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看中國:為中國辯護

鄭永年看中國:為中國辯護

《鄭永年看中國:為中國辯護》精選了作者近年來圍繞著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外部崛起和內部轉型這一重大課題撰寫的評論文章。對中國崛起的多方面的不安,正在促使西方和一些崛起中的大國把中國視為競爭者,把如何“消化”中國的崛起作為其首要的戰略考量。中國在經貿、文化、外交、金融等各個層面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同時,隨著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民眾對中國本身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認識越來越模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理性看待自己的崛起以及隨之而來的巨大壓力?如何客觀認識中國模式,認清其優勢與劣勢?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如何認清自己,穩妥地應對世界變局,推進內部轉型?中國能否實現文化上的崛起,為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範式?中國文化“走出去”正遭遇怎樣的困局?所有這些問題,都是中國面臨的非常緊迫同時又異常複雜的問題。作為國際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看中國:為中國辯護》作者鄭永年先生從全球化的大背景出發,對以上事關中國發展大局的問題進行了清醒,獨到的觀察和分析。

基本介紹

  • 書名:鄭永年看中國:為中國辯護
  • 作者:鄭永年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頁數:235頁
  • 開本:16
  • 品牌:浙江人民出版社
  • 外文名:In Deffense of China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13047760, 978721304776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依據不同主題,編者鄭永年把《鄭永年看中國:為中國辯護》分為八個部分,包括中國模式的理論思考、中國崛起的世界意義、文化崛起與國際形象、作為經貿大國的機遇與挑戰、中國與後危機時代的國際金融秩序、改革開放與內部改革之間的關係、中國的國際觀、中國對十年來世界大局變化的回應。這八個方面基本上反映了鄭教授近年來對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外部崛起與內部轉型的見解。
1.鄭永年先生是《參考訊息》轉載率最高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是國內少有的同時得到政界、學界和普通讀者一致認可的政治學者。
2.“鄭永年看中國”系列推出後,備受好評。其中《保衛社會》被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發文推薦,浙江省委組織部長蔡奇微博推薦。
3.越來越多的民眾對中國本身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認識越來越模糊;國際社會,則對中國充滿了不信任,在各個方面施加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如何認清世情國情,理性制定國際戰略與內部發展路線,實現外部的真正崛起與內部的順利轉型,是中國必須面對的問題。

作者簡介

鄭永年,國際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
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係研究。先後出版專著18部,主編學術著作18部。此外,經常在報刊及其他媒體發表評論,是香港《信報》1997年至2006年的專欄作家,2004年始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寫專欄。
多年來,其獨立而深入的中國研究以及視角獨到的專欄文章,在海內外產生了重大廣泛的影響。
2010年1月在國內出版《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一書,被中共中央黨校指定為教材,併入選“深圳讀書2010年度三十本好書”。2011年始,陸續推出“鄭永年看中國”系列。

媒體推薦

看過中國的跌宕和徘徊,經過苦苦思索和試驗,鄭永年找到了自己理解中國的方式:接受今天的中國,把現存制度當作一種現象來了解和解釋。
——《南風窗》2011年7月第14期
很早就看鄭先生的文章,特別是在一些國際性的論壇上,經常看到鄭先生的一些關於中國問題的專欄文章。寫得非常的持平、公允、中正。
——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 王魯湘
鄭永年研究中國問題是一種實證研究,他關心的是事實,而不是結果。對於好的,他會表揚,對於不好的,他的批評也很給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王江雨
長期以來,鄭永年先生的觀點倍受海內外媒體,以及政界,學術界的重視。
——價值中國網記者 李春雨
鄭永年教授屬於客觀持中的政治學者,長期研究政黨問題,我與他有過長談,感覺他內心希望能用循循善誘的方式推動國內的當權者推動政改。
——獨立政經評論員 金心異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中國模式的優與困
中國模式的機遇和挑戰 /3
中國模式能夠被圍堵嗎 /8
為什麼要提中國模式 /12
中國模式的核心是什麼 /17
中國模式的改進 /21
中國模式研究應去政治化 /25

第二部分 中國崛起的世界意義
切莫誇大“北京共識” /31
中國的崛起:軍事大國還是商貿大國 /34
如何理解中國的“和平崛起” /38
中國人應理性看待中國的崛起 /41
國際責任關係著中國崛起 /44
國際發展視野中的中國經驗 /48

第三部分 崛起中的經貿大國
中國的經濟外交與和平崛起 /57
能源危機對中國國際戰略的教訓 /60
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 /63
中國在歐盟眼中的戰略利益定位 /67
中國應思考如何保護其海外利益 /70
中國如何實現戰略“走出去” /74

第四部分 文化崛起與國際形象
為什麼要追求“文化崛起” /81
中國要追求怎樣的外部文化崛起 /84
中國國際形象的根基是什麼 /87
在壓力下重建中國民族主義/91
中國的崛起要求民族心理的轉型 /96
奧運會尋回中華文明的自信 /100
中國能否為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範式 /104
中國的文化現狀及其“走出去”困局 /110

第五部分 中國與全球金融秩序
亞歐峰會檢驗中國領導能力 /119
金融危機與中國的國際經濟秩序 /123
中國如何在G20定位國家利益 /128
國際金融體系的重建,中國能做什麼 /132
G20和中國國際戰略的再思考 /137
中國如何應對國際力量再“集團化” /142
世界經濟的新格局與中國的機遇 /146

第六部分 中國的國際觀
領袖外交中的大國謙卑 /155
中國的新國際戰略觀 /158
要預防中國思維的美國化 /161
中國的國際觀從何而來 /165
中國外交思維美國化的後果 /169

第七部分 對外開放與國家轉型
要正確處理內外部改革之間的關係 /175
從外部貿易糾紛到內部貧富分化 /178
中國在危機中重新尋找發展模式 /181
中國不能模糊谷歌事件的焦點 /185
中國未來十年改革的“戰略機遇期” /190

第八部分 全球化:中國如何回應世界變局
聯合國改革觸動中國核心利益 /197
從“中國威脅”到“中國責任” /200
中國再次面臨國際戰略選擇 /203
中國“走出去”應有新模式 /207
中國要確立外交政策國際話語權 /211
中國和西方進入互不確定的時代 /215
相互依存狀態下的中國國際環境 /219
中國要加快國際政治話語的建設 /223
中國的崛起及其外交和戰略壓力 /227
環保經濟和中國國際話語權的開端 /2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