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園區規劃,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按照1998年國務院批覆的《鄭州城市總體規劃(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鄭州市區人口發展長遠目標為500—600萬,城市化水平達70—80%。鄭州中心城區規模偏小,而且受隴海、京廣鐵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間受到制約,與近億人口大省省會城市的地位和建設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遠不相適應,因而必須尋求新的發展空間,按照21世紀國際現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對省會鄭州總體規划進行完善、修編,這是規劃鄭東新區的主要背景。
二十世紀初,在中國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提出“鄭州市要圍繞建設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打造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的亮點、新的增長點和帶動點”。
2000年6月,時任河南省省長
李克強同志在鄭州調研時提出“一定要增強鄭州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全省城市化進程”,並強調“鄭州市當前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擴大城市規模”。同年12月20日,河南省委六屆十一次會議進一步提出要以推動鄭州市建設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目標,以強力開發鄭州的新區建設為重點,提升鄭州在河南省的首位度,增強經濟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同年,位於鄭州市東郊的原軍民合用機場啟動遷建,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以該區域為核心,開發建設鄭東新區的戰略部署。
2001年7月,按照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高起點、大手筆”的要求,鄭州市對鄭東新區總體規划進行了國際徵集,日本黑川紀章事務所、法國夏氏事務所、美國SASAKI公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等6家單位參與規劃設計競爭。經過國際徵集、專家評審、市民投票和立法確認等四個環節,最終日本黑川紀章事務所的總體概念規劃方案獲多數專家認可,並在市民投票中獲得了90%以上市民的支持。
2002年3月,鄭州市人大對規劃方案予以確認,以地方法規形式確保了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
2003年1月20日,以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工為標誌,鄭東新區開發建設拉開序幕。
2011年,《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32號)明確提出“加快推進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適時申請開展電子商務國際結算業務”。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末,鄭東新區轄10個街道、1個鎮、1個鄉,共60個社區、63個行政村。
截至2021年10月,鄭東新區轄10個街道、1個鎮、1個鄉,另轄3個產業集聚區或專業園區(白沙園區、中央商務區、中原科技城<智慧島>),在行政上分別屬於
金水區、
管城回族區、
中牟縣,區管委會駐龍湖中環南路8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鄭東新區位於鄭州市區東部,管理範圍西起中州大道、東到萬三公路、北至黃河、南達隴海鐵路,規劃控制面積370平方千米,管轄面積260平方千米。
園區規劃
鄭東新區採取組團發展,將最初的150平方千米規劃區域劃分為CBD(中央商務區)、龍湖地區、商住物流區、龍子湖高校園區、高科技園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若干組團。
