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已經鄭州市政府同意,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2年6月17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州市“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6月17日
- 發布單位: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鄭州市“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是根據《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的,主要闡明“十四五”時期全市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方向、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引導規範服務業市場主體行為,統籌服務業發展重大戰略和重大舉措,是“十四五”時期我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檔案。
一、站在新起點、擘畫新藍圖
(一)“十三五”發展成就
“十三五”時期,鄭州市著力推動服務業總量擴大、結構最佳化、布局完善、體制創新,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已經形成,為開啟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支撐。
規模增長貢獻提升。2016—2020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實現年均增長8.14%,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速2.94個百分點;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突破7000億元,成為推動經濟持續走在全省以及全國主要省會城市前列的主要動力。五年來,全市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8.6%,服務業吸納城鄉新增就業占全市新增就業的60%以上,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拉動投資的主領域和吸納就業的主渠道,“鄭州服務”引領經濟成長的發展格局更加鞏固。
發展質量不斷提高。2020年,金融業成長為第三產業中規模最大的產業,占比達到18.4%;會展展覽場次及面積連續多年排名全國前列;跨境電商交易額年均增長25%以上,網購保稅進口累計業務總量全國第一;全市技術契約成交額從“十二五”末的19.97億元增長到“十三五”末的212億元;A級以上物流企業達101家,設施一體銜接、信息互聯互通、運行安全高效的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新體系基本形成。“只有河南”主題演藝公園、黃帝千古情等一批文旅融合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2020年,全市服務業稅收占全部稅收的70%左右,稅收貢獻持續增長。
集聚效應日趨顯現。2020年,服務業“兩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4.1億元;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65.4億元,入駐企業18255家。獲批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中歐班列(中豫號)滿載率、總貨值等綜合指標保持全國領先;獲批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等。全市省級品牌消費集聚區達到13個、省級旅遊度假區2家;獲批組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5個國家級研發平台,引進培育各類新型研發機構43個;此外,現代物流、文化創意、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專業園區快速發展,服務業集聚、集群發展態勢愈加明顯。
發展空間逐步拓展。市域城鄉統籌方面,櫻桃溝景區成為國家級鄉村旅遊創客基地,伏羲大峽谷、三泉湖景區等跨入4A級旅遊景區行列,新鄭西泰山村千稼集、鞏義竹林長壽山風情古鎮等成為旅遊新熱點,同時帶動了物流業、商貿服務業城鄉一體化發展。跨區域合作方面,對接長三角進一步深化,一批跨區域服務業合作項目有序推進,其中,僅2020年就與上海簽約服務業領域合作項目17個,總投資額700多億元。開放合作方面,鄭州-盧森堡“雙樞紐”戰略合作深入推進、空中絲綢之路綜合試驗區加速謀劃,一些全球性展會、論壇落戶鄭州等,服務業發展得到了更多開放紅利。
發展環境日漸完善。大力支持、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產自用的製劑、房產、土地、車船3年內免徵相關稅賦。科技資源向全社會開放共享的運行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鄭州片區管理體制改革及人事薪酬改革走深走實。一批覆蓋冷鏈供應鏈的操作規範和技術標準得到推廣,打造了全國冷鏈城市配送的“鄭州標準”。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國際貿易實現“單一視窗”全覆蓋。通過一系列改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跨境電商、現代物流、養老服務等服務業領域改革走在了全國前列,服務業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鄭州市服務業發展仍存在問題及不足。一是服務業整體規模還不夠大,輻射帶動能力亟需提高;二是服務業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周邊縣(市)產業支撐作用有待鞏固;三是改革任務依然艱巨,部分領域市場準入門檻還較高;四是產業融合發展不足,製造業、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服務要素植入不夠;五是服務業“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現象比較普遍,治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上述問題,需要在“十四五”時期認真對待並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發展環境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鄭州服務業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變化。
從國際形勢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治理體系面臨深刻變革,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受逆流,全球服務業競爭版圖面臨重大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套用,服務業分工繼續深化,製造業服務化、服務外包化趨勢增強,信息通訊、技術諮詢、金融、文化等資本和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不斷迸發新的活力。同時,一大批新興服務業的加快崛起,帶動服務業生產效率和競爭力提升,為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從國內形勢看,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更多依靠消費引領、服務驅動的新特徵。特別是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加速構建,消費潛力持續釋放,高品質教育、醫療、養老、家庭服務、文化娛樂等需求持續增加,個性化、定製化、體驗式、互動式服務爆發式增長,大量的服務創新必將噴薄而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韌性與潛力必將進一步彰顯。
