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慶

鄭林慶

鄭林慶,教授。1917年8月出生於韓國仁川,廣東香山(今中山)人,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因盧溝橋事變,遂轉輾至雲南昆明。1941年在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完成學業。建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摩擦學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高等學校機械基礎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第二屆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中國民主同盟盟員。鄭林慶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3月9日9時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林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17年8月
  • 逝世日期:2012年3月9日
  • 畢業院校: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
  • 出生地:韓國仁川
  • 代表作品:《摩擦學原理》《機械零件》
  • 職稱:教授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出版圖書,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鄭林慶教授1917年8月出生於韓國仁川,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因盧溝橋事變,遂轉輾至雲南昆明,1941年在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完成學業。1945年赴美國留學,並在辛辛那提工具機廠、福特汽車等工廠見習進修。1948年2月回清華大學執教,先後開設“工具機械”、“工具學”、“熱工學”、“機械設計原理”等課程,1952年清華大學成立機械設計教研室,鄭林慶先生任第一屆教研室主任,是本校機械設計學科建設與倡導教學法研究的先行者。鄭林慶先生1961年晉升教授,1981年遴選為首屆機械學博士生導師。自1949年起曾先後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摩擦學研究中心主任、摩擦學研究所所長。
鄭林慶教授在國內外機械學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培養了大批機械設計與製造、摩擦學的專門人才。從60年代初起任教育部《機械設計》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80年代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並被國內多所大學聘為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
鄭林慶教授自1956年起在國內率先開始進行摩擦學研究與教學工作,1960年招收了首屆摩擦學領域的研究生,1981年招收了我國第一位機械學博士生,為推動機械設計與摩擦學研究的發展,培育機械設計與摩擦學專業人才作出了貢獻,是我國摩擦學研究的創始人與奠基者,推動和發展機械工程與摩擦學研究的一代宗師,目前很多活躍在機械學、摩擦學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都無不得益於他的學術思想與開創的學術領域。
鄭林慶教授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學會的主要發起人之一,曾擔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第二屆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20世紀70年代,邀請國際摩擦學理事會主席H. P. Jost率英國摩擦學代表團訪華,並於次年參加中國摩擦學代表團回訪英國,開創了我國與國際摩擦學界學術交流的先河。1985年,率中國摩擦學代表團出席第四次國際摩擦學會議,出任國際摩擦學理事會副主席。
鑒於對多學科綜合交叉重要性的認識,從80年代開始,組織清華大學精儀、機械、材料、工物、化學、工化等系,共同進行摩擦學理論與技術研究,成立了清華大學摩擦學研究中心,後經教育部批准,改編為清華大學摩擦學研究所,同時,建立了獨立的實驗研究基地。自1985年起,鄭林慶教授發起、組織並推動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申報與籌建工作,為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成作出了貢獻。
在摩擦學研究中,鄭林慶教授率先提出關於摩擦學系統的學術思想,提出了摩擦、磨損、潤滑狀態轉化的概念,並於1981年聯合國內9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共同承擔了國家科委“六·五”重點研究項目“摩擦學機理研究”。內容涵蓋全膜潤滑、部分彈流潤滑、邊界潤滑、微彈流潤滑分析,接觸應力,微凸峰的彈塑性變形、斷裂與磨損機理,以及材料表面改性和表面測試技術等摩擦學研究領域,導出了潤滑、摩擦和磨損狀態的轉變過程和摩擦學系統設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國內摩擦學界承擔的第一個國家級重大基礎研究項目。該項目於1986年完成並通過國家科委鑑定,並於1988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研究導致了三維粗糙面的彈塑性接觸分析、混合潤滑數值模擬、磨合動力學、界面效應減阻等一系列新研究方向的生長,影響了幾代學者的研究方向和學術生涯。
鄭林慶教授在表面形貌摩擦學效應研究領域組織了從理論到實際套用的廣泛研究,將真實隨機表面潤滑統計分析為主的表面形貌的整體巨觀潤滑效應研究和以微彈流為主的表面微凸體的局部微觀效應研究相結合,全面地描述了表面形貌對潤滑效應的影響。此項研究於1993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9年逐步淡出科研一線工作後,鄭林慶教授以對摩擦學研究的深刻理解及多年的研究經驗,深入調研、精雕玉琢,歷時5年,於1994年出版發行了《摩擦學原理》專著。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機械設計與摩擦學教學及科研工作。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鄭林慶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1994年1月

主要貢獻

主持的“摩擦學機理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合編《機械零件》。

獲獎記錄

“曾分彈流潤滑狀態和金屬摩擦副磨損狀態的機理研究”1986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