CBD集金融、商務、住宅、旅遊、娛樂、信息和研究等多功能於一體,規劃面積約3.45平方千米,中央商務區綠化面積200萬平方米,水域面積60萬平方米,在建和建成房屋面積400萬平方米。是由兩環60棟高層建築組成的環形城市,內環建築高80米,外環建築高120米,兩環之間是繁華、舒適的商業步行街。環形建築群中間的中心公園內布置有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藝術中心和鄭州會展賓館等三大標誌性建築,以及大面積的生態綠地。CBD(中央商務區)成為河南省最具活力的金融和企業總部核心區域。
商住物流區是CBD的功能支撐區,規劃面積約23平方千米,是以機關單位、公益設施、現代服務業及批發、物流、居住等功能為主體的綜合區。伸入龍湖的半島,為CBD副中心,面積約48公頃。CBD副中心是由寫字樓、賓館和特色住宅等組成的另一個環形城市,其間有湖中湖,是商務、居住、旅遊、娛樂及休閒的勝地。
CBD與CBD副中心通過一條約3.7千米長的運河相連,兩岸是40米高的建築,以商業、文化、居住等功能為主。建築外側依次為15米、20米高的多層居住區。CBD與CBD副中心這兩個令人耳目一新的環形城市通過如詩如畫的運河緊密相連,構造出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如意型”。這是鄭東新區的圖騰,也是鄭東新區的鮮明個性。它將使入住的市民萬事如意,進駐的商家平添吉祥。
截至2007年末,商住物流區累計引進項目109個,其中89個項目開工建設,36個竣工投入使用;在建及建成面積累計達到800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109.6億元。
龍湖區規劃面積約40平方千米,其中龍湖水域面積約6.08平方千米左右,根據中原文化關於龍的傳說及湖的形態而取名,是鄭東新區規劃的點晴之筆。龍湖區與流經老城的金水河和熊兒河、賈魯河、東風渠等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態水系。沿河流兩岸布建河川公園,形成貫穿全市的生態走廊。根據國內外專家對龍湖水質保護研究的成果,龍湖管理運行將綜合運用黃河引水、大氣降水和地下水補充,利用暴雨徑流、水質控制,使水質達到身體可接觸水平。
2005年4月24日,中國的知名城市規劃專家對鄭東新區龍湖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划進行了評審。按照規劃,龍湖地區主要由三大功能區組成:龍湖北部和南部片區及村莊安置區主要以居住用地為主;副CBD區是由旅遊設施、休閒娛樂設施和商業設施、高層複合式設施組成的休閒娛樂區;人工運河兩側以商業服務區為主。龍湖區規劃總居住人口規模為40萬人。
伸入龍湖的半島為CBD副中心,龍湖金融中心,規劃面積約1.07平方千米;該區域是以金融辦公、商業和旅遊觀光為核心的金融集聚區域。規劃設計為內外兩環。內環為20棟競技場式建築群圍合而成,主要為商業、金融業、公寓型酒店等,建築統一高度為60米;外環為20棟高層建築主要為高檔酒店、辦公、商業金融功能,絕對高度為120米;在該區域的北部設定有240米高的雙塔建築,作為副CBD區域的立面,是主要的交通中轉站和與對岸往來的大門,設定商業、辦公、高檔酒店及娛樂設施;南部的門戶區域則是沿運河方向到來的入口,設計低層建築形成開敞的城市空間,設定公共設施將人流引向湖心區域。湖心區水面採用兩個圓弧形成巴洛克時代的橢圓形,產生更加強烈的圍湖感。中心區域水面設計為水上舞台,作為新區乃至鄭州市的節慶舞台,為市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
CBD中心和龍湖金融中心通過3.7千米長的運河相連,形成一個“如意”型,運河兩岸是45米高的建築。該區域歷史上曾是沼澤地,地勢低洼,長年積水,大多是魚塘。龍湖區與流經老城的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賈魯河、東風渠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城市生態水系。按照水系專項規劃,利用東風渠引入的黃河水、賈魯河水、豐富的地下水形成龍湖。湖區通過每年4次的水體循壞,其水質可達到國家景觀和娛樂B類標準,湖區循環排水則用於鄭東新區的工業用水及農業灌溉。
龍湖地區規劃為多層和高層住宅。通過導入傳統的四合院和九宮格布局,巧妙的把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現代建築理念結合起來,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共生。
龍子湖高校園區,規劃面積約26平方千米,主要由高等院校組成。高校園區內規劃有龍子湖,取“望子成龍”之意。湖面伸入各大學校區,湖中有近兩千畝的湖心島,島上規劃有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設施。龍子湖通過運河與龍湖及其他河渠相連,是鄭東新區生態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高校園區的莘莘學子們創造了優美獨特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警察學院、河南大學國際學院、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河南經貿職業學院、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鄭州廣播電視大學、河南省社會主義學院等十五所高校全部建成,入駐師生18萬人。