從省內形勢看,隨著中部崛起、黃河戰略等國家級戰略深入推進,以及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戰略平台融合聯動的疊加效應持續顯現,必將釋放空前的利好效應,服務業改革開放、重點領域先行先試激發的創新活力持續迸發,服務業發展空間拓展、功能豐富、層級提高等多線推進,鄭州服務業也將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機遇期”。
從我市形勢看,黨中央、國務院對鄭州發展高度重視,多次強調要發揮好鄭州在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戰略中的帶動作用,省委、省政府也始終把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作為引領全省發展的核心引擎,賦予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重任。“十四五”時期,鄭州在全國經濟版圖和城市網路中的地位將日趨凸顯,產業、基礎設施、綜合承載能力將持續提升,資源集聚、要素集聚、人才集聚能力將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優勢將日益突出,這必將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優勢。
同時,我市服務業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一是新冠疫情影響廣泛,仍存在多點局部爆發危險,對服務業健康持續發展帶來嚴重衝擊。二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受挫,部分行業、企業特別是傳統服務業盈利水平持續下降,整體經濟效益表現低迷,市場預期和信心受到影響。三是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服務業人才、融資、用地、用電等要素約束問題依然嚴峻,難以有效滿足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四是體制機制有待完善,部分行業部門條塊分割和多頭管理現象並存,服務業發展的人才與創新機制、要素供給保障機制等有待健全,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步伐較慢。
綜合研判,“十四五”我市服務業將進入戰略疊加的機遇期、提質轉型的攻堅期、跨越發展的突破期,必須堅定信心、搶抓機遇、積極作為,在全方位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中當排頭作示範,展現省會擔當,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提供重要支撐。
(三)“十四五”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和鄭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圍繞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和融合化的發展方向,積極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新興服務業向知識型和科技型轉化,不斷延伸“鄭州服務”輻射半徑,提升“鄭州服務”承載能力,增強“鄭州服務”主體功能,把鄭州建成連結全球的高能級“雙循環”服務中心和輻射中西部的國際化時尚消費中心,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2.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促進資源要素合理有序流動和集聚,形成有效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更好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能,營造良好環境,打造有為政府,確保滿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
堅持創新驅動。以創新驅動服務業轉型升級,順應網際網路時代趨勢、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思維,推動現代服務業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形成以創新為動力核心的服務經濟體系。
堅持融合發展。推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在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助力“鄭州智造”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製造業生產全流程、全產業鏈的滲透,推進服務業各業態間滲透交融、協同創新,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堅持開放合作。強化開放合作,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面向國際國內的戰略通道、功能平台、要素市場和消費中心,增強全球要素資源配置的集聚、輻射和連結能力,推進成為區域服務的核心引領者,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構建“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國際化樞紐經濟新體系。
堅持需求導向。注重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的服務需求,擴大供給總量,最佳化供給結構,促進新消費需求及時轉化為新供給,以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宜居宜業水平。
3.發展目標
到2025年,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對鄭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鄭州在全國服務業發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服務功能更優。服務半徑快速延伸,核心功能逐步增強。生產性服務業高端化、現代化、信息化發展能力逐漸增強,生活性服務業多元化、精細化、品牌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新興服務業創新發展水平和規模占比顯著提高,現代物流、文化旅遊產業主要指標顯著提升,全市服務業勞動生產率達到15萬元/人左右。
貢獻作用更顯。服務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主動力的作用更加突出。到2025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1%左右,規上服務業企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達到50%左右。
