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31年5月,鄭守儀出生於菲律賓馬尼拉,祖籍廣東中山縣三鄉(今中山市三鄉鎮烏石村)。
1951年,畢業於菲律賓商科學校,因成績優異,被留校任教。
1954年,畢業於
菲律賓東方大學教育系,獲“商科教育”和“
教育生物學”雙學士學位,後入菲律賓大學研究院學習,主修生物學。
1955年,以優異的成績免試進入國立菲律賓大學研究生院生物研究班。
1956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工作,歷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79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3年,獲美國“庫什曼有孔蟲研究傑出人才獎”。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中國海的浮游有孔蟲
二十世紀60年代,鄭守儀與鄭執中教授合作研究中國海的浮游有孔蟲,填補了中國該研究領域的空白;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她重點進行底棲有孔蟲研究,在分類研究中,特別著重於觀察蟲體內部形態結構,使中國的現代有孔蟲分類在高起點上後來居上,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截至2009年8月,已詳盡描記了1500餘種,約占世界已知現代種類1/4,其中包括1新科、1新亞科、24新屬、290新種,親自繪製了8000餘幅有孔蟲形態圖,在定量研究的基礎上,系統總結了中國海有孔蟲區系、生態特徵和多項有孔蟲參數的分布規律,為海洋生態學、生物地層學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她建立的隔編織蟲Septotextularia新屬,糾正了前人近百年的誤識。
1958年,國家科委組織大規模的海洋普查,鄭守儀的任務是搞清中國各海區現代有孔蟲的分類區系、生態分布等。
開創有孔蟲模型研發項目
為了使有孔蟲海洋原生動物成為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科研教具、科普展品和旅遊工藝品,鄭守儀憑藉對有孔蟲形態,開創了中國國內外罕見的有孔蟲模型研發項目,已親手製作了大量形態逼真的有孔蟲屬种放大模型(其模具已獲4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作為環境參數為了使微小的有孔蟲成為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科研、科普教具,開創了有專利權的有孔蟲屬種巨觀模型製作項目。
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鄭守儀先後出席了在法國、瑞士、香港、德國和日本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宣讀了《東海浮游有孔蟲組合的分布》、《東海膠結有孔蟲的分布》、《渤、黃、東海有孔蟲組合的分布》、《南海北部膠結有孔蟲的分布》和《黃海和渤海的膠結有孔蟲》等有孔蟲研究論文。其中的兩篇分別獲得山東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和三等獎(均為第一作者)。
截至2006年,鄭守儀先後完成5篇總計50多萬字的研究報告:《西沙群島的現代有孔蟲I、II》(1978年、1979年)、《山東省打漁張灌區第四紀有孔蟲及其沉積環境的初步探險討》(1978年)、《東海底棲有孔蟲區系的初步分析》(1979年)、《中沙群島的現代戲有孔蟲I》(1980年)。
截至2015年3月,鄭守儀發表論文《動物志:膠結有孔蟲》等20餘篇,出版專著2部,計320餘萬字。
截至2009年6月,鄭守儀先後獲
國家自然科學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等。
人才培養
2016年10月,鄭守儀受邀為青島市第三十九中學高一海洋班的同學舉行了一場主題為“大海里的小巨人”的海洋講座, 在講座中她叮囑同學們,要對事物保持好奇心,培養自己的探究精神,抱著愛國精神搞科研,並時刻謹記鑽研科學是為了國家更強大、人民更幸福這一目的。
榮譽表彰
時間 | 獎項 |
---|
1979年 | |
2003年 | 美國庫什曼“有孔蟲”研究傑出人才獎(有孔蟲研究領域的國際最高獎) |
2004年 | 全國歸僑先進個人 |
2015年6月5日 | 2014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
2017年3月 | “終身奉獻海洋”紀念獎章 |
| 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
| 中國科學院“科普工作先進個人” |
| “巾幗科技發明者” |
| 山東省“齊魯女傑” |
社會任職
鄭守儀山東省僑聯副主席、中國古生物學會微體古生物學會理事、山東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會員、中國動物學會會員、美國庫斯曼有孔蟲研究基金會會員、英國微體古生物學會會員、《微體古生物學報》編委。
鄭守儀曾任第六至九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五至七屆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第八至十一屆中國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兼山東省工委主委、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
個人生活
出生並成長於菲律賓的鄭守儀,在中學畢業時,萌發了回到中國,為中華的崛起而奮鬥的念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父親、母親的要求下學習漢語,隨著漢語知識的增長,她的愛國主義思想也不斷加深。 1951年鄭守儀在商業專科學校畢業時,被留校聘為教師。她在做自我介紹說:“我是一個純粹的中國人。”因此被校方辭退,因為菲律賓當局有一個規定,在政府機關和公立學校任職的人員,不得是外國人。於是她放棄教職,半工半讀,到東方大學深造。 1956年為了實現“回祖國去服務”的迫切願望,鄭守儀放棄攻讀碩士學位,瞞著父母兄弟,來到中國。7月1日她來到廣州,被矗立在火車站廣場的巨幅宣傳畫——“把青春獻給祖國”給吸引住,把青春奉獻給祖國,也成了她日後努力工作的動力。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鄭守儀研究工作被迫停止。她開始戀愛,結婚,建立了與自己的科學研究工作有著密切聯繫的幸福家庭。她的愛人傅創先就是她最得力的助手。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之後,鄭守儀在政治上被平反。她帶著女兒去往菲律賓探望家人。三個月後,按期回國。
社會評價
鄭守儀是一個性格堅強,敢於在逆境中不斷奮進的女青年;牢記親人的囑託,人民的期望,矢志獻身艱巨,光榮的科學事業。(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 評)
鄭守儀作為菲律賓歸僑,對旅菲華僑、華人懷有更深的感情。她多次訪菲,為增進中菲友誼和民間交流,為僑胞傳送親情而奔波,被菲華社會譽為“中菲友好使者”。(華聲報社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