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城鎮

鄭城鎮

鄭城鎮平邑縣地處東經117.38度,北緯35.15度交匯處,屬北溫帶季風區大陸氣候。交通便利,郵電、通訊、衛生事業發達,電力供應充沛,資源豐富,素有“花崗石之鄉”、“中國金銀花”第一鎮之美稱。2005年,先後被山東省政府命名,新型鄉鎮,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鄉鎮,市級文明鄉鎮、衛生城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鄭城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
  • 電話區號:0539
  • 方言:平邑方言
  • 氣候條件:北溫帶季風區大陸氣候
  • 機場:臨沂機場
  • 火車站:平邑站
  • 車牌代碼:魯Q
  • 稱號:市級文明鄉鎮、衛生城鎮
位置,交通,歷史,戰略思想,城鎮建設,科學規劃,城鎮發展,農業建設,特色旅遊,

位置

山東省平邑縣鄭城鎮地處東經117.38度,北緯35.15度交匯處,屬北溫帶季風區大陸氣候。全鎮88平方公里,4萬多人,是我國的金銀花主產地,年產銀花600萬斤以上,有中國銀花第一鎮的美稱。1999年投資120萬元,建成了占地20多畝的中國銀花交易中心,吸引了河南、河北、山西等10多個省市的客商,年交易量達1000萬公斤,成交額達2億多元,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金銀花之鄉”。
金銀花物流港金銀花物流港

交通

鄭城鎮交通發達,西有津浦、京廣鐵路,北依兗石鐵路,東有國家大型深水日照港,臨沂飛機場和京滬高速公路。小城鎮規劃合理,配套設施完善,電力設施充足,有日供水2000噸的自來水廠一處。3處工業園區,4處農貿市場,1處金銀花專業市場,個體工商戶1000家,有么營企業48家,年財政收入600萬元。1998年12月,2000年2月分別被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新型鄉鎮”、“中心鎮”。

歷史

鄭城鎮因鄭玄於此地注釋《孝經》而得名。
鄭玄(127~200),字康成,東漢北海高密(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漢代經學大師,傑出的文獻學家、教育家,有“經神”之稱。
康成石室遺蹟位於今平邑縣南武城故城西南南城山,為一石灰岩溶洞,面積約5平方米。
漢靈帝中平六年(189年),鄭玄避亂與徐州南城一帶。今平邑縣鄭城鎮、魏莊鄉等地時屬徐州東海郡南城縣。《齊乘?卷四》載:“漢末黃巾之亂,鄭康成避難此山,有注經石室。”《中國古代地名大辭典》:“南城山,又名毓秀山,《論衡》所謂南城之冢也。山有康成石室,鄭康成遭黃巾之亂,客地徐州,注《孝經》於此。”至清末石室尚存。
鄭玄衣冠冢位於境內康成村。鄭玄病逝後,南城人將其書簡衣物收葬於今鄭城鎮駐地北約1.5公里處。此墓封土高3米,直徑10米,系黃沙土堆築。當地村民稱為“鄭玄墳”,村名亦改為“鄭玄墳村”,後訛傳為“鄭仙墳村”。1980年代,以鄭玄之字將村莊命名為“康成村”。相傳,鄭玄病故後,門弟子數人在鄭玄衣冠墓前搭棚守孝三年,並植柳種松,以松樹示送別先師,用柳表對恩師之念。當地民眾也多植松以表達人們對鄭玄的尊敬和思念。後衣冠冢周圍形成了大片松林,衣冠冢西的村莊就改名為“松林村”。
注經台。《費邑古蹟考》載:“注經台在蒙山前武安村之東南。”清朝時期,注經台上曾建有行宮。光緒《費縣誌》載:“乾隆三十年,聖駕南巡,二月初三日,駐注經台行宮。”注經台及行宮遺蹟現已不存,尚存碑刻一通。碑呈長方體,平首,高1.8米,寬0.7米,厚0.2米,陰刻隸書“注經台”三字,字徑0.3米。此碑現保存於平邑縣博物館。
曬書台。鄭城鎮西南4公里處有一山崮,名“曬書台”,海拔460.4米。其崮頂平整,岩石平鋪,山下有一石洞,名“釋經洞”,傳此為鄭玄當年注釋經書的場所。
講經台。鄭城鎮政府前廣場,原來為一大土台,高2~3米,面積500多平方米,當地居民稱之為“講經台”,傳此為鄭玄當年聚徒講學的場所。
鄭城鎮政府為弘揚歷史文化,開工建設了鄭玄廣場,雕塑了高3.6米的鄭玄像,並按照原貌修復了鄭玄墳。