總量規模更大。“十四五”時期,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突破90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5%左右,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7.5%左右,服務業稅收、從業人員規模穩步提升。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集中湧現,推動新發展階段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和服務業發展提質增效。
開放合作更深。進一步加強開放合作,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現新突破,開放準入有序擴大。到2025年,全市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40億美元;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30億美元。
到2035年,圍繞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建成國家中心城市目標,全力提升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水平,形成結構最佳化、特色明顯、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建成國際化區域服務中心和國家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
4.空間布局
“一核”強化能級提升:推動老城區高品質發展,提升服務能級。依託老城區服務業集聚發展基礎,以商業中心、特色商業街區、社區商業為主要載體,突出樓宇經濟、街區經濟、總部經濟,提升商貿、文化、旅遊等綜合性、多元化、高品質服務功能,打造鄭州服務業發展新形象。
“一帶”強化戰略引領:圍繞黃河戰略,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域為依託,發揮沿黃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科技資源集聚優勢,高標準打造“沿黃現代服務業產業帶”,全面提升沿黃文化旅遊、科技服務等服務能級。
“三極”強化輻射帶動:充分發揮東部片區、南部片區、西部片區核心承載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現代服務業開放創新強勁增長極。東部片區以鄭東新區為依託,統籌中牟縣,利用龍湖北片區、金融島片區、雲湖大數據產業園、高鐵東廣場、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等載體平台,重點布局金融服務、文化旅遊、服務貿易、科技服務等產業,建設成為引領鄭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南部片區以鄭州航空港區為依託,統籌鄭州經開區、新鄭市,利用交通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數字貿易、跨境電商、保稅研發設計、全球檢測維修、汽車及高端裝備研發、現代物流、總部經濟等高端服務業,建設成為國際綜合樞紐和物流中心,成為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載體。西部片區統籌登封、鞏義、新密、滎陽等區域,依託登封市核心片區、新密市古城核心板塊、鄭州西部新城(滎陽)核心板塊等平台載體,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健康養老等產業,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國家重要的健康醫療中心,成為美麗經濟發展的樣板。
二、聚焦高質量,建設國際化區域服務中心
(一)加快生產性服務業最佳化升級,打造“雙循環”生產服務中心
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重點推進現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務、商務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倍增、能級提升,打造“雙循環”生產服務中心。
1.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建設國際物流中心
以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為統攬,堅持“通道+樞紐+網路”並進,到2025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突破1300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7.7%,基本建成立足中部、輻射全國、通達全球的國際綜合樞紐和現代國際物流中心。堅持航空引領、鐵路支撐、公路配套、水路補充,全面開展空港型、陸港型、商貿服務型、生產服務型4種類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完善國家物流樞紐網路,鞏固提升鄭州國家物流樞紐的集疏通達能力。促進航空網、鐵路網、公路網“三網”深度融合,高質量推進“四條絲路”(空中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網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積極引進現代物流企業,培育本土龍頭物流企業,促進物流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推動物流載體平台擴容增效,重點推進鄭州國際陸港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園區、鄭州國際物流園區、中國(鄭州)有色金屬國際物流港產業園、河南保稅鄭州全球跨境E商務產業園區、鄭州萬邦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中原跨境電商物流港等現代物流載體平台向貨運樞紐型、生產服務型、多式聯運型等綜合性物流園區轉變。統籌推進冷鏈物流、電商物流、快遞物流、城鄉配送物流、大宗商品物流等建設,打造一批國家級特色專業物流園區、基地,提升專業物流服務能力,形成冷鏈物流等專業物流服務的“鄭州品牌”。持續完善多式聯運體系,推動多式聯運標準化建設,強化國際物流多式聯運數據交易服務平台服務能力,支持本地企業延伸服務鏈條,向多式聯運經營人和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加快物流業智慧化建設,建立健全智慧物流技術體系、智慧物流標準體系,構建智慧物流公共服務平台系統,實現各行業、各部門信息化系統之間的有效對接、信息共享。
2.創新發展金融業,建設國家重要的金融中心
以全面落實“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為導向,著力構建適應實體經濟投融資發展需求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力爭到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800億元。做強金融總部經濟,加快河南盧森堡中心、鄭州國際金貿港、融媒信息港等項目建設,推動國內外金融機構在鄭州設立功能性總部或區域性總部。做大做強本土金融企業,加快民營銀行籌建,增強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資本實力和服務能力。培育壯大資本市場,發揮鄭商所龍頭作用,完善期貨品種體系,持續實施掛牌上市“千企展翼”行動計畫,大力推動企業掛牌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直接融資比重。深化金融開放合作,鼓勵設立外商獨資或者控股的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引導本地機構聯合外資共同設立合資金融機構,支持境外金融機構、多邊金融組織設立區域或功能總部、分支機構或代表處。最佳化金融營商環境,探索建立鄭州地方金融風險預警平台,加強風險防控處置力度,提升跨行業、跨機構、跨市場交叉性金融風險防範處置工作的能力。