科技物流園區成為科技創新基地和現代物流中心。科技物流園區完成投資9.3億元,計畫總投資約45億元、規劃建築面積約300萬、占地約4718畝的國家幹線公路物流港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物流港綜合服務中心主體已完成地面四層以上,一批國內外著名物流項目入住該區域,項目建設正加快推進,建成後將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內陸無水港物流樞紐平台。
人口
截至2005年末,鄭東新區入住人口只有8萬人。
截至2008年末,鄭東新區入住人口達到21萬人。
截至2011年末,鄭東新區入住人口達到55萬人。
截至2013年末,鄭東新區入住人口突破100萬人。
截至2015年末,鄭東新區入住人口達115萬人。
截至2016年末,鄭東新區入住人口137萬人。
截至2019年末,鄭東新區總戶數239914戶,共741335人,城鎮人口517674人,城鎮化率69.83%,出生人口8250人,死亡人口4739人,出生率為11.5‰,死亡率為6.6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89%。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鄭東新區常住人口945234人,其中男性471132人,女性474102人,性別比為99.37,0—14歲人口占比15.06%,15—59歲人口占比77.32%,60歲以上人口占比7.62%,其中65歲以上人口占比5%。
截至2021年末,全區常住人口96.02萬人。
政治
截至2024年7月,參考資料:
經濟
綜述
2014年,鄭東新區全口徑稅收完成135.8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方稅收收入、新增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三項數據均位列鄭州市第一。
2018年,鄭東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6%,規模居全市首位,增速全市第二;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38億元,同比增長8.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90.5億元,同比增長10.4%;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93.5億元,同比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完成5億美元,利用域外資金161億元,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2%和110%。
2019年,鄭東新區完成生產總值11396265萬元,其中第一產業38609萬元,第二產業1584963萬元,第三產業9772693萬元。
第一產業
2018年,鄭東新區完成土地報批1.6萬畝,供地8271畝。
截至2019年末,鄭東新區農林牧漁業產值38609萬元。
第二產業
2018年,鄭東新區“一號工程”金融島取得突破性進展,外環建築群確定地下空間交通組織、4棟公共建築和2棟超高層建築方案。內環20棟樓宇18棟主體封頂,華信期貨總部大廈等項目加快建設。
2018年,鄭東新區培育稅收超億元樓宇40棟,文化產業大廈等特色樓宇32棟,新增出租面積132萬平方米,建成樓宇出租率達92%。
2018年,鄭東新區龍湖金融島外環地下空間工程開工建設,東站東廣場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工程有序推進,白沙綜合管廊一期主體完工,二期啟動招標。
2019年,鄭東新區工業產值235046萬元,建築業產值1350018萬元。
第三產業
2018年,鄭東新區新引進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22家,核心區累計引進持牌類金融機構334家,全區入駐各類金融機構1300餘家。PTA期貨成功引入境外投資者,棉花期權正式上市,鄭州首家商業保理公司開業運營,河南資產融資租賃等3家企業獲批內資融資租賃試點。境內外掛牌或上市企業22家,轄區企業通過資本市場新增融資超265億元。中原基金島新增基金機構81家,累計達132家,管理規模突破2000億元。
