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懷昌(革命烈士)

鄭懷昌(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鄭懷昌(1913—1934),出生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淡水街道的一個商人家庭。曾任團惠陽縣委宣傳委員兼團淡水區委書記,紫河特區特派員。1934年10月的一個晚上,鄭懷昌在香港尖沙咀被捕。1934年11月下旬,鄭懷昌被押送廣州殺害,年僅2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懷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13年
  • 逝世日期:1934年11月
  • 性別:男
  • 出生地: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淡水街道
人物生平
鄭懷昌,1913年生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淡水街道的一個商人家庭。鄭懷昌在六姐弟妹中排行第二,他在“青年新社國小”高年班畢業後,進古氏私塾就讀,接著又進崇雅兩等國小(今“崇雅中學”),後因戰亂而中途輟學。
1925年,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征都經過鄭懷昌的家鄉淡水,播下了革命的種子。後來,淡水圍子田辦起一間“平民學校”,成立了“淡水青年新社”。他們提倡興辦教育、經營書店、出版《浪花》小冊子,開展反帝反封建宣傳。在進步思潮的影響下,鄭懷昌常常到青年新社的書店買來進步書籍,供同學們閱讀。後來他還借了一間小房,辦成了閱覽室。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鄭懷昌停學在店鋪幫父親掌柜。他與原淡水工會的負責人鄧錫善交往甚密,他倆經常到淡水鎮郊外的上、下土湖活動,晚上常常利用放紙鳶的方式把傳單散到城外,或把傳單包著石頭扔出城牆外,使敵人惶恐不安。
1928年春,惠陽象山鄉村師範學校開辦。中共廣東省委派了一批地下黨員到象山師範任教,他們組成黨、團支部,秘密開展活動。惠陽私立崇雅初級中學(今崇雅中學)進步學生葉文華等每星期六都到象山學校活動,並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淡水發展組織,鄭懷昌也參加了青年團,並參與團支部的工作。
1929年,中共東江特委派魏挺群任團惠陽縣委書記兼淡水區委書記,鄭懷昌任團縣委宣傳委員,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團惠陽縣委宣傳委員兼團淡水區委書記。1931年,鄭懷昌兼紫河特區特派員。
1933年秋,鄭懷昌接任團惠陽縣委書記。他經常創作民歌,利用客家小調宣傳革命道理,和民眾一起上台演唱“十月裡來谷入倉,窮人米缸冇粒糧;只有組織農協會,團結鬥爭才有行”一類的民歌。
1933年10月,由於叛徒出賣,許多同志慘遭殺害。鄭懷昌積極組織黨員撤退掩蔽後,於11月到香港向中共兩廣臨委匯報,中共中央巡視員鐘仲衡讓他留在香港,負責中共兩廣臨委的工作。
1934年2月17日,中共兩廣臨委召開第一次會議,鐘仲衡根據中共中央的意見,指定鄭懷昌為中共兩廣臨委書記。同年3月,中共兩廣臨委改為中共香港工作委員會,此時,鄭懷昌奉命到中央蘇區學習。同年8月13日,他從中央蘇區學習回到香港。中共香港工委改選,鄭懷昌當選為書記。
在香港工作期間,鄭懷昌時而裝成商人叫賣於街頭,時而扮成苦力出沒於碼頭、工廠,刻印並散發傳單,曾通過葉文華等人,在“廣東兄弟橡膠廠”“德成織布廠”“三洋織綢廠”“中華書局”等單位把進步青年組織起來,成立了“九龍自覺讀書會”,並從中發現積極分子,培養革命骨幹,發展中共黨、團組織。
1934年10月的一個晚上,鄭懷昌在香港尖沙咀被捕。當敵人問他:“共產黨有什麼好?”他回答道:“我們窮人被壓迫得沒法活下去,共產黨好在給我們指出生路——一條革命的道路!”敵人用火烙他的手掌,妄圖用酷刑迫他供出黨組織的名單,可總是枉費心機。鄭懷昌雖然身陷困境,但總是念念不忘其他同志的安全,他托葉文華四處探望、安慰並轉告同志們說:“要刻苦堅持,要堅信革命一定會成功!”
1934年11月下旬,鄭懷昌被押送廣州殺害,年僅21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