3.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建設全國產業創新服務中心
以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為引領,以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為出發點,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服務、技術轉移服務、專業化服務、智慧財產權服務,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建成與國際接軌的功能綜合化、結構網路化、手段現代化、服務專業化和社會化的科技服務體系。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900億元左右,省級以上研發平台達到1800個,技術契約成交額實現倍增,創新創業孵化載體達到300家,成為全國科技服務業重要基地和產業創新服務中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依託專業(學科)優勢整合創新資源,開展前沿創新研究、關鍵技術攻關,提高科技創新供給能力。健全以科技成果交易撮合為核心的公共服務功能,將我市打造成為國家創新資源高地和科技要素交易樞紐,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科技創業孵化鏈發展和市場化運作,形成完善的科技孵化育成體系。堅持“聚機構、建平台、塑環境”發展路徑,打造智慧財產權服務新格局。協同發展其他科技服務業。
4.突出發展商務服務和會展業,打造國際商務中心與會展名城
緊抓鄭州商務服務躍級提升的重要視窗期,支持商務服務做精做優,會展服務做大做強。到2025年,億元樓宇突破80棟;引進區域性總部或功能性總部達到100家;展會面積達到400萬平方米,基本建成“立足中西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國際商務中心、會展名城。
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全面提升樓宇載體功能,打造一批特徵明顯、產業集聚、行業集中度高的特色專業樓宇,推進商務服務與總部經濟、樓宇經濟聯動發展。積極引導樓宇差異競爭、協同發展,促進樓宇產業最佳化升級,加大億元樓宇培育工作力度,推動樓宇產業集聚化發展。
大力發展總部經濟。以32個核心板塊為重點支撐,積極引進國內外企業總部深耕鄭州,來鄭設立區域總部或功能性總部,提高鄭州影響力和知名度。充分發揮鄭州總部經濟集聚優勢,採用“總部+基地”“總部+創新”“總部+金融產品”等方式,搭建“總部+”區域產品協作平台、“總部+”區域創新協同平台、“總部+”市場化投融資平台,全面提升鄭州總部經濟運籌能力。
大力發展中介服務。創新體制機制,改善發展環境,推動智慧財產權、檢驗檢測、諮詢評估、融資擔保、信用服務、人力資源服務、法律服務、會計審計、廣告會展等專業服務業向“專精特優”方向發展,逐步形成門類齊全、運作規範、專業高效的中介服務市場體系。創新服務模式,強化全周期一站式服務供給模式,支持中介服務企業開展諮詢策劃、設計諮詢、後期運行維護、運行測試評估、套用整體解決方案等全流程服務。
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加快構建“1+2+N”的會展業發展格局。推進鄭州航空港區會展城項目建設,打造集展會、商務、購物、休閒功能於一體的國際會展城;做好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改造提升和中原國際博覽中心資源整合;推進雁鳴湖國際會展小鎮、嵩山論壇永久性會址、龍湖國際會議中心等項目規劃建設。積極培育會展品牌。圍繞鄭州市產業特點和發展方向,加強國際合作,努力吸引國內外品牌流動展在鄭州落地生根;加大本土品牌項目的培育力度,通過整合資源,著力把鄭州工業博覽會、糖酒博覽會、廣告展、鄭州車展、鄭州汽車後市場博覽會等項目打造成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品牌展會。
(二)推動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增效,打造“雙循環”生活服務中心
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重點推動文化旅遊、現代商貿、健康養老、公共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模式創新、質量提升,打造“雙循環”生活服務中心。
1.做大做強文化旅遊業,打造國際文化旅遊中心
統籌推進文旅“兩帶一心”(沿黃文化帶、環嵩山文化帶、中心城區文化板塊)建設,健全現代文旅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到2025年,全市旅遊接待總人數達到2億人次左右、旅遊綜合收入3000億元左右,基本建成國際文化旅遊中心、國家文旅融合示範區。以“山(嵩山文化)、河(黃河文化)、祖(人文始祖)、國(國家起源),古今輝映(鄭州中心城區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為主題,搭建黃河文化遺產廊道、沿黃生態廊道和旅遊觀光廊道,抓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黃河國家博物館等項目,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創新推出黃河題材文化旅遊演藝精品力作,提升“只有河南”“黃帝千古情”等文化旅遊精品演藝水平,講好“黃河故事”,塑造鄭州“最美黃河”形象,叫響“黃河之都”城市名片。辦好“老家禮物”創意設計活動,推出一批有文化、有價值的“鄭州禮物”。促進文旅與非遺、影視、科技以及農業、工業、商業等產業業態融合發展,催生一批特色文旅產業業態及產品服務。推動文創園區擴容提質,以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鄭州二砂文創園、芝麻街1958雙創園區、鄭州市中央文化區、金水國家智慧財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等為主體,推動數字文創、科技信息、視頻視聽、智慧型製造等創新業態繁榮發展。引導雲旅遊、雲演藝、雲娛樂、雲直播、雲展覽等文旅新業態發展。繼續發揮惠民文旅消費季、文旅消費品牌榜等既有品牌活動的引導作用,促進文旅新消費。加強“國際鄭”旅遊品牌建設,辦好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國際旅遊城市市長論壇、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國際少林武術節等重要文化展示交流活動,提升鄭州國際文旅名城品牌形象。
2.做優做精現代商貿業,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著眼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促進形成強大消費市場為基本方向,打造具有時尚魅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到2025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200億元。構建完善“商業中心+特色商業街區+社區商業”為核心的“1+1+1”實體商業體系。圍繞時尚購物、特色餐飲、文娛休閒、旅遊觀光、運動健康等業態,創新夜經濟管理,繁榮夜間市場。積極培育線上消費新熱點,鼓勵電商、快遞等企業與實體店、商務樓宇和小區物業等合作,開展末端配送服務合作,滿足民眾“宅經濟”新需求。進一步規範“網紅經濟”市場,挖掘“德化步行街”等城市“網紅打卡點”,推動“網紅經濟”健康發展。支持商貿企業跨區域經營,拓展國內外市場,打造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內外貿一體化的大企業大集團。充分挖掘鄭州“老字號”的歷史文化內涵,發揮鄭州“老字號”的經營特色,支持商業模式創新,開展連鎖化、規模化和國際化經營。