2018年,鄭東新區自貿區鄭東區塊全年註冊企業1.8萬家,註冊資本2158億元,占鄭州片區八成以上,企業註冊數量占河南自貿區的60%。
2018年,鄭東新區安置房建設完成投資116億元。
2018年,鄭東新區的龍湖、白沙、新時代廣場等重點區域新開工基礎設施項目61個,完成投資62億元。
2019年,鄭東新區批發和零售業產值525267萬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產值1460132萬元,住宿和餐飲業產值204950萬元,金融業產值3506524萬元,房地產業產值1274813萬元,其他服務業產值2800904萬元,其中營利性服務業產值1057952萬元,非營業性產值1742952萬元。
2023年4月29日,在2023 U.I.M.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舉辦期間,鄭東新區舉行中原科技城推介暨重點項目簽約活動,通過積極對接聯繫觀賽企業、重要嘉賓,共簽約引進24個重點項目,涉及數字經濟、生物醫藥、人工智慧、元宇宙、智慧型製造、金融保險等多個業態。
交通運輸
2018年,鄭東新區累計建成道路585千米。跨賈魯河10座橋樑加快建設。公共腳踏車項目二期完成建設,建設站點302個,配置腳踏車1萬輛。新建公共停車場27處,新增停車泊位6260個。開通CBD、智慧島便民服務車。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鄭東新區簽約清華附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上師大附中、當年開工,楓楊外國語中學確定選址。錦繡路國小、省實驗二中等12所學校實現秋季招生,新增學位2.26萬個。建成區學校實現外教全覆蓋。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鄭東新區受教育程度為大學(大專及以上)491403人,高中(含中專)108809人,國中161515人,國小104625人。
科技事業
2018年,鄭東新區簽約引進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累計引進大數據企業200餘家,帶動集聚相關科技企業2893家,註冊資本金突破200億元。雲湖智慧城、科學谷完成規劃設計和項目儲備,進入實施階段。成功舉辦2018數字經濟峰會暨5G重大技術展示交流會。
2018年,鄭東新區新引進4家國內外500強企業,累計入區世界500強企業65家、中國500強企業93家。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全部落地,中介服務業發展實現新的提升。4家高星級酒店入駐,累計入駐高星級酒店17家。
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中國未來城市實驗室成功落戶鄭東新區。
2018年,鄭東新區新增在孵企業200家,累計在孵小微企業2500餘家。全年新增高新企業44家,累計達84家,同比增長110%;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73家,累計達216家,同比增長51%;12家企業入選第三批“1125聚才計畫”。全區專利申請量突破1萬件。智慧島被確定為全市大數據人才管理改革試點。先後通過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招才引智清華行等活動,新引進院士4名,青年人才901人,其中博士97名,累計引進高層次專家(團隊)7個,院士10名,建立院士工作站24個。
文化事業
2018年,鄭東新區建成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16個。
醫療衛生
2018年,鄭東新區的泰康·豫園、中美(河南)荷美爾腫瘤研究院、北大醫療產業園等項目有序推進,龍湖國際醫院確定選址。全區醫療床位達1.2萬張,每千人擁有床位8張,高於國家標準。
社會保障
2018年,鄭東新區7個安置區新增回遷面積357萬平方米,累計達816萬平方米,新增回遷人口2.4萬餘人,累計回遷6.8萬人,回遷率65%。順利完成1.6萬套安置房網簽,完成市定目標的185%。困擾民眾多年的老安置區不動產證辦理順利啟動。
截至2018年末,鄭東新區黃河濕地集中整治行動拆違20萬平方米。鐵路沿線拆違33萬平方米。
截至2018年末,鄭東新區啟動新建公廁350座,第一批建成投用140座,59座正加快推進,第二批151座已完成招標。
截至2018年末,鄭東新區一期15處便民服務中心全部開工,體育公園、宏圖街等7處建成投用,崗王路、鄭信路等7處主體完工。二期16處1處開工建設,3處完成方案設計。
截至2018年末,鄭東新區新增參保人員2156人,參保率100%。新增城鎮就業2602人。完成公租房分配4168套。加強勞動監察,處理勞動糾紛1240件,追討工資1500餘萬元。
2018年,打掉村霸7個,剷除涉黑保護傘7個,黑社會性質團伙1個。
環境保護