戰略思想

該鎮著眼於大市場的形成、大流通的發展,把小城鎮建設作為新興產業常抓不懈,經過幾年努力,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發展成為交通便利、商貿繁榮、高樓林立的現代化新型城鎮。小城鎮自九六年以來,連續四年被市、縣表彰為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99年1月被省政府命名為“村鎮建設新型鄉鎮”;2000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為“中心鎮”。 我們在小城鎮建設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確立小城鎮大戰略的發展思路。繁榮發達的小城鎮是鄉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是廣大人民民眾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場所,建設小城鎮對於刺激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重大意義,對於經濟發展、鄉鎮企業、第三產業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面對如此巨大的資源優勢,我們認識到要想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城鎮規模開發勢在必行,在全鎮上下達成了“沒有小城鎮的振興,就沒有全鎮經濟的騰飛,就沒有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立足本土發展的大舞台,就不可能實現農業發展、經濟繁榮、富民強鎮”的共識。為此我們把發展振興鄭城鎮經濟的突破口選在小城鎮建設上,確定了“經濟發展、城建先行”的工作思路,把小城鎮建設列入“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突破因循守舊的狹隘觀念和畏難情緒,堅持以經濟促城建,抓好城建促經濟發展,調動全社會參與城鎮建設的積極性。

城鎮建設

著眼長遠,科學規劃,高起點建設小城鎮。在城鎮建設中,本著積極穩妥求實的原則,圍繞整體目標,兼顧全鎮長遠利益和民眾的眼前利益,堅持規劃先行,著眼於高點起步,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不搞激進求成,力避短期行為。96年3月,鎮投資5萬元,邀請齊魯設計院的專家來鎮實地考察,對鎮駐地及周邊區域進行了詳細論證,拿出了全縣第一個鄉鎮駐地規劃,根據不同時期,不同要求,劃分了不同的開發範圍,為鎮區建設確立了發展藍圖。科學地規劃出了以博徐公路為軸線的生活居民區、商貿區、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區、以地龐路為中心的行政辦公區、文化娛樂區等,確定了“四縱六橫”的總體交通格局,增強了城建工作的科學性、原則性和前瞻性。
鄭城鎮

科學規劃

大力推進城鎮建設的同時,鎮政府也不惜重金加快鎮區硬體設施建設,自96年以來,鎮政府先後投資2200萬元,相繼拓寬硬化了17公里縱貫南北的博徐公路和10公里橫貫東西全境的地龐路鄭城段,兩條大動脈的開通,使鎮區幹道晴雨通行無阻;先後建成了自來水廠、液化汽站、 供電站,解決了城鎮供水、供氣、供電問題;建成了中國小教學樓6座,醫院門診樓1座,較好地改善了教學和醫療條件;開通了有線電視和數字通信,開通了程控電話1600門,極大地改善了信息匱乏、通訊不便的狀況。同時,該鎮還重視小城鎮的美化綠化,共建設綠化帶20000 平方米,栽種冬青、紫葉李、法桐等苗木30000 多株,新置草皮400平方米,設定了中心花壇, 安裝路燈高桿燈100多盞。小城鎮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整體功能逐步提高,城鎮建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新的經濟成長點,收到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城鎮發展