3.強力發展健康養老產業,打造全國健康養老服務中心
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醫養康養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醫療康復、養老養生、旅遊休閒、綠色農業深度融合,聯動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科技等相關產業建設康養產業集群,將鄭州建設成為全省康養產業的創新區、引領區和示範區。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加快推進全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創新居家社區健康養老服務模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養老綜合服務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健全專業化機構養老服務體系,辦好公辦保障性養老機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養老服務企業或機構落戶鄭州。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探索把醫養結合納入整個醫改體系,推動醫療、醫藥、醫保、醫養、醫改“五醫聯動”,在全市形成全方位、多層級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產業,推動傳統養老企業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加快建設集研發、生產、倉儲、物流、銷售為一體的全國性老年用品產業園區,增加中高端健康養老用品供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健康養老產品品牌。培育老年健康服務新業態,大力發展老年健康教育,完善精神障礙類疾病的早期預防及干預機制,促進老年文化體育產業發展,發展面向老年人的數字出版、互動新媒體、移動多媒體等新興文化產業。
4.做靚做大公共服務業,打造宜居宜業魅力之城
順應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要,推動教育、醫療、家政、物業、文化等公共服務業高質量供給,更好滿足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造國家級宜居宜業魅力之城。
建設區域教育中心城市。以建設“美好教育”為引領,創新教育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分類有序推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優質特色多樣化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與時俱進發展,提升高等教育辦學水平和發展能級,構建服務全體市民的終身學習服務體系。
鞏固和深化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強化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開展名醫、名科、名院培育工程,深化城市醫聯體建設,構建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創建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能力建設,提升托育機構規範化、標準化水平,樹立托育服務“鄭州標準”。
高質量推進家政服務業發展。以產業規模化、服務專業化、企業品牌化、管理規範化、行業信息化為路徑,以發展員工制企業、推動家政進社區為途徑,持續提高家政服務業有效供給能力,打造家政服務“鄭州品牌”。
創新提升物業服務供給水平。引育一批物業服務龍頭企業,推動“專業服務+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相融合,實現物業服務市場化、專業化、模組化、社會化、精細化。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完善“市-區縣(市)-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提高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城市書房、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載體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打造便捷、惠民、高效的十五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
加快發展其他公共服務業。統籌推進公共運輸、公共體育、應急公共服務等其他公共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三)推進新興服務業創新發展,打造國家重要的新興服務業基地
順應現代服務業發展新趨勢,推進新興服務業向知識型和科技型發展,推動信息服務、時尚創意、電子商務等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將鄭州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新興服務業基地。
1.加快發展信息服務業,打造全國重要的信息服務業基地
以創建“中國軟體特色名城”為牽引,統籌實施行動計畫,到2025年,全市信息服務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建成全國重要的信息服務業基地,網路安全產業領跑全國第一方陣。聚焦智慧型終端、新型顯示、信息安全、智慧型感測、積體電路等特色優勢領域,聚力打造“1號產業”,創新發展高端軟體、大數據、雲計算、網路安全、地理信息、5G套用、物聯網技術服務、工業網際網路等信息服務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載體平台服務能級,重點推動中原科技城、龍子湖智慧島、鯤鵬軟體小鎮、金水科教園區網路安全產業基地、鄭州航空港區智慧型終端產業園等信息服務業載體平台建設,高質量推進鄭州中興產業園、紫荊網路信息安全科技園、天健湖智聯網產業園、智慧產業園二期等項目建設,強化河南省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移動信息安全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研發平台作用,新建一批軟體類工程研究中心等載體平台。發揮好鄭州市軟體業在信息安全、軌道交通、地理信息、金融稅務、醫療衛生、工業控制、物聯網等領域的比較優勢,打造一批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國內外知名品牌。最佳化產業發展政策與環境,構建完善面向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的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改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