2018年,鄭東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姚灣、後灣、後窪3個移民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正式投用。
2018年,鄭東新區新開工安平路高鐵遊園、象湖生態文化公園二期等項目17個,新增綠化318萬平方米,高鐵公園、森林公園建成開園。新增綠化16萬平方米,完成市定任務近5倍。
2018年,鄭東新區的蓮湖、象湖C區、三河治理、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綠化加速推進。雲湖完成規劃設計,十八里雲溪啟動施工招標。龍湖水利風景區成功獲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2018年,鄭東新區空氣優良天數165天,同比增加27天,空氣綜合指標和六項監測指標同比明顯下降。
2018年,鄭東新區落實河長制,開展入河排污口、黑臭水體、河湖“三清一淨”整治行動,全年排查整改污染源頭310處,水質狀況總體良好。
著名人物
祭仲(?~前682),又叫祭足。曾任鄭國封人(負責管理國家疆界事務)、正卿等職。為懷念故國,要求食邑封在原祭國一帶,並在祭伯城長期居住。鄭莊公初期,祭仲和上卿公子呂積極幫助鄭莊公平息公叔段叛亂。前707年,周桓王惱怒鄭莊公五年不去洛陽朝見,並討伐宋國和許國,於是率兵馬討伐鄭國。鄭莊公以曼伯為將,率右師;祭仲為將,率左師;莊公親領中軍。三軍大敗王室兵馬。夜裡,蔡仲受鄭莊公指派,犒勞王室軍隊,慰問周王和卿士。前694年7月,齊襄公在首止盟會上殺鄭君子亹和高渠彌。祭仲和眾大夫商議,從陳國迎公子儀(嬰)回國為君,史稱鄭子儀。公子儀任祭仲為上大夫。前682年,祭仲病卒,葬鄭城南陘山山頂。
祭伯姓姬,名字已經無法考證。出生於西周時期,為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的第五個兒子。後被封為祭國之君,居於祭伯城。 西周建立後,周武王曾設三監,由周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擔任。其中管叔的轄區為管國。周武王去世後,其年幼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由周公攝政。周公的弟弟管叔等因對此不滿,便發動叛亂。周公親率大軍經過3年苦戰,最終於前1061年平定叛亂。管國隨之被滅掉。 周公因平定叛亂有功,全家都得到封賞。祭伯被封到鎬京附近的京畿地區,建立了一個諸侯國——祭國。周代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爵。祭伯因被封在祭國,爵位為“伯”級,所以他被稱為“祭伯”。後來,祭伯奉旨率領祭國臣民東遷,遷到原管國一帶,以填補管國被滅掉後的權力真空,負責治理原管國轄區。祭國東遷後,祭伯曾在原管國都城東北15里的原商代祭國一帶修建城池,作為都城,此城便被稱為“祭伯城”(即現在的祭城村。2005年6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發現周代的祭伯城)。“祭伯城”作為地名從此開始使用。祭伯後來被封為祭公。周昭王時期,祭公隨周昭王南征荊楚,回師途中,船沉漢水,祭公與昭王溺水而亡。春秋初期,鄭國逐漸強大。作為近鄰,祭國最終被鄭國所滅掉。祭伯的後人和原祭國的部分臣民為了永遠記住自己的國家,就集體改姓為“祭”。從此,祭姓產生,祭伯被尊稱為祭姓的始祖。
祭公謀父出生於西周時期,為祭公(即祭伯)之子,承父業,居於祭伯城。周穆王初期,祭公謀父為朝中重臣,陪伴周穆王西征和巡遊。他向周穆王獻治國之道:治國靠的是德政,而不是暴政。不能輕易使用暴力,不能見利忘義,不能寵愛親戚疏遠賢臣,要用中庸的方法治理國家。此為歷史上首次提出“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 有一年,周穆王要攻打一個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謀父進一步勸說周穆王:聖明的君王向來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別人,早晚會帶來嚴重後果的。周穆王不聽勸告,率兵攻打犬戎,儘管戰爭最後取勝,但周邊的少數民族再也不稱臣納貢,使周王朝國力一年不如一年。周幽王的時候,周王朝竟然被犬戎反過來打敗,後不得不遷都洛陽。
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鄭東新區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19年12月9日,鄭東新區被國家民委命名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單位)。
2021年,鄭東新區位列城市新區“五新”潛力50強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