧專用油劑多個劑型。他們的工作形成了試製生產噴霧機具、專用農藥油劑和傳授噴霧技術訓練,以及防治害蟲示範或現場會議等一條龍推廣體系。1978年,又為林業部在河北省青龍縣舉辦用超低容量噴霧防治松毛蟲現場會議,在湖南省舉辦防治飛虱、葉蟬及稻苞蟲等水稻害蟲講習班。這項技術很受歡迎,推廣迅速。1975年北京市30萬畝大田和10萬株果樹進行地面超低容量噴霧防治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河北省推廣十幾萬畝,全國上億畝,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榮譽
1978年,土化系和植保系分別獲全國科學大會獎狀,鄭炳宗為植保系項目主持人。該項目1979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北省科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農大應排在第二名),1981 年獲農業部頒發的1979年地面超低容量油劑研製農牧業技術改進二等獎(鄭炳宗為主要參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