2.積極發展時尚創意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時尚創意中心
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構築時尚產業鏈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產業、建築設計產業、“四新”設計產業、時尚產業。到2025年,逐步建成時尚總部聚集、設計師匯聚、品牌薈萃、活動突出、消費活躍的時尚產業集群和以原創、設計為特徵的全國知名時尚創意中心。聚焦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文化創意、時尚設計、多媒體藝術設計、廣告及會展設計等重點領域,著力打造“設計之都”。聚焦創意引領,促進傳統消費品業轉型升級,提升發展時尚服務業,著力打造“時尚之都”。聚焦“時尚+”“創意+”新業態,著力培育更具時尚感的科技產品和服務,探索發展時尚運動、時尚健康、時尚動漫等新業態。實施“鄭州品牌”整體行銷推廣計畫,助力“鄭州女褲”“鄭州文創”“鄭州設計”等鄭州品牌提升認知度、美譽度、知名度。繼續支持舉辦“中原芳華時尚周”“鄭州國際時裝周”“中原時尚直播”“鄭州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等系列活動,提升鄭州時尚創意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
圍繞服務和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持續最佳化電子商務生態,壯大新型數字消費市場,促進電子商務協同和高水平開放,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到2025年,電子商務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躍升,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保持全國領先地位,交易額達到200億美元。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行銷渠道,建設若干個國內領先、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大型網路零售平台,打造一批本土網際網路品牌、新國貨,培育一批具有鄭州地域文化元素、特色IP的電商品牌。大力發展直播電商,依託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產業園區、產業集群等,結合特色產業發展,加強內容製造、視頻技術、直播場景等直播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和集聚優質直播平台、MCN機構、直播專業服務機構入駐,形成集群效應。引導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企業或平台,在鄭設立運營及集貨中心。提升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市)建設水平。加強鄭州與國內電商領先城市對接合作,重點借鑑先進發展經驗,搭建電商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探索電商政策、服務、模式等創新,推進項目對接,強化競爭合作。創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模式,與夥伴國合作在電商促銷節打造國別爆款,促進產業對接,培育先行示範,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
三、供需兩端發力,厚植服務業發展新動能
深化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服務業提質增效、數字賦能、融合發展、體制創新、開放合作等重點領域,著力培育服務業發展新優勢,助力鄭州打造國際化區域服務中心和國家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
(一)瞄準提質增效,強化服務業支撐功能
著力提升服務業創新服務、要素集聚、資源配置、樞紐輻射、開放高地和人文輻射功能,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強化產業創新功能。大力發展服務業“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全面增強服務業對產業創新的促進作用,引領、示範、帶動中原城市群和鄭州都市圈加快創新升級發展。強化要素集聚功能。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支持金融資本集聚,加快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集聚,推動各類要素市場的建設與完善,全面最佳化要素集聚環境,提升服務業集聚高端要素的功能,推動鄭州產業創新升級。強化資源配置功能。以提高鄭州在中部乃至全國經濟活動影響力和資源配置能力為取向,大力發展平台經濟,在金融資產、碳減排、智慧財產權、大數據等領域,重點打造一批全國性和區域性資源要素交易平台,構建全國資源要素配置中心。強化樞紐輻射功能。依託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在鞏固提升國家“商貿中心”和“物流中心”功能基礎上,著力塑造“創新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新優勢,形成國家中心城市的新支撐。強化開放帶動功能。走好“樞紐+開放”的路子,深化鄭州-盧森堡“雙樞紐”戰略合作,謀劃建設空中絲綢之路綜合試驗區;實施“中歐班列(中豫號)+”建設工程,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持續辦好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建設國內一流綜合保稅區,著力打造國際交通樞紐門戶、對外開放體系高地。強化人文凝聚功能。實施“文化+”發展戰略,建設“創意鄭州”文化產業融合公共服務平台,加快文化與科技、文化與金融、文化與旅遊、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跨界融合。
(二)突出數字賦能,培育服務業發展新優勢
以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為導向,以數字共享整合服務業要素資源、以數字互聯拓展服務業發展空間、以數字套用重構服務業價值體系,著力培育服務業發展新優勢。以數字共享整合服務業要素資源。持續提升數位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推進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中科院計算所鄭州分所、浙江大學中原研究院、鄭州信大先進技術研究院、鄭州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創平台建設;充分發揮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等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引進培育一批行業領域冠軍企業,推動華為鯤鵬計算產業生態建設,打造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積極推動人才匯聚。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持續實施“智匯鄭州”人才工程,著力引進一批數字領域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以數字互聯拓展服務業發展空間。做大做強大數據核心產業,加快建設鄭州航空港區國際智慧型終端大數據產業園、鄭東新區智慧島、白沙園區大數據產業園、鄭州高新區大數據產業園等大數據產業園區;依託重點園區著力推動工業、精準農業、交通物流、電子政務、惠民服務、網路安全等領域大數據示範套用工程;圍繞安全晶片、安全智慧型終端、信息安全服務等領域,推動信息安全產業集聚發展。以數字套用重構服務業價值體系,推進服務業重點行業數位化轉型。