鄭城鎮著眼於大市場的形成、大流通的發展,把小城鎮建設作為新興產業常抓不懈,經過幾年努力,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發展成為交通便利、商貿繁榮、高樓林立的現代化新型城鎮。小城鎮自九六年以來,連續四年被市、縣表彰為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99年1月被省政府命名為“村鎮建設新型鄉鎮”;2000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為“中心鎮”。我們在小城鎮建設方面的主要做法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確立小城鎮大戰略的發展思路。繁榮發達的小城鎮是鄉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是廣大人民民眾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場所,建設小城鎮對於刺激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重大意義,對於經濟發展、鄉鎮企業、第三產業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面對如此巨大的資源優勢,我們認識到要想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城鎮規模開發勢在必行,在全鎮上下達成了“沒有小城鎮的振興,就沒有全鎮經濟的騰飛,就沒有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立足本土發展的大舞台,就不可能實現農業發展、經濟繁榮、富民強鎮”的共識。為此我們把發展振興鄭城鎮經濟的突破口選在小城鎮建設上,確定了“經濟發展、城建先行”的工作思路,把小城鎮建設列入“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突破因循守舊的狹隘觀念和畏難情緒,堅持以經濟促城建,抓好城建促經濟發展,調動全社會參與城鎮建設的積極性
鄭城鎮還重視小城鎮的美化綠化,共建設綠化帶20000平方米,栽種冬青、紫葉李、法桐等苗木30000多株,新置草皮400平方米,設定了中心花壇,安裝路燈高桿燈100多盞。小城鎮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整體功能逐步提高,城鎮建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新的經濟成長點,收到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農業建設

鄭城鎮始終把農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採取得力措施,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培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工業理念推進農業發展。鄭城鎮依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大力發展金銀花等農產品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條。在金泰藥業被評定為臨沂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又加大了對有發展潛力的寶健藥業、益生藥業的扶持力度,全力推動其向農字號龍頭企業衝刺。
發展特色種養項目最佳化產業結構。鄭城鎮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思路,堅持因村制宜,宜養則養,宜林則林,提升傳統農業產業,壯大優勢農業產業,大力發展基地農業、品牌農業、特色農業,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種植和有機食品生產,逐步形成了金銀花、大金星山楂、烏克蘭大櫻桃、倉方早生桃等優質林果,高標準建設了科技示範園,有效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2008年,全鎮共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2個,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2個,果樹經濟林3000多畝。
以市場意識提升產業效益。通過組建金銀花標準化種植協會和櫻桃種植協會,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他們闖市場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協會這個信息、技術平台,引導農民走市場化道路、提升生產效益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特色旅遊

自2007年以來,鄭城鎮黨委、政府依託“全國金銀花第一鎮”和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的優勢,圍繞“搞好旅遊開發建設農業旅遊強鎮”目標,加大對觀音山景區內外環境的保護力度,聘請省旅遊規劃設計院專家編制旅遊規劃。與山東華陽林業有限公司聯合,在景區內的九頂蓮花山崮頂建設3000畝文冠果生態觀光園,在景區內與3家企業建立2000畝金銀花GAP標準種植基地,建立了一處100畝金銀花新品種觀光園。景區內的1.6萬畝原生態松樹、槐樹林,連同景區周邊18萬畝金銀花,充分體現了綠色生態、自然的農業旅遊內涵。景區內還有大型水庫———昌里水庫、長1000米的臥佛、高20米的天然石觀音、山楂王等景點,景區內還有八路軍115師桃峪高幹會議舊址、羅榮桓故居、肖華故居、蘇家崮戰鬥遺址、蘇家崮抗日烈士陵園等紅色旅遊景點,以及歷史文化景點鄭玄文化公園、鄭玄曬書台、鄭玄墓等。 景區內總長10公里的旅遊專線將景點串連一體,逐步形成金銀花採摘、水上遊樂、果園採摘、文冠果加工、金銀花制茶、花鄉自駕游等旅遊項目,著力打造“花、果、山、水”四位一體的特色農業旅遊
2012年自魏莊鄉併入鄭城鎮後,由鄭城鎮申請平邑縣與臨沂市聯合投資建設原魏莊鄉曾子山旅遊項目開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