(三)推進跨界融合,創造服務業發展新供給
以產業升級需求和消費升級需求為導向,以融合發展促進產業相互賦能,強化服務業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農業的全產業鏈支撐作用。推進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深化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推進鄭州工業雲服務平台建設,打造製造業“雙創”平台,促進服務、製造資源開放共享,全面推廣智慧型製造生產模式;推進服務型製造,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立現代物流協作平台、企業協同製造服務平台等服務平台,探索眾包服務、供應鏈協同等“智造”新模式,推進鄭州製造企業向“無生產線”工廠和“無工廠”製造商轉型升級。推進服務業與戰略新興產業融合。圍繞新型顯示和智慧型終端、生物醫藥、新能源及網聯汽車、新一代人工智慧、新材料、智慧型裝備、智慧型感測器等戰略新興產業服務需求,全力補齊專業化生產服務短板,拓展衍生價值鏈,強化對戰略新興產業服務支撐,為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和全產業鏈掌控能力提供堅實服務保障。推進服務業與現代農業融合。鼓勵發展面向農村、農業的技術服務、金融服務、信息服務、行銷服務、物流服務、旅遊服務等服務業,全力服務鄉村振興;建設面向農業的科技資訊、信息服務、裝備服務等服務平台,推動農業創新發展。推進服務業內部行業融合。堅持“文化+商業+旅遊+會展”多元驅動,推進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國際化區域商務會展名城、國際化區域現代商貿中心建設;圍繞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發展,促進商貿與物流、金融、科技等產業融合。
(四)深化體制改革,釋放服務業發展新活力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創新體制機制,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營造要素流動自由、供給主體多元的良好氛圍,著力釋放服務業發展新活力。完善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市場制度,探索便利跨境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等新型服務模式發展的監管方式,依託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特色服務出口產業。加快轉變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簡化審批程式,最佳化審批流程,創新審批方式,全面推進審批標準化,推動形成門檻有效降低、規則平等透明、競爭公平充分的服務市場。最佳化創新創業發展環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在市場化創新中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拓展創新創業發展空間,積極搭建新型孵化平台,大力發展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等服務業的同時,培育更多新興服務業態。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支持功能,加快適應創新創業需求的科技金融體系建設,加速推進創新鏈、產業鏈和資本鏈的有效融合,促進金融產品供給、服務模式和融資體系全面創新。
(五)擴大開放合作,拓展服務業發展新空間
以全方位開放為引領,深度融入“雙循環”新格局,著力打造黃河流域產業創新服務中心,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引領示範作用,拓展服務業發展新空間。深度融入“雙循環”新格局。以打造“雙循環”生產服務中心和“雙循環”生活消費中心為目標,加快建設國家綜合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擴大信息產品消費規模;依託口岸和跨境電商資源,打造全國領先的國際高端消費品集聚中心;探索“消費+登機預辦”一體化試點,加快形成內陸免稅購物新高地。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鼓勵企業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重點建設項目,帶動現代物流、科技服務、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服務出口;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教育、文化、旅遊、體育、醫療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積極對接國家區域發展五大戰略,提升鄭州服務業開放發展的能級和空間。推進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加強與西安、洛陽等城市在服務外包、技術研發、金融等領域合作;加強與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在金融、信息等現代服務業方面的聯合與協作;謀劃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合作機制;加強與長江經濟帶經濟聯繫,加強城市群之間分工協作,擴大要素流動。率先建設黃河流域創新服務中心。培育和壯大科技服務市場主體,創新科技服務模式,延展科技創新服務鏈,促進科技服務業專業化、網路化、規模化發展,為鄭州率先建設黃河流域產業創新服務中心提供有力支撐。發揮鄭州在服務業改革創新中的先行示範作用,提升鄭州在全省服務業發展中的核心引領力。深化鄭州都市圈服務業合作,推動生活服務同城化。
四、聚力強保障,確保完成規劃目標任務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鄭州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的作用,統籌推進全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工作,協調解決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牽頭單位要及時將任務進展情況報送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開發區、區縣(市)和市直相關部門要切實貫徹本規劃各項任務,細化工作舉措,確保本規劃落實到位。鼓勵各開發區、區縣(市)積極出台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每兩年以市人民政府名義對服務業發展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表揚。
(二)強化要素支撐
強化人才支撐。壯大服務業創新型、套用型、複合型人才隊伍,將服務業高級人才需求統籌納入“智匯鄭州”重大人才項目,面向海內外延攬傑出人才,完善以知識資本化為核心的人才激勵機制,改進社會保險異地轉移服務和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參保服務。
強化金融支持。完善政府引導資金、創業投資基金、銀行資金、資本市場等多層次資金支持體系;積極爭取國家、省級資金支持,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加大政府購買各類服務力度,形成“專項資金+引導資金+政府購買服務”綜合支持體系;探索開展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融資租賃業務。
強化土地支撐。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開展服務業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健全服務業用地管理機制,規範項目用地準入評估、達產驗收制度,優先保證集聚平台、重大項目用地。探索對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實行年租制、“先租賃後出讓”等彈性供地制度。創新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特點的建設用地用途歸類方式。
(三)實施重點工程
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工程。開展現代服務業重點企業培育行動,完善市、區縣(市)兩級梯度培育機制,加大服務業企業上市培育力度,支持骨幹服務業企業“走出去”。推動現代服務業實施品牌戰略,鼓勵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參與國家、省級商標戰略示範企業創建活動,引導網商開展品牌建設,加強老字號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增強區域品牌效應。
實施載體平台提升工程。加強服務業開發區建設,深入推進服務業開發區“雙提升”行動,完善市、區縣(市)聯動、有效銜接的工作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和動態管理,確保服務業開發區在數量和質量上實現雙突破。規範發展虛擬化產業平台,鼓勵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電子商務平台、網路社交平台、行業領軍企業打造網路化商貿商務服務集聚平台,引導企業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網際網路媒體,發展移動電子商務、社交電商、“冬粉”經濟等網路行銷新模式。
實施項目提質增效工程。加大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儲備,著眼新業態、新領域和新技術,盯緊產業鏈、供應鏈和服務鏈,拓展對接渠道,全力推進服務業項目“定點”招商、精準招商。建立健全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推進機制,搭建市級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庫,建立服務業重大項目季度報表制度,深化市領導聯繫服務業重大項目制度。
實施服務領域開放工程。完善服務業開放環境,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制定服務業利用外資“負面清單”實施辦法,培育鄭州服務業對外開放的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業開放水平,在自貿區鄭州片區、綜合保稅區等有條件的區域開展服務業開放試點工作,鼓勵企業通過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海外分銷中心、展示中心等形式,帶動服務、技術、標準出口。
(四)最佳化發展環境
最佳化營商環境。積極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讓企業投資更加順暢;進一步放寬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全面清理不合理的準入限制和隱形壁壘,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進服務業行政審批規範化、標準化管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簡化審批流程。
最佳化信用體系。著力加強服務市場誠信建設,建立健全市場主體信用記錄,開展服務企業誠信承諾活動,構建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對嚴重失信主體實行行業限期禁入等限制性措施。發展各類信用服務機構,逐步建立公共和社會信用服務機構互為補充、信用信息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相輔相成的多層次信用服務體系,支持具有較高市場公信力的第三方徵信機構培育和發展。
政策解讀
一、背景依據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關於服務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和《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對服務業發展的要求,我市編制了《鄭州市“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全市服務業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是我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檔案。
二、目標任務
《規劃》明確了服務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服務功能更優、貢獻作用更顯、總量規模更大、開放合作更深;到2035年,形成結構最佳化、特色明顯、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建成國際化區域服務中心和國家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
三、編制過程
經過前期謀劃、實地調研、專家論證,形成《規劃》初稿後,正式徵求市直相關部門,各開發區、區縣(市)和社會的意見建議,共收集88條意見,全部採納或達成一致,根據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形成《規劃(送審稿)》,呈報市人民政府研究。
四、範圍期限
規劃期5年,即2021-2025年。
五、主要內容
《規劃》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站在新起點,擘畫新藍圖。主要是總結“十三五”發展成就,充分認識“十四五”發展環境,提出“十四五”期間服務業發展目標和空間布局。
第二部分是聚焦高質量,建設國際化區域服務中心。提出要加快生產性服務業最佳化升級,重點發展物流業、金融業、科技服務業、商務服務和會展業,打造“雙循環”生產服務中心;要推動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增效,重點發展文化旅遊業、現代商貿業、健康養老產業和公共服務業,打造“雙循環”生活服務中心;要推進新興服務業創新發展,重點發展信息服務業、時尚創意產業和電子商務產業,打造國家重要的新興服務業基地。
第三部分是供需兩端發力,厚植服務業發展新動能。提出聚焦服務業提質增效、數字賦能、融合發展、體制創新和開放合作,助力鄭州打造國際化區域服務中心和國家現代化服務業中心城市。
第四部分是聚力強保障,確保完成規劃目標任務。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要素支撐、實施重點工程和最佳化發展環境,確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六、解讀單位及解讀人
解讀機關: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